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舟山小干岛游览记

 攒破烂儿的 2018-09-04

  小干岛位于舟山本岛东侧的南面,原为小干大山和小干小山两块,60年代筑堤围塘连成一岛。在我小时候的印象中,进出岛都要依靠小渡轮,岛上以晒盐为主,滩涂资源丰富。退潮时,滩涂上螃蟹很多,礁石上寄生着各种贝类,河塘里或浦口边海苔(藻类)随手可采,生态良好。近几年来,随着岛上开发,这些生态环境逐渐衰退。但随着小干一桥、二桥的建成,交通状况已大大改善。未来的小干岛即将成为舟山群岛新区商务金融中心,其发展前景不可估量。

2018年9月2日(周末)上午,我从即将通车的小干二桥入岛,徒步游览,想一览正在开发中的小干岛,同时也想关注一下我记忆中的生态小干岛。由于出发时准备不足,加之天气炎热,至中午时分从一桥出岛时,人差点被“烤焦”了。不过收获也不少,建设中的小干岛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最美大桥”小干二桥

  小干二桥是连接本岛与小干岛的第二根大桥。它南起小干岛北岸,北与海天大道相交,全长1455米,单跨最大跨径370米。为欧式古典、双塔悬索、幻彩灯光,堪称一座霸气与颜值兼具的大桥!

  该桥横跨定沈航道,站在桥上可瞭望桥下过往或航道抛锚的船只,以及航道两岸的建筑。

岛上湿地与“草原”

  滩涂上生长着一种“东方香蒲”样水草,看上去象湿地,又象草地,是岛上仅剩的原生态植物之一。

远处是小岛,一望无际的草地

养殖基地与垂钓场所

围网的人工养殖基地

养殖场作业的小船

围海过程中形成了多个“池塘”,现已成为垂钓爱好者理想的场所

放置在滩涂边捕蟹的笼子(蟹笼)

滩涂上正在晒太阳的“红钳蟹”,它们警惕性非常高,人一旦靠近,它就迅速地钻入洞内

礁石上贝类(牡蛎)

这种贝类,舟山人叫“簇”

这种贝类,叫鹅颈藤壶,又称“狗爪螺”。

岛上植物

  岛上植物很多,但我想寻找海藻类植物,比如海苔类,野生海带、紫菜等。但在围填后的池塘里已不多见,或已腐烂不能食用了。

这种植物叫苘麻。我小时在农村经常看到

围塘堤坝上有不少“秋水仙”,正盛开着鲜花

鸟的天堂

岛上鸟类不少,主要有白鹭,野鸭等

池塘边正在寻食的白鹭

正在戏嬉的白鹭

成群的白鹭

岛上基础设施

开发区招牌

海塘

公路

小干一桥(蒲西大桥)

  小干一桥起于舟山勾山街道,与329国道相连,跨越沈家门渔港,终于小干—马峙岛西北侧。为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全长2275米,引桥全长1440米。与二桥相距2.4公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