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讲稿》223-262条----刘希彦

 风清云淡1229 2018-09-08

大家晚上好。

每周的课都是我在这里讲,也不知道大家的反馈。有些新来的跟不跟上?刚才有一位一个月前刚接触中医的朋友,说听了几次课,脑子里已经有一个轮廓了。

不至于完全听不懂了。这就好,慢慢来,其实很简单。一般来讲学中医先会模糊一段时间,时间到了自然会明白

这个不像应试教育的学习,不像学习西方文化,学一个步骤明白一个步骤。这个会有一天蓦然全贯通了,这就是中国文化的学习特点。

今天我们学习#苓汤,这也是一个很常用的方子。

223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苓汤主之。

#苓汤方

#苓(去皮)茯苓泽泻阿胶滑石(碎)各一两

上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内阿胶烊消,温服七合,日三服。

这个方子,很多经方家归入利水之方。的确,从药物来看,除了阿胶外,都是所谓的利水药,但这个归类法我认为值得商榷。这个方子应该是有治阳明里热和利水的双重功效。

这里的“脉浮发热,渴欲饮水”是里热的反应。脉浮不一定就是表证,有里热而脉浮也是很常见的。这里的小便不利主要不是因为津液虚,若津液虚到小便不利,那就是大虚了,这里还没到这个程度。但津液虚是有的,毕竟是阳明里热,里热是烧灼津液的。这里的小便不利主要是因为热蕴于下焦,膀胱内浊热蕴结,尿道涩滞不通。

热蕴下焦用滑石。滑石的清热作用类似于石膏,同时这个药非常的滑,是润滑剂,又能走下焦,所以对尿道的涩滞热痛很有效。阿胶既能滋养阴液也能润滑。这两样药合在一起,既能解热养津液,又能润滑尿道,适合这里的小便不利。

#苓的作用类似于泽泻,比泽泻更咸寒更能走下。说这个方子是利水之方,是因为有#苓、茯苓、泽泻。既要利水,为何还有阿胶这样滋腻的东西?再说,药没有什么利水不利水,这三味药只是有降渗的作用,擅长走下焦。药物只是一个能量场而已,这种下行能量场未必只针对水,有水引水,无水引热。比方说茯苓,也可用于安神和去烦,就是用其引火下行之作用。所以这几味药在这里主要是降下焦之热。

#苓汤和承气汤的区别:承气汤是泻肠中硬结;#苓汤是泻膀胱热蕴。

#苓汤和白虎汤的区别是:白虎汤擅长解上焦之热,兼救中上焦津液虚;猪苓汤擅长清下焦之热,兼救下焦津液虚。

#苓汤擅长治下焦的炎症。尤其擅长治尿道涩痛不畅,若偏热的可以再加大黄;若偏胃虚的可加干姜甘草;兼有水饮的,可加白术桂枝。我甚至用#苓汤加炮附治过阴证的尿道炎症。阴证的病人,同时在膀胱尿道这个局部有湿热瘀火是完全有可能的。炮附针对阴证,#苓汤针对下焦的虚火。所以我说药物无非是能量场,这个能量场只要能适应人体的切实情况就能治病。#苓汤加大黄对肾、膀胱、尿道这个系统的结石有奇效,很大的结石有时候都能排出来,这主要是因为大黄的攻下,加上阿胶滑石的润滑。

224、阳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与猪苓汤,以汗多胃中燥,猪苓汤复利其小便故也。

这里的汗出多而渴,是胃中热且干燥,应该是白虎汤的方证,自然不能用猪苓汤。猪苓汤是利下焦的,下焦有热则利热,无热那就只能利小便了。用在这里是不对证的。

一般习惯把猪苓汤归入利水的方剂,大约是因为这个条文。这还是受某方治某病,某药治某症的思想的影响。单说利水其实是局限了猪苓汤,没有真正认识到方药在人体里的能量场作用。就像上一条里举的例子,很多时候并没有湿证,我们也能用猪苓汤治好病。

