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致敬“抽象艺术先驱:康定斯基”,在西岸开启感官体验新维度!

 12345csdms 2021-10-20
Life is 非常上海 5月2日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万物自一点始。

——瓦西里·康定斯基

图片

2021年正值“抽象绘画的先驱”康定斯基诞辰155周年,西岸美术馆与蓬皮杜中心倾力筹划,推出五年展陈合作项目的第三个特展“抽象艺术先驱:康定斯基”,全面呈现这位二十世纪艺术大师里程碑式的创作生涯。

展览汇集蓬皮杜中心的重磅馆藏,包括从艺术家遗孀妮娜·康定斯基(Nina Kandinsky)对蓬皮杜中心的慷慨捐助与遗赠中臻选出的数百份画作、手稿、版画作品,诸多大师级作品都是首次亮相。

作为2021中法文化之春的重头戏,本次展览不仅是康定斯基于中国的首次大展,亦是迄今为止在亚洲境内Zui具规模的回顾展。 

图片

瓦西里·康定斯基(Vasily Kandinsky 1866-1944)

1866年在俄国出生,是西方艺术史上的重要人物,他被认为是20世纪初抽象艺术的创始人。他创造的“抽象绘画”概念不仅推动了20世纪及21世纪的艺术发展,亦深刻影响了诸多艺术家的实践以及对现代主义的认知。

图片

康定斯基与妻子妮娜


康定斯基著有两部里程碑式的文献《艺术中的精神》1911/1912 和《点线面》1926。他拥有听觉与视觉的联觉通感能力,这种独特的感知让他能“听到”颜色,并用“看到”的线条和颜色来呈现声音。
对他而言,绘画是用点、面、线、色彩传达精神和情感,与观众共同激起内心与精神的震荡。现在,就让我们一同浸入康定斯基与他的“抽象世界”!

“有一种艺术不再是重现物质世界,而是通过抽象几何形状的和谐与不和谐,以及色彩的力量来与观众进行一场视觉上的精神共鸣。”

—— 瓦西里·康定斯基
本次回顾展以六个篇章:“序:康定斯基的中国及日本艺术品收藏”、“初始:技艺研习”、“穆瑙:抽象的突破”、“俄罗斯:间奏岁月”、“包豪斯:理论年代”、“巴黎:成熟时期”追溯康定斯基在俄罗斯、德国和法国的轨迹,涵盖了艺术家从早年创作,走向抽象到成熟等不同阶段的作品。

图片

步入展厅,红色展区内首先被吸引的就是一副具有东方审美的花鸟图,这是“梦”开始的地方——【序:康定斯基的中国及日本艺术品收藏】

图片

这个展厅,首次展示了康定斯基的中国和日本艺术收藏品,也是他的创作灵感来源。对他而言,绘画具有精神层面的意义,在东方艺术品中,他掌握到了“内在必要性”对于作品的意义。
在这里,我们看到他收藏的中国瓷器绘画图谱,以及包括葛饰北斋、歌川广重等大师的浮世绘作品,包罗万象!他毕生都在收集中国和日本艺术品,学习相关的艺术知识,从未停止对东亚艺术的兴趣与热爱。

图片

【初始:技艺研习 1896-1908】

人生就是那么充满戏剧性,在经历了两次艺术事件,康定斯基在他30岁那年,决定放弃法律,全心投入绘画。现在想来乃是非常勇敢的决定,但在那个年代,他毅然决然离开莫斯科前往慕尼黑,开始画家的“人生”。

图片

在慕尼黑,他发现这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城市,也发现了一种新近发展起来的青年艺术风格,即新艺术运动(Jugendstil),这种艺术风格憎恶空虚,并且热衷于装饰。
在这幅名《歌》画面中,有画着装饰图案的长船以及俄罗斯传统服饰打扮的船夫,这充分显示了康定斯基对民间艺术的兴趣。

