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帝在位期间重整机构,并且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改革赋税。“摊丁入亩”,把固定下来的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不再以人为对象征收丁税,以减轻贫民疾苦,稳定社会秩序。“耗羡归公”,增加各级地方官薪给,集中了征税权力,中央财政收入大大提高。 整顿吏治。在中央创立密折制度,废除议政王大臣会议,设立军机处。这样的改革既提高了行政效率,又加强了皇权。 改土归流。将原来西南地区统治少数民族的土司头目废除,改为中央政府派任流官,加强了中央对西南一些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统治。 尽管雍正帝在位时大兴文字狱和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但他完成了“康乾盛世”的承上启下作用,为“乾隆盛世”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雍正帝即位后,铸行雍正通宝,他规定各省只准设立一钱局,停临清、宣府、蓟州、大同、江宁、漳州等钱局,又增设一批省局。他重定背文格式,照宝泉局、宝源局之式,背文满文局名,穿左为满文“宝”,穿右为满文省局名简称。背文满文局名有十五种:河(河南)、昌(江西)、浙(浙江)、云(云南)、苏(苏州)、南(湖南)、巩(甘肃)、晋(山西)、济(山东)、川(四川)、黔(贵州)、武(湖北)、安(安徽)、泉(户部)、源(工部)。此背文格式一直沿用至清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