分享

法制M1897年式75毫米野战炮的研发幕后【2】

 第12区 2018-09-04

诺登菲特发明的螺式炮闩,则在当时是一种不折不扣的新生事物,其开闭时与炉门类似。除了闭气作用效果较好外,德维尔上尉之所以在其火炮设计中采用螺式炮闩,真正原因在于发射时火炮气体产生的纵向应力分布在所有螺纹上,因此炮闩可以被制造得较轻,这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这门野战炮的重量。至于由炮兵少校巴奎设计的那种液压退管式反后坐装置,更是这门57毫米野战炮的精华所在。

法制M1897年式75毫米野战炮的研发幕后【2】

在火炮发展史上,火炮反后坐装置的发明是一个里程碑,它结束了刚性炮架的时代,进入了弹性炮架的时代。正是弹性炮架的采用缓和了增大火炮威力与提高机动性的矛盾,火炮结构趋于完善。在制造一种有效的反后坐装置的问题上进行了多次尝试后,巴奎少校设计的液压退管式反后坐装置一经问世,便成了当时很多火炮设计师的热门之选,事实证明,选择液压油而非弹簧或是空气为作功介质,大大提高了缓冲效率。

其结构包括一个能完成两种重要功能的液压气动式反后坐装置,该装置一方面能吸收射击时作用在火炮上的后坐力,另一方面还可使火炮复进到射击前的位置,后一种功能是这种反后坐装置与当时也在进行试验的其他反后坐装置方案的不同之处。

不过,德维尔上尉设计的这门57毫米速射野战炮,虽然在技术方向上非常明确,并为此集中应用了大量当时最为前沿的火炮技术,但仍有诸多不甚完备之处,比如那个值得称道的液压退管式反后坐装置就并不完善,尽管这被认为是整门炮的精华所在。

事实上,巴奎少校为其反坐装置选择液压油作为作功介质的确非常明智,可问题在于,其整体设计是基于短后坐原理,实际上是自动手枪后坐制退机构的放大,用在火炮上固然减小了耳轴拉力,减少了后坐周期所用的时间,提高了射速,但也产生了一系列不可回避的问题。比如,需要有某种前向缓冲系统以使炮身在射击前停在摇架的前方,同时,传递到炮架的后坐力能量仍然过大,火炮稳定性不足,但剩余的后坐力却又往往不足以将后坐部分推回到锁定位置,所以在设计火炮时,还必须采取使炮身重新回到锁定位置的某种措施,这就使火炮的结构大为复杂化了,而且对部件的耐用性和部件强度要求较高,以至机械可靠性不佳。

更重要的地方在于,在火炮上应用短后坐原理的液压式反后坐装置,发射时点火延迟时间不同成了一个致命伤,即使点火延迟仅仅30毫秒左右,每次射击后,炮身回到锁定位置的原有后坐长度也会产生较大差异,这对于射击精度意味着什么是不言而喻的,并最终影响到至关重要的射速。

“间谍案”中的“隐蔽主角”

虽然崇尚“进攻与机动”的法国军事当局对德维尔上尉的57毫米速射野战炮从一开始就表现出了极大兴趣,但在其设计得到进一步完善前却态度谨慎。德维尔上尉也意识到自己的设计尚有许多有待斟酌之处,于是在1890年接受时任法国战争部炮兵总监马蒂厄将军的建议,与曾在因戈尔施塔特兵工厂工作的德国工程师豪赛尔进行接触,以考察后者发明的另一种液压式反后坐装置是否堪用。

与巴奎少校设计的液压式反后坐装置相比,豪赛尔的设计特点在于同样采用了液压油为作功介质,但却变短后坐为长后坐。同时,豪赛尔的反后坐系统在结构上也有新意,整个装置紧凑、简单,重量轻便,并在相当程度上解决了长后坐与降低射速之间的矛盾。最初,豪赛尔打算将其专利卖给阿尔弗雷德·克虏伯以图获得丰厚回报。然而,精明过分的老克虏伯在了解到豪赛尔暂时还无法攻克液压油泄露这个技术难关后,断然否定了这个设计的一切价值。受此挫折的豪赛尔一气之下决定将其专利向任何懂行的买家推销,哪怕这个买家是德国的敌人也在所不惜。

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