说一个猪苓汤的医案吧。

这是一个女病人,症状是尿道酸胀不舒服,心烦不得眠,气短,食道有烧灼感,口渴欲饮水,喝水多了会有胃胀感,头晕沉,脉弱,舌薄偏干苔少。

当时我给的是猪苓汤,加了两味药,干姜和黄芩。方子是这样:泽泻10猪苓10茯苓25滑石15阿胶10

白术15黄芩10干姜8

药开得很轻,当时想的是如果有效再加量。只给了三剂,一剂后所有症状都减轻了,病人觉得很舒服,吃完三剂基本上就好了。

我说下这个方子为什么这么开。气短,口渴欲饮水,头晕沉,这是有湿气有水饮。心烦不得眠,食道有烧灼感,可脉象又是弱的,说明不是真的有热,而是属饮郁化热。你看,脉证相参就是这个意思。

舌薄苔少,是津血虚。为什么会舌头偏干呢?不是有湿证吗?有时候中焦湿气囤积,津液不气化上行,也会舌头干的。所以辨证不能死守局部,要整体的来看人体,要从人体的大循环和整体关系来思考,不能死守局部,不能一见舌头干就是要滋阴,这样必定会误判。

猪苓汤首先能清下焦湿热,也能利水湿,也能养血,这都是合这个病人的情况的。加了点白术,增加气化力量。可这个病人还有脉弱,也就是说,下焦局部是有湿热,可人体的整体情况是偏阴寒的,怎么办?加干姜。干姜扶阳。

扶阳就好了吗?还可以再推敲。心烦,食道烧灼,这是上热。脉弱,这是下寒。属寒热相格。加黄芩、干姜,辅之以调和寒热。

再看这个方子,将病人这么复杂的情况,方方面面都兼顾到了,药物却只有八味,这就是经方用药,药简力专,思路明确,药的方向明确,效果也就明确。后世的中医是以药对病症,心烦什么药,不眠设什么药,一个病症的一味药那就不止八味了,何况一个病症还不止一味,所以一开就二三十味,效果还不好。

好,今天就讲到这里了。谢谢大家。

201544日星期六

伤寒经方求真群公益讲座

有请刘希彦老师

大家晚上好。

以前我们讲六经辨证,最常见到的条文表述是此为表,或此为里,或是半表半里。

半表半里,《伤寒论》里面没有明确提出来,用表里之间来表述,事实上也就是半表半里的意思。今天我们来打破一下思路。

有没有可能在这三者的中间区域呢?比方说在表和半表半里之间。当然有的。下面的条文就是这个。

228、阳明病,下之,其外有热,手足温,不结胸,心中懊憹,饥不能食,但头汗出者,栀子豉汤主之。

这里讲的是阳明病误下。阳明病如果没有大便硬结,所谓“其外有热”,这是热正试图从体表来解,那就顺应人体的排病模式,用白虎汤或麻杏石甘汤。这是不能下的。如果误下了,有可能会结胸,就是热邪内陷与津液互结。如果不结胸,只是“心中懊憹,饥不能食,但头汗出”,这是下药把胃弄虚了,运化失权,热郁于胸膈之中不得出,那就是栀子豉汤的适应证。

从这里可以看出,六经的思维方式是一以贯之的,实际上就是一个层面的划分,有的很典型是表,有的很典型的是里,也有在半表半里,也有的在这三者的的中间区域。这里的热郁于胸膈,可以理解为比表更趋向于里,却又没到半表半里。不管怎么样,只要以表里层面的思路去理解,就能找到合适的处理方法。

事实上,比如小柴胡汤的加减,也是有这种区间微调的含义,比如小柴胡汤加生石膏。下面讲一个小柴胡汤的医案。

231、阳明中风,脉弦浮大而短气,腹都满,肋下及心痛,久按之气不通,鼻干不得汗,嗜卧,一身及面目悉黄,小便难,有潮热,时时哕,耳前后肿,刺之小差,外不解,病过十日,脉续浮者,与小柴胡汤。

