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未都:玩收藏,你永远是小学生。。。没谁例外!!!】

 埂溪书楼 2018-09-07

【马未都:玩收藏,你永远是小学生。。。没谁例外!!!】

阅读(82) 回复(0)  2018-09-07 16:52:33 快速回复

马未都:玩收藏,你永远是小学生


2.5億的雞缸杯1949年1000元買的。顧景舟的紫砂壺9000萬,1萬小拍,這並不是什麽耍人的把戲,壹個關於收藏的哲理故事,其實就開始於此。

100萬元成交(不算傭金)

大家都知道這盤孑是去年山西五萬賣的、卻不知道山西人是前5年在某寶上12000元從四川眉山的販子手裏買走的,更不知道眉山的販子是從樂山壹鄉下串串手裏3500元購買的。而那個串串是在鄉下花500元從壹戶老宅子的老人那裏收的!

過去收藏都是文人收藏,文人決定收藏品的價值,我們這些年的收藏,是財主決定收藏,所以俗的東西往往價格高,雅的東西往往價格低。

而這壹心理反映出的行為便是去找“漏”。現在收藏的人,多存有投機的僥幸心理,有漫長收藏經歷的人,也無不撿過漏。撿漏是幸運之事,但撿漏有壹個必備的條件,那就是高超的眼力。大藏家都撿到過漏,孫瀛洲撿過漏,壹次在去杭州靈隱寺燒香的途中,在地攤上撿到了壹只宋哥窯洗;仇焱之撿過漏,用1000港元買入了很多人不看好的明成化雞缸杯。他們是大藏家,在多年的收藏經歷中練就了敏銳的眼力,撿漏也成了可能。最怕的是初入收藏門的人,把希望寄托在撿漏上,或者偶爾在老師的帶領下撿到了壹兩件漏,於是覺得收藏的門檻原來那麽低,幾乎不用花大價錢就能得到好東西。

這觀點壹旦生了根,收藏的歧途也開始了。擡高東西的價格,做壹夜暴富的白日夢。總將希望建立在花小錢買頂級藏品的基點上。很多邁入“國寶幫”行列的“藏家”基本都是在僥幸心理的驅使下越走越遠。收藏壹旦撿漏心理作祟,加之又沒有開眼,在新老不分的情況下,很容易中仿品的招。這就像初入賭場之門的人,如果初次上手,意外地贏了錢,往往會造成日後的大輸。

縱觀很多“國寶幫”的行為軌跡,大多逃不出這個怪圈:大量低價買進,暗自竊喜發了“旺財”;並開始做建博物館、美術館以宏揚中華文化之夢;陷在快速成功的昏厥中,忘掉了“假貨不會變真”的不爭事實;號聲吹得越響,引來的關註度越大,最後會越收不了場。當然,這類人是握著贗品不知假,如果他們認識自己的藏品是假的,也不會做此類傻事。蒙騙總只有壹時。

所以,收藏壹定要切忌僥幸心理。要以提高自己的眼力為基礎,有了眼力才能收到好東西。如我們常說的“東西跟著眼光走”。而且眼力又必須和財力、魄力結合在壹起,才能收到頂級的藏品。

文玩的深刻內涵是什麽。我沒有什麽高談闊論,也沒有太多資格去評說什麽內涵。只是說些體會和認識吧。文玩,文玩,就是文化玩藝,但是其實我覺得應該反過來說是玩文,玩的是文化。其實,文化在很多時候被我們給擡高和抽象了,所以,這種對文化的高端化讓我們很多老百姓感覺距離文化很遠,其實不對。文玩是出自民間,立足百姓,紮根社會。沒有百姓的玩,文化就失去了生命力。那麽,作為玩家,我們要重視這個“玩”字。

買文玩別總想著我又花錢買東西了,其實買東西是購買文玩商品的壹部分,重要的是還買到了文化知識和經驗。文玩讓人獲得的東西壹共有三個,壹是朋友,二是知識,三是東西。這三個裏面東西排最後,朋友排第壹。其實有了朋友,知識和東西都不重要了,試想,可以與朋友的交流中獲得更多的知識,同時還能賞鑒朋友的寶貝。我們常說玩文玩就是聚人脈,有了人脈玩的才會開心,與好友聚在壹起討論自己喜愛的東西何嘗不是壹種快樂呢?

玩收藏,妳永遠都是小學生。有限的生命,無限的收藏。以有限的投資,收藏無限的財富。收藏歷史,感悟生活。收藏奇珍異寶,弘揚中華文化!集古藏今,以藏養藏。收藏品味人生,交流體現人情。藏家養性的法寶,學者修身的典範!品嘗收藏的滋味---酸甜苦辣;享受文化的樂趣---說古道今!收藏豐富人生,收藏開闊視野,收藏怡情養性,收藏益壽延年!

淡化投機意識,不求短期內壹蹴而就,積累必須有個長期的過程。而這過程又往往是收藏樂趣的最佳享受:尋尋覓覓中,踏破鐵鞋無覓處,偶然回首在身邊,毅然出手捧回家,反復盤玩到天明,忽然有些疑惑處,柳暗花明開朗中……類似的樂趣都是來自於收藏--學習--再收藏的過程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