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乌镇互联网医院盈利了?这一年它干了什么

 fgh315 2018-09-04

12月8日,在乌镇互联网医院成立刚好一周年之际,宁夏互联网医院正式落地银川贺兰县,这是微医第17个省市互联网医院。此时,已坐拥全国互联网医院半壁江山的微医,正在谋划着更大的布局。

据微医创始人廖杰远介绍,宁夏互联网医院的落地只花了10天左右的时间就敲定。微医平台累积的24万专家、7200组专家团队和8个远程会诊中心与宁夏互联网医院实现互通,服务能力可以辐射到整个西北地区。

与此同时,廖杰远宣布微医的互联网医院开始盈利了。微医在互联网医疗领域的探索,终于迎来了市场的首肯。

并非简单复制

在过去一年建立互联网医院的过程中,廖杰远总结了互联网医院发展必须遵循的“三个一”原则,即“一个中心、一个网络、一个体系”。

廖杰远表示现在的宁夏互联网医院并非一年前乌镇互联网医院的简单复制,在这三个层面均有突破。

一是以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为中心向上和向下的辐射。不同于乌镇互联网医院,微医这次合作的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是宁夏规模最大的综合性三甲医院。

二是构建连接区域内各级医疗机构的网络。宁夏整个自治区大小医院的数据全部互联互通,基于数据实现会诊、复诊、个性化的医疗服务,能够真正有效力地做起来。

三是基于“健康云卡”的管理式医疗服务体系。虚拟健康卡的建立,可以实现健康档案的管理与互通,为宁夏的每一位的老百姓逐步建立起主动联系的健康服务体系。

另外,宁夏互联网医院还将借助规模化优势实现药品反向定制,压缩药品流通中间环节,降低百姓的医药费用。

互联网医院将成为新业态

一年的时间,微医落地了17家省市互联网医院。未来在全国建立32家互联网医院是微医的目标。廖杰远认为,互联网医院将会成为新业态(行业生态),未来所有的医院都会是互联网医院。

过去医院内部的信息化,其实是一个信息孤岛,廖杰远认为互联网医院必须要有一个强大的网络,将这些孤岛给连起来,形成'一张网',通过网络把大医院、小医院的数据打通。

目前,微医互联网医院的演进,一是和地方政府共建互联网医院。二是帮助全国的大小医院升级成实体+互联网医院。

廖杰远说,“互联网医疗的本质还是医疗,需要医疗机构来服务。单纯的线上模式,无法真正解决患者的医疗需求。”

一年来,微医在互联网医院的探索上,通过构建实体互联网医院、家庭健康服务平台、全科中心、全科学院、基层接诊点等业务矩阵,打造一个线上线下结合、基层三甲医院协作、全科+专科协同以及贯通医药险产业链的互联网医疗服务体系。

廖杰远认为,通过互联网组织医疗资源,提供高效率的服务,把整个商业模式给打通,之后医院陆陆续续都会成为互联网医院。

从被动医疗到主动健康

过去的医疗服务都是被动医疗,没有互联网的情况下很难主动联系建立档案,也很难提高效率。随着全民医疗向着全民健康的观念转变,收集健康数据,跟踪健康状况,实现数据共享将是必然趋势。

廖杰远认为要真正提高医疗效率,必须要从原来的被动医疗,真正过渡到管理式的主动医疗,实现现有的医疗体系能力的升级,“我们的使命是成为每一个家庭的健康守门人。”

基于互联网,通过网络将医院和医院、医生和患者、医生和医生联系起来,再加上大数据分析,就能为患者提供健康守门人的服务。

而这个健康体系,将以“健康云卡”的形式,直接到达老百姓的手中。廖杰远计划用6到9个月的时间,给宁夏每一位老百姓发一个“健康云卡”,“健康云卡”里面涵盖了用户的电子病历等各类健康数据,“未来每一个人都有一张“健康云卡”,廖杰远说到。

看似简单的一张卡片,要想达到每位老百姓人手一个,一个省大概需要几个亿的投入。“现在微医通过技术手段,可以打造这样的云卡,用户通过手机即可操作,不仅解除了存储空间的限制,还实现了和社保卡的兼容。”廖杰远介绍,为了保护患者信息,这样的云卡有特殊的加密体系,哪个医生可以看到哪些数据,系统都有设定。

同时,为了保护患者数据安全,微医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安全平台,成为除了支付宝之外,唯一一家由相关部门长期驻扎监督的数据平台,其安保等级达到了公安部的最高安保等级。

通过移动端APP加载虚拟卡片替代实体芯片卡,实现居民健康卡的移动应用,廖杰远预测,有了“健康云卡”的健康管理,再加上后台的大数据和工具,医疗效力不是一倍的提升,是数量级的效力的提升。

打造“医、药、险”闭环

任何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从挂号网做起,微医用六年时间联通了2400多家医院,又在一年时间内,落地了17家互联网医院。

据廖杰远透露,微医2016年总收入在10亿元,其中乌镇互联网医院总收入为8亿元,公司已经实现盈利;在所有收入中,健康险占比60%。

“互联网的优势在连接,但是单一的连接者,很难形成完善的产业,我们一直在探索产业模式,由之前的免费挂号业务转向顺着医、药、健康险三条路来做”,廖杰远说。

目前,微医已经具备了线上线下大规模的医疗能力,在医、药、险三个方面,微医也已经走出了规模盈利的路子:“医”的方面,以上海某网点为例,线下1000平米不到的网点,月收入已超过1600万,营收能力超过了我们熟悉的大多数互联网公司,这似乎很难想象;“药”的方面,微医和大药厂连接,跟踪药品的流通,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用药指导;“健康险”方面,微医近几年和保险公司合作的健康险业务,付费用户已经超过400万。

明年微医将在保险领域重金布局,实现“医-药-险”的闭环建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