这一条可以作为一个完整医案来分析。

脉弦,津液虚而有邪气;脉浮,有表证;脉大阳气亢。

心和肋的区域痛,而且久按有气不通的感觉,还有短气,这是少阳证胸肋满痛的范畴;“时时哕”,胃逆也是少阳的范畴。

腹都满”,“鼻干不得汗,嗜卧”,“有潮热”,这是阳明里热的范畴。

“一身及面目悉黄,小便难”,这是黄疸的范畴,属于热蕴肌表。

“耳前后肿”,耳前主要是阳明胃经循行,耳后只要是手少阳三焦经和足少阳胆经循行。这还是一个三阳合病。用针刺的疗法,病稍微好了点,外证还是不解,言下之意是里证有所好转。这时候已经病了十来天了,脉又再次浮了起来,说明邪气又盛了。这时候若是没有什么新的情况的话,那就还是三阳合病治从少阳,与小柴胡汤。

236、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饮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

茵陈蒿汤方

茵陈蒿六两栀子十四枚(擘)大黄二两(去皮)

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茵陈,减六升,内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小便当利,尿如皂荚汁状,色正赤,一宿腹减,黄从小便去也。

茵陈蒿汤也可以看成是一个区域中间的方子。

阳明病主要是身体里面有热结引起的。人体排热,主要是下和汗两个途径,若不能下,那就会汗出多。发热而汗出多,这是热发越出来了,身体是不会发黄的。如果只是头出汗,身体无汗,从颈部汗就回去了,小便不利,口渴想喝水,这是热淤在里面了,身体必定会发黄,用茵陈蒿汤来治。

我们说汗和下排邪,若不能汗呢?人体就会通过小便来排邪气,膀胱经和肾经络表,人体就是这样设计的。若汗不能排,小便也不排,那就会发黄。什么会发黄疸。为什么会发黄呢?经过胃的消化,人体分化出两种营养,一种是红色的营养,经过肝脏的过滤送入心脏来输布,这就是血液;一种是黄色的营养,经过脾脏送入肺脏来输布,这就是津液。所谓津血是这样分开来讲的。肺主皮毛,这里是汗不能出,津液的淤积,所以是发黄。

茵陈是退黄的草药。这味药微寒、淡、有轻升的香味,这就具备了两种能量属性,一是轻升之力,能发散于肌表,二是寒淡能利水。这能开表郁而利水。这味药用的最重。

栀子前面说过,淡苦而兼清香,擅长利三焦之水热。大黄这里用得轻,只有二两,约三十克,若再去皮晒干,那就是十克之内的剂量了。有人说大黄是通大便的,我们说过这样认识药物是很容易局限和误用的,大黄只是一种寒而破下的能量场,能下大便自然也能利小便。大剂量能下大便,剂量小,就只能利小便了。大家不妨试试,一般大黄用个几克只能通利小便,而不能通大便。

这三味药,茵陈重用,主要开肌表水热之郁;栀子利三焦之水热;大黄轻用,下里之水热,里外全都廓清,服后尿色红赤,很快就能退黄。

当然,这是治热证的黄疸,若是偏阴证的黄疸,可以用桂枝、五苓类方剂合茵陈来退,这个后面会讲到。

刚才群主说到的那个讲座,如果在北京的朋友,我建议去听听。因为主办方给的题目是讲古中医的生命观。事实上是讲整个经方中医的哲学体系和对人体的思维方式。

是一些本原的东西。《伤寒论》是一本论“术”的书,在“道”上基本不提。当时的社会是崇尚道家的,对于当时人的知识结构,这种基本原则是不用讲的。可我们今天不讲,很多东西就会难以理解,理解了也不知为何坚守,这就容易变乱。后世医学就是这样变乱了的。因为崇尚儒家了,对于天地之道就淡漠了。

