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47 懂“范式”还要学“话式” ——分组讨论中一个小插曲的启示

 木落花飞 2018-09-05
147
class

      【新课导学】

        自从开设三好公文课以来,我做什么事都会想着能不能转化为课程中的内容。这次到延安参加研讨班,让我开发出了3堂课。

前两堂课都是拿我自己在研讨班上的发言现身说法,今天换换口味,讲一讲分组讨论中的一个小插曲。

特别提醒一下,“三好公文课”中的故事都源于我的所见所闻所历,很多还是身边人身边事,但无论其中涉及什么人、什么评价,我都是对事对文不对人。请大家不要花心思去琢磨我写的是谁,关键是琢磨清楚我为什么要写这个人、这件事。

又及:今天看到一位我非常欣赏的年轻写友给我留言,告诉我他升格为父亲的好消息,并由妻子分娩过程中的磨难联想到从文之事,他写道:文稿“出生”之日,快乐大多是别人的,而自己,往往已经历如“顺产”或“剖腹产”般的痛而只剩满心的欣慰。这份欣慰,渐而成为使命、化作担当,促使自己再难再苦,都要把“小孩”养大成才、愈加出息。

在我看来,“三好公文课”的一个价值,就在于帮助写友们把文稿生产得更顺利,也让大家有更多时间去陪伴孩子的成长。我的女儿已经长大成人,我没有“从头再来”的打算。“三好公文课”就像我的另一个孩子,我正用心培养着他(她),每一位读者都能见证他的成长,分享我的“育儿”心得。

在此,特分享这位写友初为人父的喜悦,也分享他和我一样,把什么事都往写文章上联想的习惯,以及孩子出生过程中的深刻体悟。

祝写友LT的妻子早日恢复,祝他的儿子小楚西健康成长!

懂“范式”还要学“话式”
——分组讨论中一个小插曲的启示


8月30日上午,全国党建研究会学习贯彻全国组织工作会议精神专题研讨班上,我们第二组的分组讨论正在热烈地进行。

讨论的内容有4个:一是参加这次研讨班的感受和收获;二是学习贯彻全国组织工作会议精神的体会和思路;二是学习贯彻中央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发挥全国党建研究会党建高端智库作用的意见》的体会和思路;四是对全国党建研究会的工作建议。

七八位学员发言之后,一个小伙子踊跃接上。他先自报家门,讲得挺好——“我来自某直辖市市委党校教研部,去年刚从某大学博士毕业,专业方向是政党建设。今天谈些不成熟的看法,因为参加工作的时间短,没什么实践经验,讲得不对的,请大家批评指正。

乍一听,我觉得这小伙子真不错,口齿清晰,毫不胆怯,又挺谦虚。可越往下听,越觉得不对劲。小伙子先从延安精神谈起,谈到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考验,谈到西方对中国共产党的看法,然后得出结论,加强党的建设研究很有现实意义;接下来,大谈党建研究的范式,说当前学界的范式怎样,存在哪些问题和不足,西方有什么范式,应该如何借鉴完善我国当前的党建研究范式,有几点认识和体会。

作为分组讨论的主持人,当小伙子讲到范式问题的时候,我就想是不是该帮他扭一扭发言的方向,但又觉得打断别人的发言太不礼貌,而且会挫伤年轻人,就一直忍着不说话。10分钟过去了,小伙子讲完了关于范式的3点体会,接着又说:“我还有这么一些想法……”看样子,大有一发不可收之势。

这时候,我一边看表,一边委婉地提醒:“对不起,我们今天是工作研讨,不是学术研讨,你讲的内容恐怕要换个场合再讲。”

坐在我旁边的全国党建研究会GSQ副会长插话道:“小伙子,我们讨论的话题谁来讲,是你继续讲还是你们校长来讲?”

该市党校的副校长在一旁赶紧说:“我来讲!”

GSQ副会长又半是安慰半是点拨地说:“小伙子,你有热情很好,但到了党校工作,要好好学一学工作中的‘话式’。”

出现这样的场面,确实有些尴尬,但作为主持人,面对发言明显跑题+超时的现象,如果我不出声,那就是失职。

这种情况在现实工作中并不鲜见,至少我不是第一次遇到。作为年轻人,工作中积极表现,讨论中踊跃发言,都是好事,值得鼓励,但“想表现”并不等于“会表现”,“好表现”并不等于“表现好”。如果语不当时、话不对路,难免事与愿违。所谓一句话可以让人笑,也可以让人跳,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回想起来,我自己也有过在公开场合说话不当甚至说错话的经历。当年我还在高校工作的时候,有一年,所在部门换了位新处长。按惯例,我们举行了一个迎送会,每个人都轮着说两句。到我发言的时候,我除了表示热烈欢迎、坚决支持,还顺带提了个小建议。后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尽管我工作很认真、很努力,那位处长对我一直不冷不热。直到一两年过后,我们成了半是上下级半是朋友的关系,他才告诉我:“其实你当年提的建议很对,也是出以公心,只不过场合不合适——你干嘛非要在欢迎我的时候提,不能私下跟我说吗?

