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吃饭可以多活20年2 6. 吃饭不要趁热吃 食道适宜的进食温度是10℃~40℃,耐受高温不超过60℃,一旦食物温度超过65℃便足以烫伤食道黏膜,时间久了,便会诱发食道病变。所以,热食、开水等食物,应该放置几分钟,等温度降到60℃以下再吃哦。 7. 饭后甜点要少吃 不少人习惯饭后吃甜点,但甜点热量高,会额外增加能量摄入,容易肥胖,不利于自身健康。 8. 饭后先休息半小时 很多人喜欢饭后立马去散步、运动等,其实很多事情并不适合在吃完饭后立即就做,包括吸烟、洗澡、运动、喝浓茶和开车等。 饭后半小时内,还是以休息为主,我们可以做一些小幅度的运动,比如擦桌子、扫地等。 吃太饱惹出多种病 吃得少一点,就能获得长寿与健康,科学家已经花了数十年时间研究得出了结论,咱们不妨再看一下吃太饱会引起什么样的严重后果。 1. 吃太饱容易惹来癌 当人体摄入的蛋白质或者脂肪过量,会给消化系统带来负担,而不能被很好消化的食物会长时间地滞留肠道中,很容易产生一些毒素甚至是致癌的物质,另外吃得太饱会造成抑制细胞癌化因子的活动能力降低,增加患癌概率。 2. 吃太饱容易早衰 吃进去的食物在体内经消化代谢、氧化产生能量,但机体氧化反应中还会产生有害化合物:自由基,它能导致细胞损伤、动脉血管硬化,从而引发疾病、衰老,甚至死亡。 人体摄入的能量越多,产生的自由基就越多,人体老化的程度就越快,相反,少吃可以减少自由基的产生,从而延缓衰老。 3. 吃太饱容易老年痴呆 吃太多,大脑中会大量产生一种叫做「纤维芽细胞」的生子因子,它会使脂肪细胞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大,促使脑动脉硬化、脑皮质血养供应不足、脑缓慢萎缩以及脑功能退化,最终会导致痴呆,从而缩短人的寿命。 有关专家还发现,大约有30%~40% 的老年痴呆病人,在青壮年时期都有长期饱食的习惯。 4. 吃太饱容易伤胃伤肠 如果胃始终处于饱胀状态,胃黏膜就不易得到修复的机会,胃大量分泌胃液,会破坏胃黏膜,屏障,产生胃部炎症出现消化不良症状,长期以往,还可能发生胃糜烂、胃溃疡等疾病。 此外,中国台湾科学家发现,脂肪堵塞在肠道里,会造成肠阻塞,大便黑色、带血。 5. 吃太饱容易伤肾伤骨 饮食过量会伤害人的泌尿系统,因为过多的非蛋白氮要从肾脏排出,势必加重肾脏的负担。还易使骨骼过分脱钙,患骨质疏松的概率会大大提高。 6. 吃太饱容易引发肥胖 现代人常吃的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消化起来更加困难,多余的「营养物质」堆积在体内,其后果就是肥胖和一系列富贵病。 无数科学研究证实,肥胖会带来包括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动脉硬化、胆囊炎等,再加上由此带来的并发症,可能达到上百种,非常可怕。 中国传统谚语称「吃饭七分饱,健康活到老」、「若要身体安,三分饥和寒」,科学家花了几十年时间,用数据证明了这一点:饭量减1/3 ,多活20 年。道理简单,效果不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