正好有这么个讲座的机会,让我讲讲这个古中医之“道”。这个很重要,所以我建议有可能的朋友去听一听。

我现在在做的是一个古中医恢复的系统工程。还有一个侧重于对病和养生的理解,侧重实际运用的微信平台。

我知道很多朋友关注了这个平台。如果是做医生的朋友,这个平台是很实用的,比方说,今天刚推送了一篇关于癌症的文章《癌症也是很脆弱的》,基本上所有关于癌的问题里面都解答了。碰到这样的病人可以发给他看看,这样就可以省去很多答疑和科普的时间,对病人也很有好处。因为真正传统中医思维的认识,有助于病人的正确选择和临床康复。

今天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2015412日星期日

伤寒经方求真群,公益讲课。

有请刘希彦老师

大家晚上好。

我们现在讲的是阳明病,阳明病就是里热证吗?不可以这么理解,准确的说,是里实证。里实证也有不那么热的。

不可能都是热证。

下面这个方子就是治里实偏寒的证的。

243、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

吴茱萸汤方

吴茱萸一升(洗)人参三两生姜六两(切)大枣十二枚(擘)

有人说,这里可能是写错了,这是寒证,怎么能说阳明呢?阳明病的总纲是“胃家实”,就是肠胃里面有东西堵住了。有东西堵住发热证比较多,但不等于都发热证,这就是寒证的胃家实。堵住了,吃了东西“欲呕”,意思是想呕,却没有呕出来。如果是太阳病,气血上逆走表,是容易呕出来的;如果阳明病,里有热,反应会比较强烈,也是容易呕出来的。这里无热症,又无表证,所以只是欲呕。如果是胃虚寒,食不受纳的呕,喝了热汤应该缓解,这是喝了热汤更严重,说明是堵住了。“属上焦”的意思是指堵在了上面。

这个方子四味药,后三味好理解,参、姜、枣健胃。姜本身也能止呕;呕家不喜甘,用大枣就可以了,炙甘草太甜腻就不用了。

这里详细说说这味新药吴茱萸。这个药很苦,苦的东西都有降的作用,能降逆;苦的东西一般都寒,吴茱萸是温的,所以能止寒证的呕逆。温苦的东西一般都有清解的作用,比方说厚朴是温苦的,能下气;麦芽炒焦了,多了温苦之性便能化食。吴茱萸还有辛辣之味,有辛散的作用,这就兼具了解肌表的作用。吴茱萸主要是降胃镇逆,胃寒胃弱的呕吐,同时有逆证的可以用。头部的疾患常用到吴茱萸,因为头部的疾患,无非是表不解而邪气上冲,吴茱萸镇逆加解肌表,正对病机。比如头痛;比如黄斑病、青光眼等眼睛的疾患;比如癫痫、羊角风、美尼尔综合病之类,只要是跟胃寒胃弱及上逆有关的都可以用它。

244、太阳病,寸缓关浮尺弱,其人发热汗出,复恶寒,不呕,但心下痞者,此为医下之也。如其不下者,病人不恶寒而渴者,此转属阳明也。小便数者,大便必硬,不更衣十日,无所苦也。渴欲饮水,少少与之,但以法救之。渴者,宜五苓散。

这一条将三种实证:心下痞、阳明热结、中焦有饮的鉴别。

先是讲因误下而致痞的情况。寸脉缓,说明表证不明显,准确讲是转为里证了,所以病人从发热汗出转为恶寒,而且不呕,不在少阳。这个里证是心下痞。恶寒是因里有痞牵制津液,而致恶寒。关脉浮是说明邪在中焦。尺脉为阴,尺弱说明阴血虚。

如果病人没有下过,只是不恶寒而且渴,这是转为阳明了。小便多,津液丧失了,所以大便硬。这里说不恶寒,没说怕热,说明里热并不明显,而里实明显。没有里热,所以十日不大便也不觉得很痛苦。

如果没有其它证,只是渴欲饮水,那有可能是饮证,先稍微给一点水缓解渴,以免饮证加重,在用适当的方法来治,这里适合五苓散。

247、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抟,大便则硬,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

