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吴江日报 2018-09-07 本报记者 贾黎 他,从教三十余载,几十年如一日,把自己的青春和热血贡献给了教育事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学生。如今,他年逾五旬,教书育人激情却不减,依旧满怀初心,坚守三尺讲台。他,就是盛泽镇佳诚初级中学的教导主任兼语文教师王方和。 在执教30多年的时间里,王方和始终以“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的理念投入到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对本职工作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同时,他勇于开拓创新,在教学中不断探索新的授课形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教与学成为一种互动的关系,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儿时梦想成真,辛勤耕耘育桃李 王方和今年53岁,出生在湖北荆州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他说:“读书的时候,教师教书育人的形象让我崇敬,我觉得教师很伟大,教师这个职业也在我心里扎了根。”王方和立志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帮助更多的孩子通过学习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 1987年,成绩优异的王方和从湖北荆州的一所中师学校毕业,被分配到荆州的一所乡镇小学,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开始了他的教师生涯。从走上工作岗位开始,王方和所带班的语文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出色的教育方式与教学质量让王方和收获了众多荣誉,镇、区优秀教师,优秀先进个人……他还经常代表镇参与各类教师技能比赛,并能够获得优异名次。由于教学优秀,王方和在当地颇具名气,因此被抽调到荆州一所中学任教。 “1997年,我到了广州东莞的锦兴学校教书。”王方和告诉记者,由于家庭缘故,他曾经尝试转行,但因为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最终还是选择了做一名教师。 由于长期伏案备课、批作业,王方和的脊椎出现了问题。2015年,王方和来到苏州姐姐家里休养。机缘巧合下,王方和看到了当时正在建设中的佳诚中学的教师招聘广告,怀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他带着病痛,重拾老本行,来到了佳诚中学。 事业重新起航,教学上精益求精 走进佳诚中学,不仅有崭新的教学楼、园林式的场地,还有师生间的互动。“王老师好”“王老师好”……王方和上完课正回办公室,听到学生们一句句简单的问好,他倍感幸福。王方和十分关爱学生,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极尽所能地付出智慧和爱心,深受学生的喜爱。 作为佳诚中学工龄最长的教师,他喜欢刻苦钻研教学技术,从2015年至今,王方和与学校一起成长。他治学严谨,对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认真思考、精心设计,力求用更少的时间完成更多教学内容,收到更好的效果。 作为一名有30多年教龄的老教师,王方和每天都会坚持一丝不苟地精心备课、认真上课、批改作业和辅导学生。在教学中,他认真研究教材,既注重知识的传授,又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做到因材施教,根据学生课堂反馈来调整教学,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让学生愉快地学习,健康地成长。 每学期开学前,王方和都要将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完整地浏览一遍,规划好全学期的教学进度,并认真学习教材,领会教学内容,收集相关资料,设计教学方法,完成导学教案。同时,上课前,他也要反复思考,怎样引导学生才能使学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掌握知识与方法,如何从学生的角度探寻解决问题的途径。 正因为王方和的严谨治学态度,让他的教学工作结出了累累硕果。他所教的班,成绩总是名列前茅。王方和也因此成了学校语文学科的带头人。 老带新齐成长,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我年纪大了,应该把更多的机会留给年轻教师。”王方和说。盛泽镇佳诚初级中学校长王长斌告诉记者,其实,以王方和的实际能力,他完全有资格可以参评各类奖项,但他连续多年把机会让给了其他老师。 “有时,我们会在教室门口听王老师上课。”佳诚中学语文老师小孙说,除了平时遇难题请教王方和外,他们还会专门听王老师上课,汲取优秀的教学理念和方式。据了解,作为佳诚中学教导主任,王方和在开展工作时也注重新、老教师之间分享经验与交流意见,致力于提高中青年老师的业务水平,引导教师们自我加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教育事业平凡而琐碎、重复,但却珍藏着无数人深情的希望,铺设着无数人未来的阶梯。”王方和说,30余年的教育坚守,他收获更多的是教育带给他的心灵慰藉。“我热爱这份工作,小小的三尺讲台就是我的天下,我的学生分布在各行各业,他们很多都成才了,为家乡、国家作出贡献,我觉得我的世界很大。” 图为王方和上课现场。(贾黎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