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教诸神背后的真实故事——太上老君

 黄元章3355 2018-09-08

说起道教,就不得不谈到道教的诸神。千百年来,道教的广义神仙内涵,继承了长生不死成仙直说,囊括了中国古代宗教、古老神话、民间信奉的众神,并且受佛教传入的深刻影响,逐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神仙体系,即先天之圣、后天仙真和道教民俗神。

神仙信仰是道教的基本信仰和显著特色,也是道教也其他宗教的最大区别之一。道教的其他内容和理论几乎都围绕着神仙信仰而展开。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要想了解道教首先就要了解道教的神仙。其实,这些高高在上的神仙虽然生活在超凡世界里,但实际上他们从未离开过人间——神的世界,就是人的世界。

一出函谷关便成仙的道德天尊

老子被奉为太上老君

老子,俗名叫做李而,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他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所著的《道德经》一书,是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然而,这位智慧超群的老子并不仅仅是一个凡人,在道教经典中,他也有一个尊号叫做【太上老君】,被封为道德天尊,在道教三清中位居第三。

老子和太上老君有何关系?是何种机缘让一位千古圣人成了道教领袖呢?要解开这些疑问和谜团,我们还要从老子的身世说起。

传奇的身世

老子姓李名耳,祖籍是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据野史记载,他母亲怀孕八十一年才将老子生下。历史上这些凡是有大智慧的人都会被人们贴上不走寻常路的标签,老子也不例外。相传出生的时候,老子是从母亲的腋下出生的。由于待在母亲的体内时间过长,老子一出生便可以说话和走路。他问母亲自己姓什么,母亲还没来得及回答,这位(老小孩)就急忙抢着说:【我既然是在李子树下出生的,那我就姓李吧!】

他可能是在母亲的体内闷久了,老子一出生便喋喋不休地讲个不停,引来了人们的围观。众人见他的耳朵长得异于常人,而且满头白发皮肤发黄,在额头上还有许多的小褶皱。更让人惊异的是,这位(老小孩)的眼睛是方的,并且胡须泛白,完全就像一个饱经世事沧桑的老爷爷。于是周围人就戏称,你就叫做李耳吧!老子若有所思地说,耳是人智慧的源泉,这个名字不错,于是就决定用李耳这个名字。在中国社会一直有一个传统,那就是给小孩子去一个贱名,这样孩子就容易养活,所以众人就用【老子】来做李耳的小名。

一个怀孕八十一年才出生的孩子自然就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话题,这一谈不要紧,一不留神,全天下人都知道有这么一个刚出生就会说话、会走路,而且白发苍苍的(老小孩)了。人们都想目睹一下这个神奇人物的真身,在拜见老子的众多人中,孔子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位。

听到时间出现了老子这样一个奇人,一向以天才著称的孔子坐不住了,生怕别人抢了自己的风头。他决定亲自拜见老子,虽说两人离得没有多远,但那个时候没有飞机、没有汽车,只能坐牛车或徒步前往。为展现自己的诚意,孔子在周敬王十七年的时候,徒步前往老子的住处来探讨学问。

孔子为什么而来,老子心里很清楚,但是为了给当时的(读书人)留点面子,并没有说破。他只是告诫孔子说:【你虽然很聪明,但是也不要表现的过于聪明。你要知道如何收敛自己的光芒,要学会韬光养晦,要做出大智若愚的样子。你要多向那些有钱人学习,凡是真正有钱的人,都不会把自己的财富显露出来】

孔子听完之后,深有感触地说;【我虽然知道鸟可以飞,鱼可以游,兽可以走,但是我却不知道龙在哪里,今天见到的这位老子才是真正的人中之龙啊!】

西出函谷关,一出便成仙

老子在周朝当官,看到周朝日益衰败,决定西出函谷关,到秦国游历。周敬王四年,也就是西元前516年,周王室发生战乱。老子骑着青牛,离开周朝洛邑,沿途看到村庄破败、断垣残壁,不由得悲伤不已。镇守函谷关的官员尹喜,从小就对天文地理感兴趣。一天夜晚,他独登高楼,凝目仰望浩瀚的星空。忽然,他看见东方汇聚了紫云,长约三万里,形状就像飞腾的巨龙,从东方向西方奔腾而来。尹喜心想:【紫气东来,掩延绵三万余里,莫非有圣人途径于此?】自此,他存心留意,认真观察过关的行人,丝毫不敢懈怠。

