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要闻

 有点小搓 2017-04-05

    本报首席记者 唐闻佳

    在线看病也可报销了!近日,在国家互联网创新发展试验区乌镇,我国首款互联网医院健康险落地。这是首次将互联网医疗纳入商业保险支付范畴,将搬走阻碍在线医疗健康服务发展的又一块大石头。

    “互联网+”医疗在我国已风行数年,一直被寄予厚望,它能够满足民众对更高质量、更便捷医疗的需求。为了实现互联网医院健康险落地,微医集团称“布局6年”,希望它成为撬动我国医改进程的支点。

    “可报销”将助在线医疗发展

    首款互联网医院健康险是名为“家庭守护”的互联网医院门诊险,它由微医与众安保险联合推出,投保用户可享受专属责任医生服务。消费者据此可获得以责任医生为核心的在线健康管理、疾病咨询、在线问诊、在线开药、送药上门、诊后随访、诊疗和药品费用在线赔付等全程服务。

    近年来,以远程医疗为代表的“互联网+”医疗蓬勃发展。以乌镇互联网医院为例,开业一年来日均接诊量已超5万人次,超过全国任何一家三甲医院。这家新型医院在乌镇设有实体机构,但它没有拥挤的门诊大厅、没有诊室外大排长龙的候诊画面。这家医院的更大架构其实是建在网上的虚拟医院,通过微医集团互联网在线诊疗平台,连接全国的2400家合作医院和26万名在线医生,帮助大量患者在互联网上精准地找到对应自己疾病的医院、医生。

    互联网医疗已帮助患者实现了在线分诊、在线预约、在线挂号、在线付费等,但作为一种医疗服务新业态,它也遭遇发展瓶颈,比如互联网医疗服务费用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并未被纳入医保,客观上限制了民众对互联网医疗的选择。此番落地的互联网健康险通过商保形式探索解决互联网医疗支付方缺失的问题,推动互联网医疗常态发展。

    以某东北患者为例,他在上海做完手术回老家后,不用再跑回上海,通过乌镇互联网医院就可与责任医生在线复诊,费用还可报销,实现看病方式和就医体验的飞跃。

    首款互联网医院健康险实际上是对互联网医疗提供支付方案的一次探索。

    最大互联网医联体为健康险提供保障

    首款互联网医院健康险被寄予很多希望。“希望它能回归健康险的本质,做好健康管理。”微医董事长廖杰远称,传统商业健康险无法“保健康”,甚至沦为理财产品,最根本原因是保险方“管不住”医院、医生乃至病人的行为。

    这款横空出世的互联网医院健康险能“管住”三方? 廖杰远称,为这个目标,微医已花费6年时间准备。

    微医与全国2400家合作医院建立了连接,包括大量著名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四川华西医院、上海长征医院等。通过互联网上连三甲医院,下连基层医疗机构,微医互联网医院已成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医联体。

    同时,以微医全科为核心的责任医生服务体系目前已建成。日前,首家微医全科实体机构在杭州开业,基于移动互联网和可穿戴设备,微医责任医生可为用户提供健康咨询、就医指导等服务,帮助用户控制疾病发生风险、降低医疗费用支出、提升整体健康水平。

    在廖杰远看来,这两个措施就确保了这款健康险让医院、医生、保险“目标一致”———让病人少生病甚至不生病,医保开支低了,保险方也盈利了。

    而人工智能也将介入互联网医院健康险。微医已深度连接了我国270家大型三甲医院,搭建了连接医院、保险方和患者的医疗数据平台,这可使保险方将理赔结算周期缩短到两三分钟,还能帮用户提出最佳医疗解决方案。这让人工智能最可能先成为村医的“超级助手”。

    中国医疗发展的地区差异,将在这一根网线的连接下大大缩小,而医疗效率也将大大提高。让协和医院的专家给山区老农看病,这是互联网医疗将呈现的美好画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