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杯回忆录1:足球的起源(上)

 百一夫 2018-09-07

足球是当今世界公认的第一大运动。

现在全世界有80万支足球队,4000万足球运动员,其中职业运动员10万人,从事足球产业的人数达1亿人。同时全世界的狂热足球迷达8亿人,世界杯期间观看人数达20亿人次,足球的影响遍及全球。

足球运动也是一项古老的体育活动,源远流长。

世界杯回忆录之一:足球的起源(上) - @枫 - 百味人生
 中国古代足球的出现比欧洲更早,历史更为悠久。中国古代足球称为蹴鞠” (读音:蹴)或蹋鞠 “都是踢的意思,是球名。最早起源于中国古代的这种球类游戏蹴鞠,后来经过阿拉伯人传到欧洲,发展成现代足球。

所以说,中国是世界足球的故乡。

世界杯回忆录之一:足球的起源(上) - @枫 - 百味人生
 

公元前307年,也就是战国时期,赵武灵王改革,推行胡服骑射,赵国人学会了骑马射箭。赵王经常带着其亲信骑着马出城闲逛,好不威风。一日,来到一树林,看到林中有野兔数只,国王金口一开,抓活的,遂兵分四路,合而逮之,不想惊吓之中,野兔横冲直窜,从马群的平缝中纷纷逃去,一无所获,众人摇头叹气。一谋士突然眼前一亮,上前献计大王,这种围堵很有趣,我们不妨用球代替兔子,不出宫门便可天天玩之。”“好主意赵王大加赞赏这件事就交给你全权负责。于是,古代足球运动便在中国诞生了。但当时还属于骑在马上运动,称之为蹴鞠

齐国

蹴鞠一词,最早载于《史记·苏秦列传》,苏秦游说齐宣王时形容临淄:"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竿、鼓瑟、蹋鞠者。,踢的意思。,球,即古代的足球。

《战国策·齐策》中说临淄富实,“民间无不吹竽鼓瑟、斗鸡走犬、六博、蹋鞠者。”《汉书·霍去病传》注:“鞠,以皮为之,中实以毛,蹴蹋而戏也。”

 

世界杯回忆录之1:足球的起源(上) - @枫 - 百味人生

 

《史记》和《战国策》记载都表明,在当时的齐国故都临淄,蹴鞠(古代足球)已发展成一种成熟的娱乐方式,而且在民间广为盛行。齐宣王于公元前319——公元前301年在位,由此可以断定:在距今二千三百多年前或更早的一段历史时期,在齐国故都临淄城足球活动就已广泛开展。蹴鞠(古代足球)已发展成一种民间盛行的体育和娱乐活动项目。

汉朝

秦统一六国后,蹴鞠运动一度沉寂。西汉建立后,又复兴盛。汉朝人把蹴鞠视为治国习武之道,不仅在军队中广泛展开,而且在宫廷贵族中普遍流行。《西京杂记》上就记载:刘邦当了皇帝之后,把父亲刘太公接到长安城的未央宫养老,吃穿用度极尽豪华,终日看歌舞伎乐。但他却并不满意,终日闷闷不乐。原来刘太公自幼生活在城市下层,接近凡夫走卒、屠狗杀牛之辈,工作之余的娱乐活动离不开斗鸡、蹴鞠。于是,刘邦就下了一道圣旨,在长安城东百里之处,仿照原来沛县丰邑的规模,造起了一座新城,把原来丰邑的居民全部迁住到新城,刘太公和刘温也迁住到那里。又开始斗鸡、蹴鞠为欢,这才心满意足。

世界杯回忆录之一:足球的起源(上) - @枫 - 百味人生
 

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知道,如果说在战国时期古代足球只是城市下层人民喜爱的娱乐活动,到了西汉初年,古代足球也得到贵族阶级的喜爱。桓宽的《盐铁论》中说,西汉社会承平日久,贵人之家,蹴鞠斗鸡为乐,一般的人们也是在康庄驰逐,穷巷蹴鞠 古人居家旅行必备娱乐物。

