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治疗是晚期肺癌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目前已有吉非替尼、阿法替尼和奥希替尼等多种靶向药物,显著延长了晚期肺癌患者生存期和提高了生存质量。 然而,在使用靶向药治疗肺癌的过程中,医生面临着一个重要的难题——靶向药物的耐药问题。 那么,对于正在进行靶向治疗的肺癌癌患者而言,如何判断是否已经出现了耐药?如果耐药了,我们下步该怎么应对?看看肿瘤学教授怎么说 肿瘤药物为什么耐药?肿瘤细胞十分狡猾,当受到各种抗肿瘤治疗的攻击时,它们会想方设法逃避攻击。根据耐药的产生,靶向药物的耐药情况主要分为两种:1、原发性耐药;2、继发性耐药。
此外,如果从时间维度来看,靶向药的耐药情况还可以分为永久性耐药和暂时性耐药。 永久性耐药指患者一旦对某个药物失效以后,以后即便再使用这个药物也没有办法从中获益。而暂时性耐药指病人曾经用某个药有效,之后因为用的时间长了对这个药无效,但等到停用这个药物3个月以上,又会再一次对这个药物恢复了敏感性,能够重新使用该药物。 如何判断是否耐药?并不是所有使用靶向药物的肺癌患者都会出现耐药,但是绝大多数是会出现的,只不过是早晚的问题。那么,该如何预判肿瘤出现了耐药呢? 一看肿瘤大小的变化。如果肿瘤起初的病灶是3厘米,治疗后肿瘤体积先缩小后增大。并且因为非常缓慢的增大,病人本身不会有察觉,只能通过CT的检查发现患者出现靶向药物的耐药。 二是看是否有新发病灶。假如患者以前的病灶大小没有明显的变化,但它在身体的其他部位,比如:肝脏、心等地方出现了新的病灶,就说明患者出现了靶向药物耐药。 如何延缓耐药的时间?临床上不推荐通过增加剂量的方法来控制耐药。虽然有研究表明,部分患者服用特罗凯后出现耐药,通过脉冲式治疗,在某一天服用了三天的剂量,休息两天再服用三天的剂量,通过加大剂量的方法来冲击治疗从而获益,但这种办法对小部分的病人是获益的。 对大部分耐药的病人来讲,耐药的主要原因不是药的剂量不够。当病人因为长皮疹或者拉肚子,他使用剂量比常规剂量要小或者是病人没有出现新发病灶,只是在原来的部位肿瘤有一点点增大,在这两种情况下可以通过增加用药剂量来缓解耐药。 目前有4种方法来延缓耐药的时间:
以上4种方法也不是所有的患者都可以,联合化疗要求病人的身体条件好;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不适合有严重高血压,肾功能不好的病人;联合放疗适合在头3个月病灶缩小很明显而且残留病灶最好在5个以下的病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