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 | “新AI”时代: 物种大爆发

 快读书馆 2018-09-06


导语:

这波“新AI”革命,对管理界到底产生了什么影响? 我认为是企业多了四双“眼睛”。过去企业只有收集来的数据,数据栏位都是由人类定义出来的。互联网与物联网的世界中却充满着沉淀的数据,这种不经意留下来的数据,却代表着真实的世界。但是这些沉淀出来的数据杂乱无章,毫无规则。这些特性正好符合了“新AI”的强项,不再倚靠人类设计的逻辑,反而依靠大量无序的数据,进而找到特征表达,做出分类、判断与推论。“新AI”是人类的新眼睛,让我们看见了真实的世界(沉淀的数据),眼睛明亮了,就将产生一系列的新物种大爆发。

 

文 / 卢希鹏

 

第一双AI眼睛的战术:看见精准


建立商业信任最好的方法,就是你看得见我,我也看得见你。有了信任之后,就产生了物种大爆发,出现了大量P2P的商业模式。


第一双人工智能眼睛让我们看见数字世界中所沉淀的数据。为什么叫做沉淀的数据,因为这些数据不是规划出来的,而是遗留下来的,数量很大,而且很乱。沉淀的数据是一开始不知道要做什么?但是沉淀到一定的数量,它的用处是被挖掘出来的。挖掘数据的人称之为数据科学家,因为这些人必需要懂数据工具、懂领域知识、懂数学模型,导致人才非常缺乏。基本上有以下几类的应用。


例如,数据掘矿。商业决策,不再靠因果机率,而是靠看见关联后的战术。产生了数据公司的大爆发。借由建构好的数据模型,分析大量储存好的结构化(表格化)数据。像是阿里巴巴,在淘宝光棍节累积了相当大的交易数据,经过各类数据模型的分析,马云可以知道:哪一省的客户买最多的比基尼泳装(答案竟然是内蒙古);光棍节到了,各城镇的人都在买什么? 此外,常用的还有关联分析,像是亚马逊分析买过这本书的人,也买过其他几本书。或是决策树分析,经由过去大量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判断什么样子的人是比较高风险的人,帮助第一线的员工做决策。


除此之外,还可以看见个人化精准服务、看见弱连结的信任、看见舆情分析、读懂文件、江河运算(Streaming computing)。

 

第二双AI眼睛的战术:看见智慧生活


物联网让万物皆可联网,问题是,联网后要做什么?


我认为,第一双眼睛(商业互联网)看见的是人(P2P),所以产生了C2B逆商业时代。第二双眼睛(工业互联网)看见的是物品(M2M),因为万物联网,产生了智慧星球的概念。让未来互联网的中心不再是平台,而是你所在的地方,就是网络的中心。


具体而言,人工智能的第二双眼睛有三个层次:


端点感知层


举例来说,绿能科技需要感知环境监测、物联网产业需要感知器资料收集与网实整合、智能机器需要机台元件感测整合、国防工业需要精密感测IC、生技医疗需要生物感测IC,借以收集数据,做出智能判断,并回应做出管理行动。物联网将是未来工业的基础,需要基础建设来支撑。这个基础建设就是物联网的数据要整合上传到云端数据库,由人工智能的学习判断给予分类,最后启动该有的服务。这种“端点感知、云端判断、启动回应”,就成了人工智能第二双眼睛的基础建设。


云端判断层


通常我们在说大数据时,不是因为你拥有的数据大,而是联网了,云端的数据就无限大了。当所有感知器的内容都送到云端之后,除了数据可以跨屏(让手机、电脑、电视等等屏幕同步),更重要的是,这些整合的数据,可以经由数据科学家,设计出算法,做人工智能的判断。


启动服务层


端点感知、云端判断之后,最重要的就是启动应用服务。举例来说,当我知道车子的驾驶不是车主、当智能手表发现老年人摔倒、当智能电表发现有异常的用电,下一步要启动什么服务?这就是最早提及的,万物都可以联网,重点不再是科技,而是联网之后,可以做什么?