转眼到了七月十二日,这天将近黄昏时分,夕阳西下,金色的光辉涂满了关隘。突然之间,黯然下沉的夕阳放射出灿烂的光华。这种景象引起了尹喜的注意,他在关上极目东望,只见关隘稀稀疏疏的过往行人中,有一个骑青牛的老者。尹喜素闻老子大名,知道这个人正是自己要等的圣人老子。他奔下关隘,跪拜在青牛前面,欣喜而叹道:【尹喜三生有幸,今天见到了圣人!】老子说道:【我是一个贫贱的老弱,何堪受这么大的礼,惭愧得很,不知大人何见教?】尹喜说道:【您是天下闻名的圣人,尹喜不才,恳请先生宿留几日,给学生指点修行之迷途。】老子见尹喜很有诚意,就在函谷关小住了几日,解答了尹喜的各种困惑。临走时,他提起笔洋洋洒洒地写了一篇五千字的《道德经》,送给了尹喜 。

随后老子就一直往西走,越走身体越轻,当走到昆仑山时,竟轻盈地飞上了天。

老子神话之路

老子西出函谷关之后,关内的人慢慢地就失去了他的消息,后来逐渐有人说起老子成仙了。但是综观历史典籍的记载,老子的神化之路是从东汉才开始的。东汉时,张陵自立教派,成立一个名为五斗米的新教。由于当时佛教盛行,再加上五斗米教师一个新兴事物,所以当时很少有人信奉。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张陵就开始想方设法抬高五斗米教的地位,于是老子这位历史名人就成了他的招牌。

五斗米教之所以会看上老子而不是孔子、墨子等人,主要是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方面,老子是古代著名的文学家和哲学家,有着许多妇孺皆知的故事,把这样一个人做为自己的教主,可以省掉很大一笔宣传费用。另一方面,任何新生的事物必须有科学理论的指导才能发展壮大。道教始终把追求一种清静无为的境界和长生不老做为最终的归宿。老子所写《道德经》,里面有大量充满神秘色彩的文字,如【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之类哲学意味很浓的话比比皆是,这些话教导人们要【务虚、守静、谦下守柔】等等。为此,这些思想就成了五斗米教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用现成的理论不仅可以减少脑细胞的负担,可以收到很好的宣传效果,毕竟老子是家喻户晓的名人。正是基于这种投机心理,张陵吧老子拉进了自己的五斗米教,尊称为【太上老君道德天尊】,《道德经》也成了本派的经文。

但是,佛教的势力范围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缩小的,于是,道教的徒子徒孙们就杜撰了一个【老子化胡】的故事。话说老子西出函谷关之后,不知不觉就来到了印度。在这里,他看到当地的许多百姓都过着衣不果腹的苦难生活,就动了恻隐之心,决定留下来教化他们。其实圣人一般都这样,见不得别人受苦,就这样,老子怀着一颗悲悯的救世情怀让普度众生的佛教逐渐成为了印度的国教。

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佛教的创立远在道教之前,这则违背历史发展顺序的故事明显暴露了道教迫切想要超过佛教的野心。这个时候的老子已经是太上老君了,高居在天庭的三十三重天之上。但是,老子最辉煌的并不是这段由人到神的经历,而是和人间最尊贵的李唐王朝之间剪不断、说不清的血统纠葛。

唐高祖李渊夺取了表哥杨广的天下之后,害怕受到世人的唾弃,毕竟他们李家只是山西并州的一个小财主。为此,他遍寻中华名人,但凡能牵扯上一点关系的都绝不放过。老子这次又被拉了出来。在皇帝的授意下,老子就和这群李姓皇帝有了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成为了李唐的祖先。在整个唐王朝,老子多次被皇帝加封,道教也成为了国教并盛极一时。知道今天,我们在各地道观里都还能看到老子的塑像,在香烟缭绕中,享受众生的膜拜。

每日系列推送内容仅为精简概括,让大家对道教神话有一些初步印象,如果对某篇章节更感兴趣欢迎私信指教,详尽内容请锁定之后直播,谢谢!

●文章参考出处《道教诸神背后的真实故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