图片

瓦西里·康定斯基,《歌》,1906年,光面纸板蛋彩,49 x 66厘米,1981年由妮娜·康定斯基女士遗赠,蓬皮杜中心,巴黎,法国国家现代艺术博物馆—工业设计中心
也是在那里,他遇到了未来女友——艺术家加布里埃尔·蒙特。从1904年到1908年,他们二人结伴旅行,穿越了欧洲和北非,浪漫无比!
图片

图片

康定斯基的早期作品反映了他对抽象的研究:像印象派画家一样。尤其是在突尼斯生活期间创作的《突尼斯,海岸写生》系列,这是他在户外创作的第一批风景画,充满活力的笔触和明亮的色彩让人联想到后印象派的风格。

【穆瑙:抽象的突破 1908-1914】

1908年,康定斯基和蒙特回到慕尼黑,在山环水绕的巴伐利亚小村庄——穆瑙(Murnau)过夏天。这个风景如画的德国村庄坐落在丘陵景观中,大大启发了他的创作灵感。

图片

期间,他发展出一种无论从笔触还是从色彩上都堪称新颖的绘画风格,亦开始了对抽象的思考,并逐渐使自己摆脱了对现实的写生。

图片

1911年左右的几幅抽象作品中,可以看到康定斯基“抽象主义”理论的理形,画布成为形状和颜色之间多重对立的舞台。他将色彩与模仿现实分离开来,并将展现画家的内心情感作为绘画的首要功能。
瓦西里·康定斯基,《即兴III》,1909年,1976年由尼娜·康定斯基女士捐赠,蓬皮杜中心,巴黎,法国国家现代艺术博物馆-工业设计中心
在这幅画中,可以看到康定斯基偏爱的骑士主题。技巧上通过使用对角阴影线填充颜色增强了整幅画面的动感。
穿过长长的通道,来到一个影像艺术长廊,里面陈列着文献和个人物件,这是【康定斯基档案厅】,墙上的“编年史”讲述着艺术家的一生。

图片

大家可以看到在康定斯基各个工作室中拍摄的照片。 眼镜、木质烟斗、画笔套组、颜料管、颜料盒……被他收藏的各种物件包围着,大师创作的场景顿时脑补起来!

图片

这里的图像、物品、影像搭建出的穿越空间,将我们带回到那个年代中。

这块康定斯基使用过的调色板,本身就是一副画作,康定斯基因发明出范围极广的色调和深浅度而闻名——总共有 500 至 600 种颜色之多!
在中间区域,循环播放着一段2分钟左右的黑白影像《创意之手》,记录展现的是康定斯基绘画的创作手法。参观完“前半生”,可以在这里小憩一会儿,安静欣赏一下“创作之手”。

【俄罗斯:间奏岁月 1914-1921】

图片

1914年一战爆发,康定斯基不得不与蒙特分手,回到俄国。时局限制了他的创作,在此期间他没有画出一幅油画作品,只画了些根据抽象风格的手稿和水彩画。

图片

1917年2月,康定斯基与妻子妮娜(Nina)结婚,夫妻二人前往莫斯科西南方700公里处的阿赫特尔卡消夏,在那儿,他绘制了《阿赫特尔卡——妮娜和塔蒂亚娜在阳台上》,以及其他五件小幅作品,重回具象绘画创作。
《灰色之中》是康定斯基自一战爆发后返回莫斯科之后创作的第一幅油画代表作。彩色笔触在灰色的背景上产生透视效果,形状轮廓都不明确清晰,黑色的线条将视线吸引到画面中央,柔美的色调让人联想到万花筒的景象。

图片

瓦西里·康定斯基,《灰色之中》,1919年,布面油画,129 x 176厘米,1981年由尼娜·康定斯基女士遗赠,蓬皮杜中心,巴黎,公有领域,照片©蓬皮杜中心,法国国家现代艺术博物馆-工业设计中心

