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太和二十年(公元496年)。当时是崇信佛教的北魏孝文帝为安顿印度僧人跋陀而建了这座寺院。32年后又一位印度僧人菩提达摩来到这里坐禅,他把教义和修行方法简易化了。简易化的结果是否定了印度佛教那一套修行累世和阶梯层次,主张人人都具有佛性也就是“本性”,人人都有成佛的智慧也就是“菩提”,人人都能够通过觉悟佛性而成为佛,这也就是禅宗提出的“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禅宗把自己看作是与佛的平等而不是对偶像的崇拜,这样就把佛门的门槛降低了。也正是这样,禅宗在印度本土没有形成独立的法门却在传入嵩山少林后找到了扎根的土壤,成为中国佛教连绵不断的主流,少林寺也就成了禅宗的祖庭。
 普京来到少林寺
   炎黄二帝 少林寺的小小弟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