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班级环境'5S'管理

 张班级管理 2018-09-05

“全国先进班集体”经验交流系列讲座之

班级环境"5S"管理

 

贵州省建设学校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08工民建4班班主任:王黎军

 

老师们:大家好!

 

我从企业到学校任教之前,有机会到中科大进修了两个月的企业管理,系统地学习了很多传统的管理经典案例,其中接触了日本的“5S”管理。后来到全国多个管理优秀的企业参观学习,也亲眼见到了企业“5S”管理的实际效果,05年到学校以后,用5S管理班级环境取得了成功,后来一直延用至今。

 

一、什么是“5S”?

 

5S”最早是从日本丰田公司的现场管理实践中总结出来,“5S”是指在生产现场中对人员、机器、材料、方法等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的管理,日本企业的生产现场以干净、整洁闻名于世,这是日本企业独特的一种管理办法。

 

日本式企业将“5S”运动作为管理工作的基础,推行各种品质的管理手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产品品质得以迅速地提升,奠定了经济大国的地位,而在丰田公司的倡导推行下,“5S”对于塑造企业的形象、降低成本、准时交货、安全生产、高度的标准化、创造令人心旷神怡的工作场所、现场改善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逐渐被各国的管理界所认识。

 

5S”是日本丰田公司的一种现场管理方法,是对生产现场中的人员、机器、材料等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管理的方法。开展“5S”活动有助于改善物质环境,提高员工素质,提高工作效率,保证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企业“5S”生产现场管理,在企业中得到了广泛普及,其现场改进的第一步往往是从开展“5S”活动开始的。“5S”是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素养。这五个日语单词用罗马字拼写时(SeiriSeitonSeisonSeiketsuSitsuke)其第一个字母都是S,所以简称为5S。这5S是一个管理流程,从整理开始依次推进到素养。

 

根据日本劳动安全协会在1950年推行的口号是:安全始于整理、整顿,而终于整理、整顿。可见日本早期只推行“5S”中的整理、整顿,目的在于确保安全的作业空间,后因生产管理需求和水准的提高,另增清扫、清洁、习惯,而成为现在的“5S”。着眼点不限于安全,扩大到环境卫生、效率、品质、成本等方面。

 

职业学校模拟“5S”管理,就是要创建一个现实的生产现场环境,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提高学生劳动生产效率,创造令人心旷神怡的学习场所,塑造学校的知名度。通过多年的学习实践,我们在不同类型的很多班级成功地推行了“5S”的管理,取得了一些成果。

 

5S”实施项目的重点任务:

整理:按需分类,合理处置;

整顿:标识清楚,定置管理;

清扫:环境保洁,提高工效;

清洁:加强监督,长期保持;

素养:及时纠正,形成习惯。

 

整理:按需分类,合理处置。将工作场所内的物品分类,明确区分需要的和不需要的物品,同时还要区分常用的和不常用的物品。在工作现场保留需要的,并把不需要的物品坚决清理掉。

 

整顿:标识清楚,定置管理。把分类后的有用物品有条理地定置摆放到指定位置或能方便取放的位置,并做好标识标签,杜绝乱堆乱放、物品混淆、找不到东西等无序现象的发生。

 

清扫:环境保洁,提高工效。将工作场所内有的地方及工作时使用的仪器、设施、设备、工具、材料、用品等打扫干净,现场始终处于整齐有序、无垃圾、无灰尘的整洁状态。

 

清洁:加强监督,长期保持。对环境和个人卫生经常进行整理、整顿和清扫,长期紧接。对以上三项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的监督检查措施,始终使现场保持整洁的状态。

 

素养:及时纠正,形成习惯。通过以上4S培养员工自觉遵守企业的规定和规则素质,使每个员工都能养成精神饱满、仪表整齐及保持环境清洁的良好习惯,工作积极主动。

 

 

二、职业学校5S”管理

05工业设计班开始,把“5S”管理引进了班级管理之中,“5S”的目标与班级环境管理工作及准职业人培养的目标是一致的,我们如果把学生的“5S”工作搞好就是在学生职业素质方面向企业走进了一步。

 

在学习中我们发现,以前在学生劳动管理中所遇到的管理、方法、检查、评估等方面的不足,在“5S”管理体系中都有简单科学操作流程和方法,这不但解决了我们学生管理在理论方面的欠缺,还解决了我们在学生劳动管理方面关于怎样组织管理、怎样整理清扫、怎样控制推行等实际问题。

 

从建筑分校05工业设计班开始,我们将班级“5S”管理推行到整贵州省建设学校。20129月“5S”又在贵州亚泰职业学院经济贸易学院试行,也同样以得了不错的效果。

 

5S准备阶段,学校5S管理将采用什么样的制度体系是我们要跨过的第一关,我们需要在是否重新起草以学校学生为管理对象的学校5S管理制度上做出决策。根据以往经验我们往往把一个新的制度引入都要增增减减地改成“学校XX制度”,“XX活动”,硬把两种体制上不同的东西拼揍在一起。这一次我们决定直接用企业的“5S”指导我们的工作。

 

首先,企业“5S”经历了很长的生产实践,在各种类型的企业中都能成功地实施,是一种先进的管理体系,这里面包含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和企业文化是此项工作的精髓,任意删改我们可能会失去最有价值的东西。其次,我们是职业学校,我们的目的是培养准职业者,我们是在学校环境中培养准职业人还是在模拟企业环境中培养准职业人,这个判断不难做出。

 