麻子仁丸方

麻子仁二升芍药半斤枳实半斤(炙)大黄一斤(去皮)厚朴一尺(炙,去皮)杏仁一斤(去皮尖,熬,别作脂)

趺阳脉是指足背部的胫前动脉。古人号脉所谓“三部九候”,三部指的就是寸口(腕部桡动脉)、趺阳、人迎(颈总动脉)。现在只有寸口脉,古医术在传承过程中的流失由此可见。

这里也是以脉论病。趺阳脉是足阳明胃经的经脉,对于脾胃的问题反应较为清晰。趺阳脉浮说明胃气强;涩说明津液虚,这个津液虚是怎么造成的呢?胃气强,气化能力够,不是因为阴寒,那这个津液虚就是小便数造成的,此所谓“涩则小便数”。浮和涩合在一起,大便就会硬结。这里硬结是脾无津液可输布,脾受到了制约,所以称之为脾约。

这种情况用麻子仁丸来治。这个方子里的大黄、枳实、厚朴是小承气汤。说明是偏热结。这里和小承气汤证不一样的是有津液虚,于是用麻子仁做主药,麻子仁富含油质,润肠道的作用很强。杏仁能下气能润肠,这里熬作油脂来用,是取其滋润肠道的作用。芍药是敛津液的。

同样是热性的便秘,于三个承气汤之外又有这个麻子仁丸,反应出经方用药的核心精神,以津液的盛衰为原则来加减组合。

好了,今天就讲到这里了。谢谢大家。

2015426日星期日

伤寒经方求真群,伤寒论公益讲座。

有请刘希彦老师

大家晚上好。

今天讲几个承气汤的条文。

248、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胃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发汗而不解,说明病不在太阳。“蒸蒸发热”是指从里面往外蒸的发热,说明热在里。所以说这是属于肠胃里面的问题。可以用调胃承气汤。

249、伤寒吐后,腹胀满者,与调胃承气汤。

腹胀满也有可能是胃虚而气满,属于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方证。这里用调胃承气汤,说明是里有实热的胀满。

250、太阳病,若吐若下若发汗后,微烦,小便数,大便因硬者,与小承气汤和之,愈。

太阳病,汗吐下之后不愈,一般来讲会变成虚证。若体内素有积滞和内热,也有变成实热证的。如果微微发烦,小便数,大便硬结,用小承气汤可以治愈。

251、得病二三日,脉弱,无太阳柴胡证,烦躁,心下硬,至四五日,虽能食,以小承气汤,少少与,微和之,令小安,至六日,与承气汤一升。若不大便六七日,小便少者,虽不受食,但初头硬,后必溏,未定成硬,攻之必溏;须小便利,屎定硬,乃可攻之,宜大承气汤。

这一条的第一句是有问题的。脉弱说明偏向于阴证,此时若有心下痞硬,应该是半夏泻心汤的方证。至于烦躁,中焦痞塞,上下不交通也是会有烦躁的。所以此处疑有错简。后面说与小承气汤,显然就不成立了。

这一条的重点是第二句。可以当做一个临证案例来看。如果六七天不大便了,能不能攻呢?还要看一下小便,如果小便少那就不要着急攻。里面若有大便硬结的话,小便一定是会多的,因为大便是含有水分的,大便硬结了,小便一定会增多。如果小便少,说明不是硬结。小便少还有可能说明里面没有那么热,打个比方,如果一样东西受热,水分一定会释放出来,人体也一样。这两种情况都不可以冒然去攻,如果攻的话,一开始可能会有一点硬的大便,后面必定是溏稀的。

必须要等到小便多起来,这时候里面才是有硬结了,就可以用大承气汤来攻了。

252、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此为实也,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眼睛如果转动不利了,是什么问题?我们前面说过,是津液虚,因为眼睛的转动要靠大量津液来润滑。“无表里证”,这句话有问题,因为后面说大避难就是里证,身微热也可以算是轻微的表证。这是阳明里实引起的眼部津液虚,下实热则津液自回,用大承气汤。

