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君问归期未有期

 cenprounhuang 2018-09-04
君问归期未有期

 他以一首首《无题》诗冠压唐末,诗意绵邈而深沉,有些诗句虽然隐晦,但那字里行间的深情会逸出纸张弥漫着你我,那本属于他的忧伤,总能跨过朝代,在喜爱他的众多人的笔尖上盛开出一朵又一朵沉吟之花。他是生在泥石之间的一株草,始终仰望着一隙云天,仕途,家身,爱情,在他的案头灯火里结出苦情蜜意,似绵绵无尽的细雨,萦人心魄。他是李商隐。

一、无以为名
每首《无题》,都似他纵就的一把把隔世的烈焰,燃烧着他不平静的内心江湖,一杆管毫里翻腾着深情,怅惘而敏感,越热烈越无法言说,以至无法为一个心境去命名。
那些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的,最终都被他以字符的方式渗入其中,字里相思,字外伤情,让每个有同样心境的人读来都黯然伤神。

最脍炙人口的《无题》当属“相见时难别亦难”首,见难,别更难,是怎样的巴山楚水远,又是怎样的长安灞柳新,一见恨别,魂牵梦萦着,春蚕尽吐情丝、绛蜡自煎成烬后,命亦随亡,字眼沉重而诗句惊魄。这首诗后来被谱成曲,由徐小凤低沉的嗓音来诠释,听着也是缠绵悱恻,传唱度较高。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是他的另一首《无题》诗,这句常被摘来借以传递情思,这首《无题》欣喜中夹带着一丝苦涩。想来,李商隐是个非常感性的人,始终用文字温暖着一种情,他让这种情在他的笔尖开出秾丽的花,在“走马兰台类转蓬”的时候,得以指引自己的心灵有所安顿吧

如果说“相见时难别亦难”已然让人不忍,那么“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又凭白让人添就一丝无奈与戚怆,情丝缱绻而爱受阻,夜半幽梦后,披衣挑灯继而有“书被催成墨未浓”的情之切切,怎么不另人动容呢。

于是有人揣度出李商隐有着一段又一段刻骨的恋情,只是这些情被他用字词小心守护,每一段都柔软而密不透风,他们再如何的费尽水墨,终究沦为《无题》的一种附属品。

二、用典
他的诗作本就诗意朦胧,再加上频繁用典,就使得诗作晦涩难懂,文史知识浅薄如我等人,初读他的一些作品自然会无所头绪,好在查典的过程于我来讲也是个有趣的过程。

李商隐用典大胆,一首诗里,好几个典故累叠并不稀罕,稀罕的是他能把典叠得美轮美奂。

《锦瑟》一篇,四处用典,并且都用来对仗,“庄生晓梦迷蝴蝶”对“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对“蓝田日暖玉生烟”,单是字面,也有美意。
咏物诗《蝉》两处用典,“薄宦梗犹泛”与“故园芜已平”用在颈联来对仗。

《无题》诗中的“身无彩凤双飞翼”对“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与“分曹射覆蜡灯红”四处用典。

一个“蓬山”被两用到两首《无题》作品中,“蓬山此去无多路”与“刘郎已恨蓬山远”,“青鸟”、“海外徒闻更九州”,“贾生”、“王粲”、“鹓鹐”等等等等,更有《安定城楼》除去首联,句句用典,他用典胜枚举。

假借他人事,来言自己情,李商隐大约是个孤独而没有安全感的人,每一次牵动愁肠时,都习惯用旧事为背景,以此来缓缓抒解他百转千回的沉郁之情怀。


三、一咏抒怀
李商隐的咏物咏史诗作,单就诗歌而言,也是极美的,他钟情于一种委婉含蓄的抒怀,他用文字喂养它,用隐忍打磨它。

《马嵬》一开头借一个传说引入唐玄宗和杨妃,后面层层深入,将矛头直指四纪的天子护不得心爱之人的周全,历史总会被人评说,皇帝又如何,最后还不是“不及卢家有莫愁”吗?

最具代表的咏物诗《锦瑟》,其实是一篇爱情诗,着实应该归在《无题》里,《锦瑟》读着真是美,也真让人心生“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喜欢择诗句中两字拟为诗名,除过这篇还有《昨日》、《日射》、《一片》等也如是,内容与题目并无太多关联。

《安定城楼》据说有老杜诗风,起句不错,我倒觉得,倘若让老杜来写这篇,断不会用这么多典吧。

《贾生》与《嫦娥》中的“不问苍生问鬼神”与“碧海青天夜夜心”收束得力,使得整首诗都活泛起来,不愧在唐末能够诗冠群雄。

无论咏物咏史诗,总能在字词间看到他不得伸展的眉头,即便远眺,也没能逃离那夜以继日的谨小慎微,总感觉他的生活被某种东西覆盖着。


四、君问归期未有期
《夜雨奇北》是我最喜欢的唐诗中的一首,第一次遇到它是在外读书时,夜里偶然有一次听广播正好播到这首诗,我虽十几岁初闻,也被这首诗独特的意境和诗里所描绘的意象感染到。一般来说,律绝句避免重字,但这首美就美在往复的声韵和交错出现的同种意象。夜雨敲窗,影独烛曳,纵思佳人,无有归期,每读这首诗会没有缘由地想起张继的《枫桥夜泊》。

《乐游原》是有大气象的一首,应该说,这首诗的诗风与老杜是极为相像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意不适而气磅礴。

再有《代赠二首(其一)》,“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虽说是代赠,着实能读到他“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袍未曾开”的不展与郁结。


附:李义山读完了,除去他不得志的政治抱负和绝有的才华外,我觉得他挺宅的,他不喜钩戟,不喜微熏,多数时候喜欢立于案前将散落的情思入墨。想起《红楼梦》里林黛玉和香菱论诗,具咏絮之才并敏感的林妹妹不喜欢沉郁的李义山,说只喜欢他的“留得残荷听雨声”……或者林黛玉嫌他立意不够洒脱吧,一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