康定斯基在1936年写道:“《灰色之中》是对我那段戏剧性人生的再现,我在那段时间调配了如此多的形态。”由于政治和艺术上的孤立,他选择再次离开,前往德国。

【“包豪斯:理论年代”1922-1933】

图片

从1922年到1925年,康定斯基在德国魏玛包豪斯任教,教授壁画创作和绘画与案例分析。他使用基本的形状——三角形、正方形、圆形,使得画作呈现出严谨的几何化风格。

图片

1925年对于康定斯基来说,是一个非常富有成果的时期。他创作了无数作品,并开始撰写他的第二本理论著作《点线面》。

图片

这个时期康定斯基的作品重新充满曲线,尤其是圆形图案和色彩渐变。也正是在此时,创作出最负盛名的《白色之上》、《在棕色中展开》。我们也可以在此感受,抽象主义的巅峰时代。

图片

瓦西里·康定斯基,《白色之上II》,1923年,布面油画,105 × 98厘米,1976年由尼娜·康定斯基女士捐赠,蓬皮杜中心,巴黎法国国家现代艺术博物馆-工业设计

此次展览的一大亮点就位于此,以一组康定斯基于1922年为柏林"无评委艺术展"(Juryfreie)设计的门庭壁画复原为中心,引领观众“漫步”康定斯基的画作中,开启一段身临其境的艺术畅想。
图片

图片

进入这个空间,仿佛来到了康定斯基“大脑之中”,线条和形状在碰撞,色彩与符号在交织,坐在“抽象宇宙”的中心,似乎又更懂一些抽象艺术想要表达的内涵。

【巴黎:成熟时期 1934-1944】

图片

康定斯基在法国首都巴黎度过了生命的最后11年,在这里的经历,以及与年轻的超现实主义艺术家的接触,令他创作了大量作品,并添加了他以前作品中没有的新元素。

柔软的非几何轮廓的生物和动物形态、以粉彩和橘色为主的明亮色调充盈着他的画作,代表作可见位于这个展厅C位这幅创作于1936年的作品《作曲IX》。

图片

一些艺术评论家注意到他的晚期作品与中国古代青铜器的相似性。因此在这个展厅还有一些青铜器的实物展品。它们究竟又与康定斯基和抽象艺术有什么关联呢?

图片

图片

1944年8月,巴黎解放后不久,康定斯基与世长辞,享年78岁。他留下了一批非凡的作品,其中大部分由其遗孀妮娜康定斯基遗赠给蓬皮杜中心。
前面提到,在最后一个展厅,有5件古代青铜器,答案现在揭晓!这也是本次展览的另一大亮点,以艺术开启横贯中西,纵跨古今的对话。

图片

左:商妇甗,西周早期,上海博物馆藏

右:戈鸮卣,商代晚期,上海博物馆藏

康定斯基在晚年定居巴黎时,他对中国艺术尤其是古代青铜器的热爱,从其收藏的《中国古代青铜器》和《周、秦、汉代青铜器展览——中国青铜器注释》读物中可见一斑。

图片

左:鸟纹方座簋,西周早期,上海博物馆藏
右:云纹甬钟,西周中期,上海博物馆藏

此次展览特别与上海博物馆合作,借得五件商晚期至西周期间的中国古代青铜器展品进行展出。在展厅内,中国古代簋、卣、甗等青铜器将与西方现代艺术抽象先驱的杰作汇集一堂,展开一场跨越人类文明三千年的碰撞。 

图片

看完展览还意犹未尽?在西岸美术馆1楼的衍生品商店,一起探寻更多康定斯基的艺术灵感吧!
现在,春季展览大幕已在西岸美术馆拉开,除了重磅特展“抽象艺术先驱:康定斯基”,馆内还有两个免费展览“于吉:即兴判断 II”、西岸美术馆盒子“洛朗·格拉索”。
图片
图片
前者始于艺术家的“在场”行为雕塑创作,邀请大家共同探索流动的视觉艺术发生现场。后者为“杜尚奖”得主艺术家洛朗·格拉索的同名展览,为观众打开了探索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和艺术交融共通的大门。

风和日丽五月天

滨江这边风景独好

来西岸感受艺术!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