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子曰:“由!知德者鲜矣。” (卫灵公·三·二至五读·20180528—0602) 【钱穆注释】 孔子告子路,言知德之人难得。德必修于己而得于心,非己之实有之,则不能知其意味之深长,故知者鲜也。 【钱穆白话试译】 先生说:“由呀!对于德,知道的人太少了。” 【自悟20181025】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 在此三不朽中,立德是首位。 儒家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修齐治平者,修身是首位。 修身的核心,是修炼品德。 为人处世的大道理尽人皆知。 然而,当个人遇到人生的复杂情形、乃至困顿挫折时,未必能分辨明白、践行恰当之“德”。 哪怕其人自身具备一定的好品德,但若缺乏一日三省吾身的修为,在人生的大风大浪面前,也未必能珍惜和笃守。 《永远在路上》里的贪官污吏,大多数并非是天生的道德沦丧者。 不经过九九八十一劫, 哪能获取修德之真经? 不经寒彻骨,哪来扑鼻香? 知德者鲜矣,物以稀为贵。 【再悟】 《朱注》:“德,谓义理之得于己者。” 朱熹又曰:“德者,得也。行道而有得于心者也。” 《老子》:“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 对此,小子悟以为: 上德者,该得而不得,所以得道。 下德者,欲不失所得,所以无德。 上德者是不去做,因而无所作为。 下德者是去做了,因此有所作为。 看来,老子的东西,就是搞脑子。似乎道理讲得深。但往往容易被误读。 夫子之教诲,则要言简意赅得多,没有老子的那么玄妙。但也会被误读。 【三悟】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钱注》:德,得也。为政者当以己之德性为本,所谓以人治人。为政治领袖者,能以己之道德作领导,则其下尊奉信仰,如众星之围绕归向于北辰而随之旋转。本章旧注,多以无为释德字。其实德育德性,即其人之品德。孔子谓作政治领袖,主要在其德性,在其一己之品德,为一切领导之主动。唯德可以感召,可以推行,非无为。) “以德治国”口号,曾以国策待之。当年吹鼓手们宣称,此为继承和发扬儒家传统思想。孰不知,此乃“对人马列、对己自由”恶习之无耻翻版。 “以德治国”与“为政以德”,差之毫厘,缪以千里。 以德治国,是居高临下地约束百姓。 为政以德,是率先垂范地感化苍生。 既然有一字之师,更应有一字之耻。 知德者鲜矣。古今中外,于斯为盛。 【四悟】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钱注》:以政事领导民众,仍是居上临下,法制禁令,其效不能深入人心。在上者以德化下,又能以礼齐之,在下者自知耻所不及,而与上同至其所。盖人道相处,义属平等。《钱译》:先生说:“用政治来领导人,用刑法来整齐人,人求免于刑罚便算了,不感不服领导是可耻。若把德来领导人,把礼来整齐人,人人心中将感到违背领导是耻辱,自能正确地到达在上者所要领导他们到达的方向去。”) 道者,领导人、引路人也。 道之以德,领导人、引路人应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德感人。 庄子说:大盗亦有道,入先而出后。出后,勇也;出后,义也。 (江洋大盗也讲究行规道德,须第一个进入作案现场,意味着勇敢;要最后一个地离开作案现场,此乃讲义气……) “以德治国”者,应该可以包含“为政以德”、“道之以德”之义。但是,由于其主宾定位模糊,含义不够严谨,很容易被用来麻痹、误导被统治者。 【五悟】 近三百年来,欧美西方文明得工业革命之先机,携资本主义之利器,擎自由民主之招幌,次第接踵雄霸天下。其域外之国,则大多先后臣服。 殊不知,西方以其繁华先进之表象,掩盖其内在虚伪、残忍、邪恶的一面。 知其然,更应知其所以然。 “道之以政(宗教),齐之以刑(法律),民免而无耻。” 或为西方文明之精准画像。 看看近年好莱坞《三块广告牌》、《海边的曼彻斯特》,听听美欧物极必反之嘈杂声,就可以想见: 貌似崇高的宗教救赎,看似严谨的法律约束,效果很好吗? 尤其是当经济下滑、民不聊生时,还能维持其岸然道貌吗? 如果人们只追求免于刑罚,而不对失德失礼之举感到可耻,这样的社会,有什么样的希望?有什么可稀罕的呢?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此为华夏文明之主流特色。 几千年来,没有原生宗教之道德约束,依靠“克己复礼”之主流思想,我们的祖先创造、维持了好几个领先于世界的华夏盛世。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钱注》:德必修而后成。学必讲(习)而后明。闻义,必徙而从之。 知不善,必不吝于改。能讲学,斯能徙义改过。能此三者,自能修德。此所谓日新之德。亦孔子自勉自任之语,言于此四者有不能,是吾常所忧惧。) 虽然几近盛世,更须居安思危。 旁若无人的广场大妈舞姿; 买遍全球的骄狂土豪身影; 他们似乎得到了身心快乐, 更得到旁人与外人的侧目。 知德者鲜矣。 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反求诸己,克己复礼。 试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