世界杯回忆录之一:足球的起源(上) - @枫 - 百味人生
 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就很喜欢观看蹴鞠运动。《汉书》记载,汉武帝在宫中经常举行以斗鸡、蹴鞠比赛为内容的鸡鞠之会,宠臣董贤的家中还专门养了会踢球的鞠客(类似于今天的球星)。可见,在西汉时期,足球活动的社会面更为扩大了。

由于蹴鞠运动的兴盛,汉代还出现了研究这项运动的专著,汉代曾有人写了一部《蹴鞠二十五篇》,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体育专业书籍,也是世界上的第一部体育专业书籍。班固在写《汉书·艺文志》时,把《蹴鞠二十五篇》列为兵书,属于军事训练的兵技巧类,可惜后来失传了。

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讲求中庸,多数情况下的社会文化心理是重文治而轻武功。人们推崇谦谦君子的温文尔雅,鄙薄孔武之士的争强好胜。在这种社会文化背景下,蹴踘由对抗性比赛逐步演变为表演性竞技。

西汉时期的项处是第一个因古代足球而名垂史册的人,不过他的经历却很不幸。《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名医淳于意为项处看病,叮嘱他不要过度劳累,但项处不听,仍外出踢球,结果呕血身亡,这也使得项处成为了世界上有史可查的第一个狂热球迷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蹴鞠(古代足球)之习依旧流行未衰。

唐代

世界杯回忆录之一:足球的起源(上) - @枫 - 百味人生
 

唐代时,蹴鞠仍是一项很普遍的运动。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足球制作技术也有所改进,蹴鞠运动有了很大的发展。主要有三:

1)有了充气的球:唐代在制球工艺上有两大改进:一是把用两片皮合成的球壳改为用八片尖皮缝成圆形的球壳。球的形状更圆了。二是把球壳内塞毛发改为放一个动物尿泡,嘘气闭而吹之,成为充气的球,这在世界上也是第一个发明。据世界体育史记载,英国发明吹气的球是在十一世纪,比我国唐代晚了三、四百年时间。

《宋朝事实类苑》中载:颜师古注霍去病芽域踢鞠云:鞠以皮为之,实以毛,蹴蹋而戏也。颜谓鞠乃如此,至晚唐己不同矣。徐坚《初学记》:今蹴鞠曰戏毬。古用毛纤结之,今用皮,以胞为里嘘气闭而蹴之。

世界杯回忆录之一:足球的起源(上) - @枫 - 百味人生
 

2)设立了球门:《文献通考》蹴球盖始于唐,植两修竹,高数丈,络网于上,为门以度球;球二分左右朋,以角胜负,岂非时鞠之变欤?

3)踢法多样:双球门踢法:唐人仲无颜《气球赋》中有记载。单球门踢法:从《蹴鞠图谱》中可窥一斑。无球门踢法:一人或几个人单独踢,称为打鞠;二人对踢叫白打;三人以上共踢称为场户,如三人场户、四人场户。《文献通考》:“蹴球盖始于唐。植两修竹,高数丈,络网于上,为门以度球;球二分以左右朋,以角胜负。”

唐代的球体轻了,可以踢高。球门就设在两根三丈高的竹竿上,称为络网为门以度球。在踢球方法上,汉代是直接对抗分队比赛,僻脱承便,盖象兵戍。双方队员身体接触就象打仗一样。唐代分队比赛,已不是直接对抗,而是中间隔着球门,双方各在一侧,以射门数多者胜。从古代足球技术来说,是一种发展:而间接对抗,从体力训练来说,却是古代足球运动的一个退步。

世界杯回忆录之一:足球的起源(上) - @枫 - 百味人生
 

由于球体轻了,又无激烈的奔跑和争夺,唐代开始有了女子足球。女子足球的踢法是不用球门的,以踢高、踢出花样为能事,称为白打。唐代诗人王建有一首《宫词》说在寒食节这一天,宜春院的伎女以踢球为乐。唐太宗、玄宗都爱看踢足球,当时球门是树两修竹,络网于上,以门为度球。球又分左右朋,以角胜负。唐代不仅有了女子足球,而且有的女子踢球技术还很高超。

