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浮针疗法简介

 醉卧眠雲 2016-08-06

浮针疗法(Fu's Subcutanous Needling, FSN) 是原第一军医大学符仲华老师在1996年发明的,而后符仲华老师在南京大学、南京军区总医院学习工作的过程中不断完善不断提升。

浮针疗法是用一次性使用浮针(FSN needle)在非病痛区域的浅筋膜层(主要是皮下疏松结缔组织)进行扫散手法的针刺疗法,操作时常配合再灌注活动(Reperfusion Approach),具有几无痛苦、无副作用、见效快、适应症广等特点。

研究表明:传统针刺方面起作用的正是浅筋膜中的主要组织:皮下疏松结缔组织。浮针疗法不像传统针刺一样深入多层组织,仅仅作用在浅筋膜,力专效宏。

很多专家都以为必须在肌守肌,深层肌肉或其他软组织的疾病必须将针或刀直接深入到病变组织。其实,大可不必,因为皮下疏松结缔组织如同桔子的囊一样深入到肌层,因此,针在浅层,功在深层。因此,临床上的不少疑难杂症都是浮针的适应症。

浮针疗法仅仅刺激非病变部位的浅表皮下组织,非常安全,比传统针灸、推拿还要安全。

浮针疗法刺激皮下疏松结缔组织的面积是传统针刺的20-30倍,所以其疗效也大大提高:(1)只要是适应症,每次都当场见效;(2)每次只要一两个进针点,传统针灸需要10-20个穴位;(3)治疗的次数,一般慢性病变3-4次即可,而传统针灸一个疗程就需7-10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