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连载 | 吴文英词札记(三一)

 烟波钓客A 2018-09-07

编辑案

仰老著有《两宋四大家词札记》。四家者,秦淮海、周清真、姜白石、吴梦窗。

仰老自言“读此四家词,著眼角度不同,大抵秦周重在字词诠释。……姜吴重在句意疏通,随手也略作鉴赏。……姜吴虽同重句意,于姜较简括,常见典故不述,与理解本文无甚关系者亦不提。……吴词初畏难,仅拟读二三十篇,后竟至百篇有余。盖极耐咀嚼,愈嚼味愈隽。故言之綦详,几欲一字不遗。

今特择梦窗、白石部分于搜韵连载,望于学者有所裨益。

梦窗词较难入,异解纷呈,故于仰老札记之外,并附杨铁夫《笺释》以供读者参考。文中凡红字,皆出杨铁夫《笺释》。

文中蓝色字,皆为搜韵编者案语。

声声慢·陪幕中饯孙无怀于郭希道池亭闰重九前一日

檀栾金碧,婀娜蓬莱,游云不蘸芳洲。陈东塾云:起八字极炼,“游云”句又极疏宕。凡炼句太多,则气滞,必须间以疏宕之句。海绡翁曰:起八字殊有拙致。张炎以为拆碎七宝楼台,正指此等句。〇按:各人评论不同,备录之,以资参证。“游云”,盖指俗尘。露柳霜莲,十分点缀成秋。九月园景。新弯画眉未稳,似含羞、低护墙头。此非伎席,未见蛾眉,止似眉半月上墙头耳。反跌下片,非徒切八日已也。愁送远,驻西台车马,共惜临流。凡官米囤聚处曰台,前清犹有粮台之称,此曰“西台”,想对东台得名。“临流”,切“池亭”。        知道池亭多宴,掩庭花、长是惊落秦讴。此饯乃幕僚借座,非主人宴客,故主人家中声伎未出应酬,下片即从此着笔。然主人固以蓄声伎名者也,故以“知道”二字领起,指平时宴会言。“长是”应“多宴”。“惊落秦讴”,倒装,为秦讴惊落也。腻粉阑干,犹闻凭袖香留。上言歌,此言凭阑,避复。输他翠涟拍甃,瞰新妆、时浸明眸。同是“临流”,乃有彼此之别,故曰“输他”。帘半卷,带黄花、人在小楼。收定重九,但通体无“闺”字,知名家词自与小家不同。

仰斋札

孙无怀当是梦窗仓台同事。郭希道见前。

起二句,檀栾代竹,金碧代亭台,婀娜代柳,蓬莱代池塘。八字四物,全用代词。

张炎《词源》谓为太涩。丽词堆砌太多,则板滞而不灵动。全是代词,则易成王国维所说的隔。

但下句以疏宕承丽密,配合得好。意思则为晴天无云,不必更求深解。

柳、莲经霜露为秋景,应题中闰重九。新弯二句,写新月,铸词明媚。太阳要下山,人也要走了。至此方写到送别。

杨铁夫《笺释》说:“凡官米屯聚处曰台”,词人当时为苏州仓台幕僚,此即是指他与其同事,驻车马而送行舟,依依惜别。

知道池亭多宴,他们只是知道,而非当日亲历,因为它们只是借在这里设饯,主人并没摆出家妓侑客。

秦讴,《列子·汤问》:“秦青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他虽然没见到这些丽人,但在她们凭过的栏杆上,还闻到脂粉的香气。却仍以未见为憾。

所以还不如拍岸的翠涟,能够见著她们的新装,时时浸著她们明亮的眼珠。

这时候她们大概在小楼上,半卷起珠帘,正欣赏著黄花。仍以回到重九节令为结束。

词是饯别,却很少写到别情,上片主要写郭家池亭,下片主要写郭家乐妓。内容殊无可取。技巧或可借鉴。

高阳台·丰乐楼分韵得如字

修竹凝妆,垂杨驻马,凭阑浅画成图。“凝妆”,远见;“驻马”,则近前矣;“凭阑”,已登楼。层次井然。山色谁题,楼前有雁斜书。楼上所见。上句呼,下句应。“题”从“书”想出。东风紧送斜阳下,弄旧寒、晚酒醒馀。题言分韵,知必宴集,妙在不呆写酒宴。先用“东风”句挺起,有气象。言“醒”而醉已见。郑文焯以两“斜”字复,“斜阳”改作“残阳”。自消凝、能几花前,顿老相如。“销凝”即销魂、凝望之意。李商隐诗:茂陵风雨病相如。        伤春不在高楼上,在灯前欹枕,雨外熏炉。眺远是目见,听雨是耳闻,且雨多则花落愈多,春愈可伤。陈亦峰云:题是“楼”,偏说“伤春不在高楼上”,何等笔力。怕舣游船,临流可奈清臞。此言宁可登楼,不愿游湖之故。飞红若到西湖底,搅翠澜、总是愁鱼。莫重来、吹尽香绵,泪满平芜。此时飞红已多,若待重来登眺,恐柳绵又尽,空见平芜,止堪痛哭而已。“重来”是后路,以“莫”字禁止之,句尽而意不尽。

