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3个角度说清楚,附子半夏并不相反

 并不hy 2018-09-08

十八反中“半蒌贝蔹及攻乌”,都认为半夏、瓜蒌、贝母、白蔹、白及都与乌头、附子相反。导致大家都不敢将半夏、附子一起使用。

附子、半夏就这样被活生生地拆散了。

其实附子、半夏并不是反药。下面我从3个角度来把这个问题说清楚。

一、源流考证

药物相反的理论来源于《神农本草经》,并指出“勿用相反、相畏”。但在宋以前的文献中,并没有记载有附子与半夏相反。

在本草文献中,乌头条目记载了“反半夏、瓜蒌、贝母、白及、白蔹”,但在附子的条目下却没有记载与其他药物相反。而且半夏条目下也只记载了“反乌头”,并没有记载“反附子”。

只是到了金元时期,才开始有人说附子反半夏,到了明清,大家也照抄了这种说法。抄到现在,我们还认为附子与半夏相反。

大家认为附子反半夏,是因为附子是乌头的侧根,来自于一颗植物。所以想当然的认为“既然乌头反半夏,那附子也反半夏”。

这种推论是完全不成立的!!!附子、乌头完全是两种药,附子是温里的,乌头是祛风的!!麻黄与麻黄根还来自一颗植物呢,但功效却完全相反。

我们不能因为乌头和附子来自于一株植物,就把乌头的敌人强加给附子。

二、同方配伍

古代有500多个方剂里同方使用了附子、半夏。而且《金匮要略》里的附子粳米汤也用了附子、半夏。

古代,附子、半夏经常在一起通婚的。现在,你居然不让他们在一起了?

三、临床应用

我曾经搜集了上1000篇记载了附子、半夏同用医案的现代文献,发现附子、半夏可以广泛用于各种阳虚夹痰湿的疾病,疗效很好,没有副作用。

但也有1篇文献记载了附子、半夏同用产生副作用的,在拿掉半夏之后,就没有副作用了,加入半夏后,又产生了副作用。

但这个不一定说明是附子、半夏相反,有可能是这个病人本身就不适合用半夏;也有可能是半夏的毒性问题。

。。。。。。。。。。。

综上,附子与半夏不是敌人,之所以有人说附子反半夏,是因为附子是乌头的侧根,被乌头连累的。

无论从历史源流、古代用方情况、近代临床经验来看,附子、半夏都是可以同方配伍使用的。但使用的时候还是要慎重~

  • 声明:本文为恒之原创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欢迎交流探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