不仅皇帝宫中有这样的习俗活动,民间也有。诗人王维《寒食城东即事》诗中说,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可见踢球之高。杜甫《清明》诗中也说,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也说明了踢球习俗的普遍。这种习俗一直延续到南宋时期,诗人陆游在《春晚感亭》诗中描写过这个情景:寒食梁州十万家,秋千蹴鞠尚豪华。又《感旧四首末章盖思有以自广》诗中有路入梁州似掌平,秋千蹴鞠趁清明的诗句。

有比赛就有球星。当时以踢球出名的都是些什么人呢?如果你读的古书多,大概已经猜到了:恶少年。更出挑的是唐代的若干皇帝,例如唐文宗,常常爬上一个勤政楼去居高临下看人家蹴鞠和摔跤,这场景可真够讽刺的,比起列祖列宗,市井气重了不少。当然,也不只是他一个人如此,等到几代之后的唐僖宗,自己就变成了一个恶少年,亲自蹴鞠斗鸡,而唐代的末代皇帝昭宗被朱温逼迫着从长安搬迁到洛阳的路上,六军都跑光了,只剩下一批神策军或者恶少年出身的打球供奉跟着他,可见感情深厚。中唐以后的军队当中,本来就有不少是恶少年,平日间就在街上蹴鞠斗鸡赌博的。

宋朝

蹴鞠在宋代获得了极大的发展。

世界杯回忆录之一:足球的起源(上) - @枫 - 百味人生
 

施耐庵的《水浒全传》中,写了一个由踢球发迹当了太尉的高俅。小说虽然在人物事迹和性格上作了夸张,但基本上是宋代的事实。高俅球技高超,因陪侍宋徽宗踢球,被提拔当了殿前都指挥使,这要算是最早的著名球星之一了。

高俅因踢球而发迹,告诉了我们这样两件事:一是宋代的皇帝和官僚贵族是喜爱踢球的,有些人本身爱踢球,有些人爱看踢球。宋徽宗赵佶是个足球迷,他看了宫女踢足球后写诗道:韶光婉媚属清明,敞宴斯辰到穆清。近密被宣争蹴鞠,两朋庭际再输赢。《文献通考》介绍:宋女弟子队153人,衣四色,绣罗宽衫,系锦带,踢绣球,球不离足,足不离球,华庭观赏,万人瞻仰。上海博物馆藏一幅《宋太祖蹴鞠图》,描绘的就是当时情景。

宋代社会上还有了专门靠踢球技艺维持生活的足球艺人。据记载,北宋汴梁城和南宋临安城,在皇宫宴会上表演踢球的名手,就有苏述、孟宣、张俊、李正等;在市井瓦子里的踢球艺人,有黄如意、范老儿、小孙、张明、蔡润等。

南宋《武林旧事》曾列出了筑球三十二人竞赛时两队的名单与位置:左军一十六人:球头张俊、跷球王怜、正挟朱选、头挟施泽、左竿网丁诠、右竿网张林、散立胡椿等;右军一十六人:球头李正、跷球朱珍、正挟朱选、副挟张宁、左竿网徐宾、右竿网王用、散立陈俊等。这恐怕是历史上的第一份足球首发名单了。

宋代的足球和唐代的踢法一样,有用球门的间接比赛和不用球门的白打,但书上讲的大多都是白打踢法。宋代更重无球门踢球,钱选绘《宋太祖蹴鞠图》,《水浒传》中描写宋徽宗赵佶好踢球可证。所谓脚头十万踢,解数百千般,就是指踢球花样动作和由几个花样组成的成套动作,指用头、肩、背、胸、膝、腿、脚等一套完整的踢技,使球终日不坠。《蹴鞠谱》中还介绍十种踢法:“肩、背、拐、搭、控、拽、捺、膝、拍、月。”由此看来,宋代的足球,由射门比准已向灵巧和控制球技术方面发展。

