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风(脑梗)与高血压,究竟何为因、何为果?

 舵手先生 2018-09-08

因果倒置的认知,导致治疗方向的错误

高血压会导致中风(脑梗)——这是社会民众乃至医务人员的普遍认知,但是这种认知却是局限性、甚至是因果倒置的错误,导致在治疗中“治标不治本”而不能有效治愈甚至延误病情。

有时候,高血压不但不是中风的诱因,恰恰相反,有的高血压而是中风的前兆,中风前期的脑血管持续淤堵(未彻底梗塞)则是高血压的发病原因

知道了脑梗与高血压之间的正确因果关系,调理治疗的思路才不会本末倒置。既然形成高血压的原因是脑血管淤堵(脑梗前期),那么治疗时就应该从解决脑部淤堵入手,而不应该舍本逐末去降血压。

大脑对氧气和糖分的大量需求

脑组织的平均重量为全身重量的2%,却消耗着进入血液20%的氧气和25%的糖份,大脑的代谢每24小时需要氧72升和葡萄糖150克。心脏每收缩一次输出血液为70毫升,其中10~15毫升供给脑部。而且,脑组织的能量储备和无氧代谢能力极小,一般只储存着极少量(约2克)的葡萄糖和糖原,能量代谢几乎全部依靠血流不断地运送来葡萄糖和氧气。但是当脑血管被逐渐梗塞后,当血液中的氧气和糖分供给减少到临界水平时,脑细胞的功能和活性也就就只能维持几分钟。

有的高血压是中风的前兆

高血压的病因,除了跟肝阳亢、颈动脉狭窄、器官组织损伤等因素有关外,特别是中老年人的继发性高血压往往都是因为脑部供血不足、微循环淤堵导致脑细胞的缺氧、缺糖所引起

脑部供血不足因为脑动脉血管中的血液栓块淤堵,引起下游的微循环瘀滞,造成脑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的缺氧、缺糖,又可使大脑局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大脑组织充血水肿,脑水肿又促使缺氧现象更为严重。严重的脑缺氧,毛细血管周围的星形胶质细胞很快发生肿胀,压迫毛细血管,使管腔变得狭窄甚至变形,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也发生肿胀,形成大小不等的疹样突起,使管腔狭窄或堵塞,血流受阻,引起缺血或瘀血,加重脑缺氧和水肿——这些恰恰是脑中风的前期症状。

人体自我保护的应激反应机制

当中风前期脑血管出现淤堵、未彻底梗塞断流时,脑部供血不足,致使脑细胞正常需求的氧气和糖分得不到满足供应。于是,人体自我保护的应激反应机制开始启动,促使体内血压升高、甚至血糖升高,以保障氧气和糖分对脑细胞的充足供应。

这就好比我们剧烈活动、情绪波动时血压升高一样,都是人体应激机制的正常反应。但是剧烈运动、情绪波动都是短暂的,一旦运动停止、情绪平复后,血压就恢复正常了。可是,只有脑血管的栓块淤堵要么被清除、要么被彻底梗塞,血压才能恢复正常。

当中风发作后,临床中发现多数中风患者的血压,会马上恢复到正常值,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被彻底梗塞的脑动脉血管下游区域的脑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已处于休眠或坏死状态,不再需要氧气和糖分,于是人体保护的应激反应机制就停止运转。

中风前兆的高血压不能服用降压药

在临床接诊中,当诊断出高血压是因中风前期征兆(脑血管未彻底淤堵)的患者,除了继续推拿调理,我都建议同时服用丹参药剂等活血化瘀的药物外,特别嘱咐禁用降压药和扩张血管的阿司匹林等药物。

中风前兆的高血压患者为何不能服用降压药?因为脑血管中半梗堵的血液栓块未化消之前,服用降压药会导致脑部供血不足、脑细胞缺氧,会出现头痛、眩晕、心悸等症状,甚至会猝发脑梗、心梗。

中风前兆的高血压患者为何不能服用扩张血管的阿司匹林等药物?因为阿司匹林虽能扩张动脉血管(但不能消除血液栓块),但也会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大脑组织充血水肿,毛细血管周围的星形胶质细胞很快发生肿胀,压迫毛细血管,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也发生肿胀,形成大小不等的疹样突起,使管腔狭窄或堵塞,血流受阻,引起瘀血、渗血,从而加快脑梗、脑溢血的发作。

中风、高血压的中医病机,皆为肝肾阴虚、气郁血滞

对中风、高血压这两种病症,西医诊断则是繁琐分类、复杂难治的;而在中医看来,两种病的病机是相同的(肝肾阴虚、气郁血滞),在调理治疗时再辨证加减,或针或药或手法来施治,同时配合辟谷、吐纳导引功法的锻炼,便可得到有效调治。

我们临床接诊中风、高血压、糖尿病等病症,则是用形意内功推拿的纯手法调理(不用任何药物和器具),通过调和气机升降沉浮的和谐、脏腑阴阳的平衡和拨筋通络、活血化瘀,调理疗效比较显著,治愈率达90%以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