怎样使企业的“5S”更易被老师和学生接受哩?一般情况下如果我们说学校要干什么……,学生觉得与自己就业无关,不去重视。但是我们说“5S”是一门管理技术,学好了有助于自己就业,可以将来从事企业管理岗位,学生就很有兴趣。所以我们最后将学校“5S”制度定位于“模拟企业'5S’管理指南”这一理论体系上。通过参照大量的企业“5S”管理经验,我们总结出了一份管理体系较为完整的《模拟5S管理实施指南》。现在这本管理指南被老师和学生主动地大量复制和收藏,并且从学校带到了企业并应用于学生的执业实践中。

 

班级“5S”管理的业务主管部门是班委会,由生活委员负责此项工作,班级成立“5S”管理委员会来具体实施。班主任培训相关干部并做技术指导。宣传动员工作由班主任负责。班级是否将“5S”工作真正长期推行下去,班级“5S”管理委员会的作用非常重要,班级“5S”管理委员会是由部分班干部、团干部和普通学生共同组成的班级“5S”推行机构,承担着班级“5S”的宣教、实施、检查和整改的具体工作。

 

在检查前期组织学生突击大扫除地做法不是“5S”管理,每周定期组织大扫除也不是“5S”管理,真正的“5S”就是要在任何时候班级教室内的任何物品都是整洁有序的。这就要求班“5S”管理委员会时刻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经常注意整理身边物品。所以5S管理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

 

5S”管理要注意定岗定员,各负其责,每一个学生都必须各人管好自己的区域,值日生只负责公共区域保洁,每天值日生必须限定人数(不许超过3人,1个负责黑板和讲桌,两人负责过道清扫),必须规定清洁区域及工作任务,防止人浮于事做表面工作,防止学生养成“混”的坏习惯,学生好的习惯养成了,不制造垃圾也就没有多少清洁工作了。

 

班级的公共区域是值日生负责保洁,班级个人区域则由每个学生自己管理,每个桌椅都责任到人。班级“5S”最容易被忽视的地方是桌椅的定位和墙面的清洁工作,要让每张桌椅都能定位,所有墙面都干干净净不贴通知广告。一个整洁的环境同样在改造着学生,影响着他们的内心,做到这点很难,难就难在老师的自身素质跟不上。

 

三、5S”管理成功心得:

1、理论体系向企业生产现场管理实际看齐。企业“5S”经历了很长的生产实践,是一种先进的管理体系,这里面包含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和企业文化是此项工作的精髓。我们在模拟企业环境中培养准职业人。

 

2、新的管理结构和工作方式适应“5S”的管理工作。我们由班干部和部分学生组成“班级5S管理委员会”负责对班委和学生的“5S”实施情况进行检查,检查结果由班委会负责整改,从组织结构上解决谁来管的同时制定了检查方法。

 

3、“红标签”唤醒了同学的自尊。每一次检查组织者都会在不合格的地方认真地贴上一张印有时间的“红标签”, “红标签”一改过去检查结果不明确,人为误差大的弊病,使检查结果变得透明和合理,激发了学生的荣誉感和自尊心。

 

4、“5S”管理时刻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5S”管理学生都有两个共同的认识。一个是值日生少了,另一个是教室环境干净了。负责“5S”管理的同学也反应工作好做了,同学们自觉了。同学们都反应“5S”其实不难。

 

5、“5S”管理是实施“准职业人培训”的重在手段。全面实施教室“5S”管理和职业培训,改善了教学环境,提高了学生职业素质,为将来学生顶岗就业做好了准备。从就业反馈信息的情况,“5S”成为学生就业发展的重要技能。

 

5S”成功的决定因素是对人的不良习惯的规范和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5个“S”中前4S都是为最后一个S的前期工作,最后让人养成“素养”是目的,我们所有的宣教、检查、整改等所有的工作都是督促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比如:不在自己岗位存放、乱丢垃圾,使的工具、书本和桌椅及时归位等等,总之不产生垃圾,及时正确处理垃圾。

 

到学期中后期,学生都有两个共同的认识。一个是值日生少了,另一个是教室环境干净了。负责“5S”管理的同学也反应工作好做了,同学们自觉了。同学们都反应“5S”其实不难,只要不乱丢就行了。这些都与班级“5S”管理委员会的同学努力工作分不开,同学们也在这项工作中学到了管理技术,提高了职业素养。

 

把教室建成家。“5S”管理创造令人心旷神怡的工作学习场所。整洁的墙面,整齐的桌椅,干净的黑板。我们的奖状有很多,都不在墙上。我们的文化有很多,都在心里面。我们的目标有很多,都在行动上。

“文明”不再上墙,而是写在我们骨子里。

 

5S”实施对班级文化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5S”使我们的教室成为示范教室,班级学生都有被肯定、被赞扬的荣誉,对自己的工作有成就感。共同的目标拉近同学的距离,进而促进团队精神,加强学生的归属感,带动学生改善上进的思想。学生们养成了良好的习惯,都变成有教养的学生,容易塑造良好的班级文化。

 

班级“5S”是一个相当专业的一项工作,老师和学生都要认真地学习,相关的资料我早已共享在群文件中,需要的老师可以在群文件中下载。全校性的“5S”推广有机会我们专题讨论。

 

5.班级环境"5S"管理-“全国先进班集体”系列讲座

5.班级环境"5S"管理-“全国先进班集体”系列讲座

5.班级环境"5S"管理-“全国先进班集体”系列讲座

5.班级环境"5S"管理-“全国先进班集体”系列讲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