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这个世界总对你充满敌意

 影曳香弄 2018-09-06

一朋友的新店正在装修阶段,由于投资款和装修期都大大超过了合同规定,股东集体前来讨说法。言辞激烈,场面好不热闹。

经过几轮周旋方才化解这个危机。

事后面漏疲态的他感叹道:做了那么周全的考虑和准备,还是出了很多问题。筹备这个店的过去三个月里,消防审批、房东刁难、城管整改、装修队怠工、股东不理解……感觉整个世界都充满了敌意啊!

—001—

筹备餐饮店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复杂事情,而正是因为这种复杂性,所以结果更难被准确预测。

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就是一个很经典的例子:

原计划造价700万澳元,在1963年初开放。而实际上,在规模比原计划小的情况下,却花费了1.04亿澳元,而且开放时间也向后延迟了10年。

塔勒布在《黑天鹅》中写到:

事件的概率越低小,人们的认知自大越严重。

事情越复杂,成功的概率越低,那我们就越容易夸大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整个事件中的占比。

这也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大家明明知道彩票中奖的概率那么低(只有一千四百万分之一),仍然趋之若鹜。

客观方面来说,越是复杂的事情,越容易在发展过程中衍生出一些意料之外事情,而这些我们事前没有考虑到的意外事件,往往会打乱我们的计划。

—002—

对未发生的事情进行预测、进而做出周密的计划是个极其复杂的事情。

它是人类演化过程中应对生存问题的一种技能。

牛津大学哲学博士丹尼尔·丹尼特曾说过:

大脑最强大的功能是什么?正是提出对未来猜想并进行反事实思考的功能。

例如在大街上挨了别人一拳,你可以愤怒的当场还他一拳,可大脑会在短时间内预测到这可能会导致你再挨上一拳,甚至会为此而住进医院。

于是你会放弃本能的第一选择,理智的选择报警或打给你的律师,更高效的维护自身的权益。

也就是说通过预测你避免了一次小的灾难。

说到这里,好像最近很热的昆山反杀案有点躲不开了。

试想,如果宝马司机当时冷静的预测一下返回车上拿刀的这个行为的后果(即使不被反杀,砍伤对方同样需要付出相应的代价),那也许结果就另当别论了。

大到对世界发展的预测,驱使着人类不断对世界进行探索,推动着整个人类的发展进程。

小到我们对每个实践的结果预测,促使着我们趋利避害。

可以说对未来的预测这一行为,贯穿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003—

但对未来的预测并不总是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有些方面则需要我们加以警惕:

预测会产生心理预期,一旦预测与结果不一致时,为达到自我认知的一致性(俗称自圆其说),我们往往会强制归因,无法正确看待事情的发展规律。

我们来举个例子:

同事小明的手机坏了,准备购买新机,如果你预测小明会买小米手机,而事后得知选择了华为。

谈及此事,你很可能就会犯强制归因的错误,例如你会认为,华为近年在国际上取得了很高的品牌认同,为民族品牌争光,而小明是个民族情节浓厚的年轻人,所以选择了买华为。

然后这个说法就会在你心中扎根。除非小明亲自告诉你他购机的真实原因,否者这件事就会影响到你对小明的评价和与之相关的判断。

可真实原因有可能仅仅是小明新结交的女友在华为工作,可以拿到内部价。

你竟然把小明女朋友在华为上班,并且可以拿到内部价,作为了小明是个民族情节浓厚的年轻人的佐证!

另外我们一旦做出预测,就会自动屏蔽与之不相符的信息。

譬如,早上起来右眼皮一直跳,你可能会预测今天将有不好的事情发生。

结果晚上下班前因为工作疏忽被领导当众批评。然后你就会感叹:果不其然啊,真的是“左眼跳财、右眼跳灾”啊!

而今天一整天发生在你身上的一百多件都很顺利的事情,却完全被你忽略掉了。

另外,被批评的原因明明是昨天下班前交上去的方案的问题,只是结果推辞一天到来。这和你早上右眼皮跳之间,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心理学上对此到有一个专有的称呼:自证预言。

—004—

当然了解了预测的特点,有利于我们更好的指导实践。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认为:预测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因为这个世界就是不可预知的。

而随后他又在《思考快与慢》一书中写到:

如果环境有足够的规律性,并且在判断时有机会掌握这些规律,联想机制就会识别这些情景并作出快速且准确的预测和决策。

那未来究竟可否被预测呢?

答案显得有点鸡汤:视情况而定。

塔勒布曾经在《黑天鹅》中提出过两个概念:平均斯坦和极端斯坦。

简单来说平均斯坦就是更有规律的事件,而极端斯坦的事件则较为随机。

处在平均斯坦中的事件更容易被预测,因为它们大都符合一定的发展规律,理解了这类事件的底层运行逻辑,对其发展趋势的预测也就相对较为合理。

但后者则不同,事情的发展完全是随机的且具有颠覆性,当前了解的规律对其的发展和走向并无太大帮助,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十分谨慎,不要轻易下定论。

除了以上客观的因素外,我们更应该关注内在因素,因为它们才是我们主观所能左右的。

我们先来看一个图:

如果让你延伸画这个图的走势,你会怎么画?

从已知的数据来看,这是一些正向延伸排列组合的点。带着这种思维,就会判定它为一端无限延伸的射线。

如果我们换个思路,它会不会只是一个完整坐标轴上的一小段截图呢?

线性思维看待世界的角度更加单一,很容易犯下以偏概全的错误。

而非线性思维则相对更加全面,认为世界的发展具有多样性,更符合世界发展的规律。

培养非线性思维使我们更好的应对世界的复杂性、对未来做出更合理的预测。

回到文章开头我那个朋友的烦恼,其实问题在于他在做店面筹备工作预测时,考虑过于单一所造成的结果,以线性思维来预测复杂事件的发展,自然会不断遇到困扰。

一切事件的发展都在我们对它们的预测、经历、总结中度过,这些经历都在不断的强化我们对未来的感知能力。

学会在平均斯坦中把握事物运行逻辑,在极端斯坦中接受不确定性,做好更充分的应对随机性的准备,这样就不至于总在感叹:为何这个世界总是与我为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