仰斋札

丰乐楼在杭州西湖畔。

“修竹凝妆,垂杨驻马”,触眼只见竹和杨,而竹边杨畔,隐然有人。

杜甫《佳人》:“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佳人盛装倚竹,还有人垂杨系马,两相对,俨然一幅仕女游春图。

这就给了人形象鲜明的画本,凭栏一挥,彩图即出。

至于山色却只有鸿雁斜书,无人题写。原来游人只顾行乐,并不关心山水。这是作者感到寒心。

正值夕阳西下,晚风送寒,把酒意都吹散了。这寒是双关。

伤感之中,只有自叹衰老,一介书生,纵才思相如,亦无能为力。

过片更抒深慨。上片所写,伤春正在高楼上,而曰不在者,是还算不得什么,尤有甚者。盖反激出下文。

“灯前欹枕,雨外熏炉“,孤眠独坐,抑郁谁语。这才愁更愁。去游湖吧,怎忍见自家临流瘦影。

“飞红若到西湖底,搅翠澜、总是愁鱼。”飞花沉渊,鱼见了也生愁。搅翠澜者。鱼为之不安也。鱼又与予谐音,也是双关。

“莫重来、吹尽香绵,泪洒平芜。”这莫重来三字,极其沉重。重来柳绵飞尽,只剩平芜,春光已逝,风景全非,不胜唏嘘。

刘永济《微睇室说词》谓梦窗此词有身世之感。“以身言,则美人迟暮也;以世言,则国势日危也。大有举目有河山之异之叹。”观其满腔悲慨,又以莫重来结,信然。

高阳台·落梅

宫粉雕痕,仙云堕影,无人野水荒湾。开端说尽题字,而不嫌突者,以落后境界更空阔悲凉,大可描写也。“野水荒湾”,落梅地。古石埋香,金沙锁骨连环。此是下二字承上四字偶句法。“埋香”、“锁骨”,落后语。南楼不恨吹横笛,恨晓风、千里关山。“关山”,怀人之境,深注“边”韵。半飘零、庭上黄昏,月冷阑干。落梅之时与地,就景顿住,暗通下片消息。下片入人事。        寿阳空理愁鸾,问谁调玉髓,暗补香瘢。“鸾”,鸾镜也。悔既落尽,无以点额,故曰“空理”。细雨归鸿,孤山无限春寒。“归”字勿滑读。鸿归,正映下离魂难招。离魂难倩招清些,梦缟衣、解佩溪边。是梅是人,好在迷离怅惘处。“缟衣解佩”,贴梅落,亦有神无迹。最愁人、啼鸟晴明,叶底清圆。梅之结子,本非可愁。可愁者,姬弃两子而行,睹子思母,不最可愁乎?

仰斋札

宫粉状梅花之色,仙云喻梅花之盛,雕(同凋)、堕则言其萎落。无人野水荒湾,则落梅之地人所罕至者。

古石埋香,梅花落在乱石中如同掩埋。金沙句,黄庭坚有句说:“金沙滩头锁子骨。”

任渊注:“按《续玄怪录》:昔延州有妇人颇有姿色,少年子悉与之狎昵,数岁而殁,人共葬之道左。大历中有胡僧敬礼其墓曰:斯乃大圣,慈悲喜舍,世俗之欲,无不徇焉。此即锁骨菩萨,顺缘已尽尔。众人开墓以视其骨,钩结皆如锁状,为起塔焉。”

此言落在金沙滩上的梅花就像锁骨菩萨的遗骸。

李白诗:“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并非谓梅花为笛吹落,故不恨,高适《塞上听吹笛》诗:“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恨晓风句用此。

林逋梅花诗:“暗香浮动月黄昏。”今反用之,形容梅半飘零的凄冷。

寿阳三句用了两个典。一见《太平御览》,寿阳公主额上落了梅花,宫人们以为美,竞相效之,号梅花妆。

一见《拾遗记》,孙和舞水晶如意,误伤邓夫人颊,太医以獭髓杂玉屑琥珀合药补之,愈无瘢痕。

鸾,镜,亦有典,不须录。

词谓寿阳徒然对镜发愁,再没梅花落在额上。花落后,枝上留著痕迹谁能弥补?二典俱反用之。

孤山又用林逋典指梅花。细雨归鸿是渲染春寒,加重落梅气氛。

招魂,指落梅。《楚辞》有《招魂》篇,些,语助词,《楚辞》常用,此称清些,即指《楚辞》。不要有倩字,就引倩女离魂,倩,请也。句意为落梅不可能重返枝头。

苏轼《后赤壁赋》说遇见孤鹤玄裳缟衣,旋又梦见这鹤化为道士。词化用之,并《列仙传》江妃解佩事,谓梅魂梦见一白衣人遂解佩相赠。

意谓梅花落在溪边只与白鹤相悦。末韵延伸,写梅花落后,叶间渐结成梅子。啼鸟晴明,谓其时。最愁人,慨时之易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