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激痛点、筋膜、干针疗法与传统中医的讨论

 郭医 2018-09-07

关于激痛点、筋膜、干针疗法


与传统中医的讨论


作者:空谷

激痛点、筋膜疗法、干针疗法,都是近几十年来,西方医学界出现的治疗疼痛的新疗法。它们在理论构架、技术操作上,都与传统中医有着很大程度的相似。


1、激痛点,是英文myofascial trigger point(简写为MTrP)的中文译名,也译作触发点、扳机点,它是指骨骼肌上高度敏感的压痛点,通常此处会摸到纤维结节。按压激痛点会感到酸胀疼痛和远处的牵涉痛,快速触压还能引起局部抽搐现象。激痛点会使肌纤维持续紧张,从而引起关节退化、血管和神经受压、运动受限以及慢性疲劳等问题。



激痛点疗法是由美国医生珍妮特·特拉维尔(Janet G. Travell)首先提出的,她在上世纪40年代研究脊柱推拿术的过程中,发现大多数疼痛症状的患者都有肌肉上的结节。1955年她治愈了参议员John F. Kennedy(即肯尼迪总统)的陈旧性背痛(经历过失败的椎间盘切除手术),后来担任了肯尼迪和约翰逊总统时期的白宫医生。她与另一位当时的白宫医生David Simons共同编写了《肌筋膜疼痛与机能障碍:激痛点手册》。




2、干针疗法(Dry Needling),是指不使用任何药物或注射用水,而只是应用注射器针头,对激痛点(trigger point)进行针刺的方法。早年西方医生采用肌肉注射止痛药或麻醉药治疗各种疼痛,后来研究发现,即使仅用注射针头刺入肌肉而不注射任何液体,也有止痛效果,所以称该疗法为“干针”。干针疗法的提倡者也是激痛点疗法的创始人珍妮特·特拉维尔,其针刺的位置即激痛点的位置。


近年来,西方的“干针”治疗师干脆采用针灸针代替注射器针头,形成了不需要传统针灸理论指导的西方针刺疗法。



3、筋膜疗法是近十年来在西方逐渐发展起来的。第一次世界筋膜大会上,将筋膜定义为整体的胶原纤维组织,是全身张力传递的网络基础。


目前国际上在筋膜疗法方面影响力比较大的有三派,第一派是美国的托马斯(Tomas.W Myers),据说他是道家的粉丝,读易经、练太极,其代表作《解剖列车》已经在国内出版;第二派是意大利的Stecco家族,他们除了可以治疗运动系统,还有调节内脏功能的手法;第三位是德国的Robert Schleip,他创立了筋膜运动和筋膜健身。




4、空氏观点:激痛点实际上仍然在中医腧穴的范围内,属于中医腧穴在治疗疼痛方面的应用。激痛点在技术方面主要是干针疗法和手法,这也与中医的针法、点穴相似。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的彭增福老师撰文说:“经比较发现,超过92%的激痛点(235/255)与腧穴在解剖上相对应。而79.5%针灸灸穴位所主治的局部疼痛与其对应的MTrP相似。二者均可以引发类似的线性感传。其中二者完全一致或基本完全一致达76%,另有14%也有部分一致。其次,二者均可主治内脏性症状,如腹泻、便秘、痛经等。因此,二者在解剖位置,临床主治,针刺引起线性感传等方面,都有着十分的相似性。”

 

5、空氏观点:筋膜疗法,与传统中医的经筋理论十分相似,可以看作是比较初级的经筋理论。比如,后表线基本对应于足太阳膀胱经筋,前表线基本对应于足阳明胃经筋,体侧线基本对应于足少阳胆经筋等。

 

6、空氏观点:激痛点、筋膜疗法的兴起,显示了东西方医学在探索身体奥秘方面的殊途同归。建立在西方医学基础上的激痛点、筋膜疗法,比较容易得到解剖学的支持,在有形的肉体层面会发展很快,乃至对传统中医的形体理论形成冲击。然而,建立在炁化论基础上的中医,长处在于无形的炁脉层面,其形体理论是与炁脉经络相关联的,这个领域目前西医尚未涉足,中医仍有其优越性。因此,我们一定要对传统中医有信心,坚持传统中医的道路,继承和发展传统中医的理法体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