那位处长比我年长近二十岁,与当年二十郎当的我相比,确实是见多识广、思虑细密。在我今天看来,他考虑问题的角度和一些工作方法不太像高校的管理人员,更像是“老机关”。他教给我的一些东西,包括提建议要看场合,在我从政以后非常适用。但说实话,我觉得在高校工作,不应该那么行政化、机关化,民主氛围应该更浓一些,与人相处也可以单纯一些。

扯得有点远了,回到那位小伙子身上。分组讨论的时候,我看他的样子,估计年龄跟我当年差不多,工作经验还不如当年的我,毕竟我本科毕业就留校了。小伙子因为刚从“学校门”到“党校门”,工作经验少,出去参加会议活动的机会就更少,缺乏公开发言的锻炼更缺乏训练,难免发言的时候说不好,这是正常现象,不是错误,而是不足。他对研讨内容的了解本就有所不足,加上经验不足,准备更不足,导致本来可以遮掩、弥补的不足反倒充分暴露出来。

第一个不足是没有学会变。这个“变”,是角色的转变,更是话语方式的转变。估计这小伙子在读博士的时候,甚至到党校工作以来,参加过一些学术研讨会,听过不少发言,自己也作过发言,由此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会议发言就该用专业术语、谈学术问题、亮学术观点。我们这个班的学员,主要是中央国家机关、省一级和计划单列市的党建研究会秘书长,分组讨论又是研讨班的一个环节,他有可能被“研究”或“研讨”二字误导了,没弄清楚此研讨非彼研讨,我们研讨的是工作问题而不是学术问题。

俗话说:“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说话写文章,很重要的一点要求是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的“适变”,尤其是顺时、择体、就地、因人、随事而变。“变者,法之至者也。”(清·魏禧《陆悬圃文序》)变则新,变则通,变则活。到了机关工作,说话和行文就得有“机关味”,让人一听就知道你是机关干部。所谓“机关味”,绝不是满嘴大话、套话、官话,绝不是四平八稳、滴水不漏,而是讲机关干部该做的事,用机关干部该用的词。像“范式”这类词,一听就充满了学究气,偶尔出现也就罢了,如果作为中心论点展开谈,明显不对工作研讨的路子、不对听众的胃口。

虽说党校也是学校,不是机关,但它的服务对象都是领导干部。作为党校的教师也好,管理人员也好,你得学着用领导干部的话语方式去跟他们交流、交流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否则就是“鸡同鸭讲”,就会“话不投机半句多”。

第二个不足是没有认真听。关于分组讨论的主题,《会议手册》上白纸黑字地印着。我在主持分组讨论的时候,一开始就作了说明。还有前面那么多学员的发言,都是提醒,都可以作为“范式”,可这小伙子偏偏没能有样学样。估计是只顾着埋头准备自己的发言,顾不上听别人的发言了。

第三个不足是没有仔细想。我经常说,写文章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就是3句话9个字:摸清楚,想明白,写到位。说话、发言也是同样的道理。就“想明白”这一条来说,最起码你得想明白这是在什么场合发言、围绕什么作发言、听众是些什么人、他们关注什么问题、发言时间上有什么限制。如果把这几个问题想明白了,发言好不好另说,至少不会出现跑题、超时之类的“低级错误”。

第四个不足是没有主动问。“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对小伙子来说,研讨班的学员绝大多数都可以当他的老师,都可以成为他请教的对象。如果他把发言的“功课”提前做好,预先把自己的想法或者主要观点说给比自己更有经验的学员听一听,哪怕是在餐桌上随意聊一聊、问一问,完全可以避免后面的事情发生。这就跟我们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根本不认识路的时候,主动向路人张张嘴是一个道理。如果不好意思问不熟悉的人,他们单位的副校长也来了,主动向自己的领导请教,不仅不跌份,还会给领导留下虚心、好学、谨慎的好印象。很可惜,小伙子没有这样做。

确实,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当众发言,听别人说好像并不难,但自己去做就知道并不容易,说得好就更不容易。尽管我指出了小伙子的4点不足,但“年轻人犯错误,上帝也会原谅的”,何况这小伙子的表现根本算不上错误,勉强可以说是失误。我之所以把这件事拿出来讲,不是为了贬低小伙子,更不是批评,目的是总结和反思,希望更多的年轻人引为镜鉴,不要跌倒在别人跌倒过的地方。(2018年9月5日完稿,2896字)






三好公文课——

寓心悟于故事,好听;传心得于案例,好懂;授心法于实战好用用心创造,好文好课!


文稿更出彩,人生更精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