世界杯回忆录之一:足球的起源(上) - @枫 - 百味人生
 

宋代制球工艺比唐代又有提高,球壳从八片尖皮发展为十二片香皮砌成。原料是熟硝黄革,实料轻裁。工艺是密砌缝成,不露线角。做成的球重量要正重十二两。足球规格要碎凑十分圆。这样做成的球当然质量是很高了。当时手工业作坊制作的球,已有四十个不同的品种,每个品种各有自己的优缺点。制球工艺的改进,促进了踢球技术的发展;而制球手工业的发展又反映了社会需要量的增加。

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和发扬互助,至少在南宋时期,宋代的踢球艺人还组织了自己的团体,叫做齐云社,又称圆社。这是专门的蹴鞠组织,专事负责蹴鞠活动的比赛组织和宣传推广,这是我国最早的单项运动协会,类似于今天的足球俱乐部;也可以说,它就是世界上最早的足球俱乐部。

宋代称踢球者为圆情的。“一脚踢出天边月,两肩擎起海中星。何叹国足英雄少,当知高手在圆情。”

元朝

到了元代,关汉卿等人的散曲中记述了男女对踢足球的情景。但这种男女对踢,已不是双方寻求自身的娱乐,而是以妇女踢球作为一种伎艺供他人欣赏。萨都刺《妓女蹴鞠》散曲中说:毕罢了歌舞花前宴,习学成齐云天下圆。可见踢球和歌舞一样,都是宴会上的伎艺。占场儿陪伴了英豪的妇女,大都是谢馆秦楼鸣珂巷里绝色婵娟,可见踢球成了妓女娱客的手段。踢球娱乐的社会性已大大缩小,它不再是节日的活动内容,也不再是宴会上的节目,而是和放荡行为相联系的娱乐。

明朝

《明史》上记载,拥兵三吴、称兵割据的吴王张士诚的弟弟张士信,每出师,不问军事,辄携樗蒲(一种赌具)、蹴鞠,拥妇女酣宴。可见踢球已和淫乐连在一起。所以,朱元璋称帝之后,传下圣旨,严厉禁止军人踢球。朱元璋的圣旨只能禁止军人踢球,但并不能改变足球的娱乐性质。被称为明代社会百科大全的小说《金瓶梅》中,有一段描写西门庆在丽春院看妓女李桂姐踢球的事:西门庆吃了一回酒,出来外面院子里先踢,又教桂姐与两个圆社踢。一个捎头,一个对障,拗踢拐打之间,无不假喝彩奉承。上述描写,也很能表明明代踢球的娱乐性质。

清朝

蹴鞠运动的兴衰,与统治者的政策、提倡也是分不开的。

唐宋皇帝大多都重视蹴鞠运动,并把它当作一种军事训练手段,遇到比赛时都亲临观看。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相沿成风,广泛开展,这是唐宋时期蹴鞠运动兴盛的重要因素。

元朝是由生活在马背上的蒙古族建立的,出于生存习惯和民族隔阂等多方面的原因,他们对汉民族的游戏类型和体育项目不适应,于是不提倡。蹴鞠运动不得不从官办转移到民间,逐渐成为民间的纯娱乐性文化活动。

朱元璋称帝以后,严禁军人蹴鞠,并下旨蹴鞠者卸脚,但由于蹴鞠运动本身的魅力所在,蹴鞠在民间依然盛行。

清朝入关后,统治者对蹴鞠也实行了禁止政策。顺治皇帝曾口谕禁止踢球,对蹴鞠要即行严禁。后来,乾隆皇帝干脆明令禁止蹴鞠活动,民间的蹴鞠运动因此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清代史籍上有关足球活动的记载,寥寥无几。满族人曾将其与滑冰结合起来,出现了冰上蹴鞠的运动形式。清代中叶以后,随着西方现代足球的传入,中国传统的蹴鞠(古代足球)活动被现代足球所取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