253、阳明病,发热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有阳明里实,同时有发热汗多,这是里热外透,这个里热很严重了,应该赶快用下药,可以用大承气汤。

254、发汗不解,腹满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这是接着上条来说的:这时如果用发汗的方法,病是不能解除的。腹部感觉到满痛的话,要赶快用下药。可以用大承气汤。

255、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这也是接着上条来说的,如果腹满不减轻,或者减轻得很少,还是应该用下药。可以继续用大承气汤。

256、阳明少阳合病,必下利,其脉不负者,为顺也。负者,失也,互相克贼,名为负也。脉滑而数者,有宿食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阳明少阳合病,一定会下利,这是人体通过肠道来解除病邪。如果脉象不虚的话,这是顺的,因为二阳病,脉象就应该偏盛一点。如果脉象“负”的话,这是“失”,“失”者,无非是失津液的意思,也就是虚的意思。这是既有二阳病的热,又有津液虚,这就互相矛盾制肘了。

脉滑者,如珠子从血管里滚过。说明两个问题,一为有热,二为津液不虚。脉数,说明有热。从脉象来看,这是有宿食,应该下,可以用大承气汤。

这里以脉论病,不符合《伤寒论》的脉证合参,证为主,脉为辅的原则。疑为后人所加。

257、病人无表里证,发热七八日,虽脉浮数者,可下之。假令已下,脉数不解,合热则消谷善饥,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有淤血,宜抵当汤。

这里既说无表里证,又说发热七八日,发热就是典型的表证,这是矛盾的。无里证,又脉浮数,怎么可以下呢?这是说可下就有点不好理解了。

如果用了下药,脉还是数,病也不解,而且还有能吃又容易饿,六日天不大便,这是有淤血,可以用抵当汤。为什么这里判为淤血证呢?因为有“消谷善饥”,这是淤血证的一个指证。体内有淤血,气血就要去攻这个淤血,会加大消耗,再加之又是热证,所以能吃易饿。阳明瘀血证,是适合用抵当汤的。

258、若脉数不解,而下不止,必协热便脓血也。

脉数不解,说明有热;下利不止,说明这个热是肠道里面有实热,人体在用下利排这个实热,却一直未能排干净。实热未解,而人的津液是有限的,津液因下利消耗得太多了,人体就要动血液来排邪气。血液与邪气相抗,兵力折损,就会形成很多死亡的败血,于是就会发生便脓血的现象。一般来讲,有脓就是有热,所以这是说了是“协热”。

今天就讲到这里了,谢谢大家。

2015516日星期六

伤寒经方求真群

有请刘希彦老师公益讲课

大家晚上好。

不好意思,前两周因为临时的事情都没有上成课。对不起大家。

今天我们把阳明病篇讲完。

阳明病篇最后讲的是湿热。

我们前面讲过表热上热,也讲过里热。这都是纯粹的热。但还有一个比较多见的证型就是湿热。湿是阴邪,热是阳邪。一般来讲有热怎么会有湿气呢?热和湿应该是不能兼容的。

人体的复杂性就在于此,胃弱,水液运化失权就会有湿,同时也有可能有热,这就成了湿热。下面讲条文。

260、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者,茵陈蒿汤主之。

湿热的第一个方子是茵陈蒿汤。这个方子是茵陈、栀子、和大黄。

身黄,小便不利,这是全身性的湿热明显。里热,里热不明显,腹部只是微满。没有典型的承气汤方证。所以主要用茵陈和栀子清热利水,和少量大黄下。

大黄是既下大便,也下小便,也下淤血的。一般来讲用量不大的话,下小便的可能性大。这里有轻微腹满,所以是很合茵陈蒿汤方证的。

如果没有里证,只有阳黄呢?那就是下面这个方子——

261、伤寒身黄发热者,栀子柏皮汤主之。

栀子柏皮汤方

肥栀子十五个(擘)甘草一两(炙)黄柏二两

栀子是除烦热的,也能清湿热退黄。柏皮就是黄柏,和黄芩、黄连作用相类似。黄柏味厚,更能祛下焦之湿热。这里能不能用茵陈呢?当然也是可以的。茵陈不苦,其气轻升,更能走表。这里有发热,说明有表证,茵陈也是合用的。

