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痕迹——白羽平、白蒂绘画作品展

 瓶不大 2018-09-06

白羽平

1960年生于山西,满族。1988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美术系,200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首届油画高级研修班,现为北京画院油画创作室主任,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油画学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壁画委员会委员,北京东亿美术馆馆长。


创作感悟

白羽平

明人唐志契曰:“画中唯山水最高,虽人物、花鸟、草虫未始不可称绝,然不及山水之气味风流潇洒。”不说前人此证当与不当,我迷恋风景画确已多年,山水风景向来是我自觉能够准确表达情感的妥当形式。中国文人画传统里自来好山喜水,然而随着时代观念的变化,当今的山水风景已不仅为传导风流与潇洒的逸趣情致,更向好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我生长于晋北偏僻的山村小镇,祥和的生活气氛和宏大的山峪形态给了我创作的欲动和绵延无尽的力量,那里有我能读出的自然脉象,找得到顺心应手的语言形式,将这一自觉地体悟转为画语,似又符合了我多年来对中国传统绘画的理解和追求。两厢间心手相随,画从于心而得其理,自信在不断的探讨中“自有我画”吧。

▲ 白羽平 冬日可爱 100×80cm 2009年

▲ 白羽平 绿荫 100x80cm 2017年

▲ 白羽平 陕北云 170x130cm 2018年

▲ 白羽平 春雪 240x180cm 2018年

▲ 白羽平 秋意 30x40cm 2017年

白蒂

白蒂,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德国柏林艺术家协会会员。


旷野之火

——白蒂的艺术展(节选)

旅德艺术家白蒂毕业于中央美院油画系,她在央美学习即获得了那种大笔行走、重抒情写意的风格;当她留德深造后,又深得德国新表现主义的深邃,挥毫运色,潇洒自如,一意尽述情怀。

这种笔法与意态的娴熟掌握非一早一日之功,这是需要来自内心的熔炼,需要心手相合。手上的功夫恰恰是心意磨砺的结果,而心灵世界的陶冶更非一蹴而就。实质上,它是人的一生一世的修为所致。

白蒂的绘画经过了这个慢慢的海外行走,呼喇喇地有了笔锋如刀的力度,击穿了画布,通向其后的斑驳陆离的时空隧道。在透明的间隙,总有一丝火焰的光亮闪烁。喏,这就是旷野之火。火之弱,看似火苗之姿,实际乃火之力。人类走出蒙昧全赖火来祛除寒冷,获得世界新知。所以,画笔如火,才能尽得表现主义的深邃,其神灵之气才能附着于画面,形形色色,无不撼动天地的瑟瑟秋意。白蒂用画笔作画,即是以这种如火的笔锋来与顽石、枯枝、落叶、躯干、景象对辩交流。画笔照亮了大地,在深深的虚空与繁杂里。画布就是乾坤世界,是森林旷野,是德意志表现主义的精魂,是东方长歌落日的吟诵。

以此,白蒂让每一幅画穿越一次时空,带着火一样的颤动。


王春辰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美院美术馆副馆长

▲ 白蒂 夜未央 180x140cm 2018年

▲ 白蒂 际遇之爱 150x150cm 2018年



▲ 白蒂 回音 180x160cm 2015年

▲ 白蒂 无人之境 180x160cm 2016年

▲ 白蒂 林间耳语 200x450cm 2017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