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史记中司马迁的任性,改写了李氏家族的真相,霍去病和卫青太委屈

 思明居士 2018-09-06
史记中司马迁的任性,改写了李氏家族的真相,霍去病和卫青太委屈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但是自诩能够春秋笔法记录历史的司马迁,却终究是一个凡人,他也有自私。比如在《史记·李将军列传》里面所写道的李广一家,其实并没有那么的出名。

史记中司马迁的任性,改写了李氏家族的真相,霍去病和卫青太委屈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说的就是汉朝有名的抗击匈奴的将领,飞将军李广。司马迁在《史记》中单独给李广列传,这是一种什么样的高度呢。也就是说在汉朝的政治环境中,除了皇帝,能在当时所写史里面单独列传,差不多就是诸侯高度了。但是李广却是一个终身没有封侯的人。

史记中司马迁的任性,改写了李氏家族的真相,霍去病和卫青太委屈

司马迁对李广的仰慕,仰慕到把自己的身家性命都搭进去。李广有个孙子叫做李陵,在对匈奴的战役中被俘虏了并投降了匈奴成为他方大将,汉武帝怒不可遏,但是司马迁却为他求情,惨遭宫刑。为了李广,司马迁就是奉献了这么多。并且在史记的记载中,面对当朝众多的名将,偏偏对李氏一族的描绘从性格相貌品德和日常举止等方方面面都评价了个便。飞将军李广的形象愈加丰满,于是后人难免就和司马迁一起仰慕他了。

史记中司马迁的任性,改写了李氏家族的真相,霍去病和卫青太委屈


史记中司马迁的任性,改写了李氏家族的真相,霍去病和卫青太委屈

事实上,李广并不算得上是一个特别出众的将领,至少在人才济济的汉代不算是。李广作战全靠一腔孤勇,做得好则好,做的不好就是被绑架的命。李广在打仗的过程中喜欢“追穷寇”,俗话说穷寇勿追,怕有埋伏。所以李广的战绩胜率不高,而且有点迷路。并且稀里糊涂的在汉景帝还在位的时候接受了梁王(汉景帝亲弟弟)的敕封,所谓天子即在不二臣,李广这样做简直就是在打汉景帝的脸。而李陵的叛逃也为李氏家族蒙上了阴影。李陵在降服匈奴之后还干了一件事,就是把苏武放到贝加尔湖边牧羊。

史记中司马迁的任性,改写了李氏家族的真相,霍去病和卫青太委屈

司马迁对于李氏家族的记载是偏颇的,在他看来将军世家比起卫青霍去病等寒门出身的名将来说更正统。而《史记》在对卫青霍去病的记载中,也只是寥寥几语,说的都是哪一年打了哪一场胜仗。故而后人虽然多以李广作诗来表达自己的怀才不遇,但是还是有为霍卫两家抱不平的。

史记中司马迁的任性,改写了李氏家族的真相,霍去病和卫青太委屈

明人黄淳耀的评语:“李广非大将才也,行无部伍,人人自便,此以逐利乘便可也,遇大敌则覆矣。太史公叙广得意处,在为上郡以百骑御匈奴数千骑,射杀其将,解鞍纵卧,此固裨将之器也。若夫堂堂固阵,正正之旗,进如风雨,退如山岳,广岂足以乎此哉?淮南王谋反,只惮卫青与汲黯,而不闻及广。太史公以孤愤之故,叙广不啻出口,而传卫青若不值一钱,然随文读之,广与青之优劣终不掩。”

史记中司马迁的任性,改写了李氏家族的真相,霍去病和卫青太委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