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藏在上海话里的“美食”,侬晓得伐?

 静雅轩345 2018-09-07

讲到吃,阿拉上海宁从来都是有发言权的!从上海老字号到新晋网红美食样样都精通,阿姨爷叔们中的吃客真的是不少!就连平常“噶讪胡”上海宁也不忘把“美食”挂在嘴边!快来看看,侬晓得几个?

藏在上海话中的“美食”~

老油条

油条从古至今一直都是上海人早餐四大金刚中的一员。 而上海话中的“老油条”是从“油腔滑调”的上海话演变而来。在上海话里,“调”与“条”同音,而油条炸出来存放时间久了以后,吃口差,不易咬断,所以在上海话中用它来形容历事多或阅世久,但却做事马虎、推拨不动、不听劝诫、不理责骂的人。

竹笋烤肉

这道菜光是听名字就让人流“馋吐水”,但这道菜对上海小宁来说是他们从小到大最怕“吃”的一道菜,尤其在考试发放成绩的时候,每家每户都有独家秘方。因为“竹笋烤肉”在上海话中是挨打、挨揍的意思,“不乖回去就请侬切竹笋烤肉!”就说明,回去要挨打啦!

麻栗子

上海宁小辰光,除了有“竹笋烤肉”吃,平时还会经常吃“麻栗子”。其实在很久以前,小朋友不听话的时候大人就用坚硬的毛栗子砸他们的脑门。后来也就索性不用毛栗子了,直接用弯曲的手指敲脑门,小时候父母会对我们说:“再勿用心做功课,要拨侬吃两记麻栗子!” 

软脚蟹

上海人买蟹都讲究一个诀窍,那就是要捏蟹脚硬不硬。硬就买,软就不买!因为脚软的蟹,吃起来的米道肯定勿哪能!所以上海话中的“软脚蟹”用来比喻遇到事情软弱无能,只会退缩的人。

饭泡粥

饭加水煮成的粥,也叫饭泡粥。上海人欢喜吃饭泡粥,再买一根油条蘸点酱油,这样算是一顿早饭了。在把饭煮成粥的过程中,会有“笃笃笃”的声音,而且上海话中的“饭”与“烦”同音,所以在上海话中年纪大、说话啰嗦、爱讲闲话的人就叫“饭泡粥”!

脚馒头

脚馒头的芯子既不是肉的,也不是菜的,更不是豆沙黑洋沙的!脚馒头在上海话里其实是“膝盖”的意思。这个比喻可以说非常形象了,大家回去可以自己看看,因为脚上真的是找不出第二个像馒头的地方了!

炒冷饭

“炒冷饭”的本意其实就是把隔夜饭重新炒热,而它在上海话里的意思是旧事重提、旧话重讲、旧事重做。但用的最多的地方还是,小辰光不想做作业,一集动画片看了一遍又一遍,这时妈妈就会说:“冷饭有什么好炒的啦!天天炒冷饭!”

吃螺丝

大家在吃螺丝的时候,会有嘴“嗦伐嗦伐”,但就是怎么都嗦不出来!在上海话中,“吃螺蛳”的意思是指在说话或唱歌时出现失误性的停顿,俗称:舌头打结。这个比喻跟你在吃螺丝时候的状态是不是很像呢?

辣货酱

很多人都知道,上海菜的特色是浓油赤酱,基本没有辣味菜。现在的小年轻能吃辣的很多,但在以前,上海人一般是不太吃辣的。而上海话中所说的“请侬吃辣货酱!”的意思,其实就是“给你点颜色看看!”

洋葱头

在上海话中,“葱头”与“冲头”为谐音,所以上海人就把“洋葱头”比喻为被敲竹杠的不懂行的人,后来泛指自动受骗被敲诈的人。就像卖大兴货的无良商家会讲“今朝又斩了5个洋葱头!”,也是就是今天又有5个人上了他的当,买了他的大兴货啦!

空心汤团

在美食界,没有馅料只有皮的汤圆就被称为空心汤团。但在上海话里,“空心汤团”是指原本的计划落空或是别人的许诺不能兑现,就是大家所说的:白忙一场和说话不算话的人。

外国火腿

在旧上海,洋人目中无人,拳打脚踢中国人是常有的事。所以在那时,挨了外国人一脚,穷苦百姓不敢反抗,只能来点阿Q精神,自嘲一番。被外国人欺负,有理没处讲,就是“吃了外国火腿”。

乌搞百叶结

打过百叶结的朋友们都清楚,百叶打结,也有点技术含量的,不是随便弯一弯穿过去就行了的!但是,加上“乌搞”两个字之后,意思就变了。在上海话中有一种捣乱就叫“乌搞百叶结”。所以,它的意思就是做事没有章法,乱来来的意思。

烂糊三鲜汤

“老切克”都知道,去饭店千万不能点炒什锦和三鲜汤,因为那一般都是厨房里的下脚料混杂在一起煮成。所以,上海话中的“烂糊三鲜汤”,指的是做事乱七八糟、邋里邋遢、混沌不开的人。

阿旺炒年糕

炒年糕讲究慢火细活,火太旺反而要炒焦。此话源自宁波,因宁波男子名字中多“旺”,凡名字中有“旺”者,小名就被叫作“阿旺”。习俗男人不上灶,阿旺一上灶就乱套了,干不了活,还要被老婆臭骂。所以,“阿旺炒年糕,吃力不讨好”,在上海话中就是指卖力干活但却得不到赞赏的人。

橘子皮

“橘子皮”在上海话里含有双重意义。一是指真的橘子皮,二则是指脸上皮肤不好,坑坑洼洼的人。还有另一种解释则是形容花钱大手大脚,不把钱当钱的人。比如:“侬搿宁花钞票大手大脚,拿人民币当成橘子皮啊!”

吃萝卜干饭

在老上海滩上,那时的学徒是没有工资的,只给饭吃,下饭的只有萝卜干。所以上海称过苦日子为“吃萝卜干饭”,指的是从最初的做起,下苦功夫去学本领,就要吃个几年的“萝卜干饭”。

老菜皮

这还真不是什么好话,在上海话里,“老菜皮”就是指上了年纪的女人,因为不再年轻,皮肤也变得皱巴巴的像没有水分的菜皮,才出现了这样的称呼。但是,这种叫法很没礼貌,大家还是别说为好啊!

老浜瓜

过去,老底子江南老人嫌自己年纪上去以后头发稀少难看,有剃光头的习惯。当年马路剃光摊的一个绝活就是不但帮你把头剃光,还会拿刀刮得精光滴滑,闪闪发亮,好像一只浜瓜。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上海话里会用“老浜瓜”比喻精明、资格老的上海老男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