血压计、血糖计、运动手表、药罐都可以上网,看见你个人的行为,影响你的个人化保费。在智慧医疗照护上,医生可以看见内视镜而微创手术,病人身上可以接上感知器随时知道生理数据、甚至可以知道老人的位置与是否跌倒的判断。

 

第三双AI眼睛:看见与听见世界的意义


这一波人工智能的革命主要在第三双眼睛,电脑可以听见与看见这个世界了。


电脑视觉一直是人工智能中最难突破的环节,因为真实世界中的“特征值”太多。人们对复杂世界的认知处理,都会有一个“降维”的处理,将复杂真实世界的维度,降低到到可以接受的特征值。举例来说,真实的股票市场太过复杂,于是投资专家便会定义重要的变量,希望用较少的变量,能够解释最多的变异量。人类必须要定义有效的变量,电脑帮忙运算。


过去,人类负责降维,但是找到的特征值都不够好;未来,将由AI负责降维。


举例来说,目前台湾桃园机场的人脸辨识系统就是“旧AI”,工程师定义了人脸五官的特征比例,借此运算辨认人脸,所以在机场辨识人脸时你必须立正站好,两眼直视镜头,因为镜头要确认你五官的位置。人类降维的数量不会太多,当你在林志玲脸上只定义出20个特征(五官的几何位置),你能够很容易地在十亿人口中找到她吗?如果人工智能能够在林志玲脸上找到一百万个特征(脸形的勾边特征),再逐步降维,就比较容易在十亿人口中找到林志玲。


一百万个特征如何找?这种用电脑自己归纳出林志玲脸上特征值的降维方法,是深度学习的重大突破。过去的机器学习比较类比像是非线性回归分析,人类定义出输入特征值X(数量无法太多),来调整权重预测Y。深度学习比较类比像是因素分析,让输入等于输出时,经过多层降维的运算,就能逐步归纳出最佳的特征值。过去人类定义人脸辨识的变量,多半是五官间的几何距离,再由人类设计精妙的算法来辨别人脸;而电脑则是由不断地试误,找到最小误差的特征值,多半是细微的勾边,再逐步降维到简化过的图像。只要有够多的图片去训练电脑,让电脑找到这些勾边如何继续降维。深度学习算法是固定的,不像过去必须倚赖程序设计师的逻辑能力,反而重点是谁掌握到够多的人脸照片,谁就能在人脸辨识上胜出。


在线上与线下数据整合上,我们过去都需要代码(如客户编号、二维条码、电话号码等等),未来如果人脸就是代码,就可以用人脸配合密码来支付,用人脸取代会员编号,只要你一走进店家,店家就知道谁来了,我们在真实人类的世界上,本来就是靠人脸辨识你是谁。

 

第四双AI眼睛:看见环境博弈


当电脑有了视觉与听觉,就开始可以与真实世界互动,甚至是博弈了。


走迷宫,建立探索树了解环境


在“旧AI”时代最喜欢挑战的游戏之一就是走迷宫,其实任何迷宫只要任机器人多走几遍,画出探索决策树之后,未来的决策就是照着探索决策树走。如图1所示,如果你的位置在B,走到出口最快的方式,就是依照探索树,B-A-C-G就出来了。重点是要如何画出探索决策树?目前先进的扫地机器人到了你家之后,会先探索把你家都走一遍,建立你家的探索树,未来就能很快地到达想要去的一个点。物流搬运机器人也是,建立了仓库的探索树,就能很快的移动。

 

人工智能已经来了。传统企业“对过去的坚持,与对未来的无知”,才是人工智能发展的隐忧。

 

关于作者 | 卢希鹏:台湾科技大学信息管理系专任特聘教授

文章来源 | 本文节选自《清华管理评论》2018年7-8月合刊文章《“新AI”时代: 物种大爆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