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游成都外·每天10000步#我旅行时为什么爱去美术馆?

 李孟津 2018-09-08

627 走路第1451


东京今天晴,空气湿度大。


旅馆就在上野公园街对面,我们走过去依然出了一身汗。今天是在日本的最后一天。下午的航班,上午去了上野公园里的东京都美术馆。


上野公园堪称群强环列,东京都美术馆在其间却丝毫不逊色。每次来都会遇到重量级的展览。去年是梵高,今年是俄罗斯普希金美术馆的法国风景画展。


展览禁止拍照,据说是尊重普希金美术馆的意见。日本的美术馆和博物馆通常来说对公众十分友好,自己的藏品90%以上都可以拍照。


展览展示了17世纪到20世纪初法国风景画的流变。从风景作为神话、历史、英雄人物题材画作的背景,到开始与普通人生活相关的风景。工业革命、巴黎城市现代化的改造、中产阶级兴起,生活方式的改变——古斯塔夫·库尔贝开始的写实主义风景画,到莫奈、塞尚、雷诺阿等印象派以及其后的画家对巴黎城市和近郊生活场景的描画,再到高更、卢梭对远方甚至想象之地的风景描摩。以巴黎为中心,前后两三百年间的历史人文景观,被不同时代和流派的画家记录下来。


当然,记录历史应该是艺术品所有价值中最不重要的那部分。艺术品的最高价值是无法用语言描述的,属于审美的范畴。我只是在去机场的快速列车上翻看过去过去这半个月的照片,忽然意识到美术馆是我们到得最多的地方。


在中国,去任何一座城市,首选都是历史类的博物馆。到日本,或者欧美国家,首选都是美术馆(英国作为现代博物馆的发源地,历史类的博物馆多一点)。


最重要的原因大概是美术馆在这些国家遍地开花,不管是都市还是乡村。


其次,看美术馆几乎没有门槛。人人都有审美。有备而来可能看得更完整,毫无准备也可以得到些感官体验。看多了,自然会有些概念。还是昨天说的碎片,多几块碎片,自然会拼出图案。多看几座美术馆,多看几场高水平艺术展,也就逐渐建立了对西方艺术史认知的大致框架。顺便,得益于那些高水平(以系统研究的学术为基础)的展览,虽然看的是艺术品,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再到后现代,对整个西方世界的历史发展,也比上学时多了些了解。


这样一想,对于源远流长又博大精深的中国书画,不能不生出极大遗憾。除了在北京、南京、西安、苏州等地的国立美术馆里看到中国古代的书画,几乎很少有高水平的民间展览。


微信运动晚上回家就上10000步。


莫奈的名作《草地午餐》首次在日本展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