上面这两个方子都是胃弱不明显的。胃弱明显的湿热是下面这个方子。

262、伤寒淤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赤小豆汤主之。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方

麻黄二两(去节)连轺二两(连翘根是)杏仁四十个(去皮尖)赤小豆一升枣十二枚(擘)生梓白皮一升(切)生姜二两(切)甘草二两(炙)大

黄疸都是因为水湿瘀滞引起的,分阴黄和阳黄。我们前面说过,黄疸纯粹的阴证少,阴黄一般来只是热象较轻的黄疸,我们可以用五苓散加茵陈来治。还有一种阴黄是寒热夹杂的:脾胃偏向于虚寒,因为脾胃不运化,淤而生热而发黄。这种情况就要用到这个方子。

方子里有姜草枣,这是建中温胃的;麻黄、赤小豆、连轺(也就是连翘)、生梓白皮、杏仁,这几味药无非是疏散和清热两种作用。

这个方子我在临证上运用很多,并不局限于黄疸。现在有一种身体失衡的局面很常见:脾胃是虚寒的;由于饮食滋腻又不运动,加之熬夜,于是会有上火。这种虚火其实并不热,用不着白虎汤;也不实,用不着承气汤,主要是由于身体处于瘀滞状态引起的。这种失衡引起的疾病很多,只要对证,都能用这个方子来治。我常用这个方子治疗各种瘾疹类皮肤病;其次就是咽喉或者泌尿系统的炎症。

连翘有注解说是连翘的根,这个存疑,因为不确定这个注解是否原文。我们现在一般用的就是普通的连翘,也就是连翘的果实。它有类似薄荷的方向,有发散的作用,也有微苦,能解热利尿。后世中医常用连翘,说它治咽喉肿痛,治瘰疬,治风热感冒,治皮肤病,治黄疸。

后世中医以用讲药,一来是太复杂,二来也容易局限和误用药物。其实药物只是一个能量场,它有走表的发散的作用,自然不管是瘰疬瘾疹,还是风热感冒咽喉肿痛,只要是人体上部的偏热的邪气都能将其散掉;它散中兼有微苦,自然就能利湿热退黄疸。

赤小豆不苦不香,淡而降,微寒性燥,是利湿热排脓的药。需重用才有效。这个药很压秤,这里用的是一升,汉制一升约200毫升。200毫升的容易装赤小豆是多少,大家可以去称称看。生梓白皮这个药是梓树的内白皮。《神农本草经》谓:“梓白皮,味苦寒,主治热,去三虫。”这个药现在用得少,有时候药房没有,一般用桑白皮代之,也有用茵陈代的。《医宗金鉴》曰:“茵陈可代本药,但不如桑白皮有泻肺、利水、消肿之效也。”

这个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就是正治胃虚型湿热的。里面除祛湿热的药外,有一味健胃温阳的生姜。后世有个类似的方子组得也很好。叫三仁汤。

这个方子的组成是杏仁、白蔻仁、薏仁、厚朴、半夏、通草、滑石、竹叶。这里面以宣通利湿的药为主,只是加了一味辛热的白蔻仁,还有微温的厚朴。

这种组方的方式和麻黄连翘赤小豆很类似。对于治疗一般的湿温病,我个人觉得比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更好用。有时候病人午后犯困,郁郁微烦,问证无热象,脉却有微热,舌淡胖大的,这时候当热治当寒治都不好治,就有可能在三仁汤的范畴。又比如,我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好的皮肤病很多,有一次,一个带状疱疹,

辨证是湿热,我没有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用了三仁汤,效果也很好,三四剂药就好了。好,到这里就把阳明病篇讲完了,下次讲少阳病。今天就讲到这里了,谢谢大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