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江泄洪之后才会出现的奇观,距今已有800年历史

 gudian386 2018-09-08

据说在浩瀚的长江水面上,有一座古代的小阁,那么今天,就带大家前去看看这座古代建筑究竟有什么奇特之处。

观音阁,又名龙蟠矶寺,位于鄂州市区东门外长江之中,与明清武昌城隔江相望,“观音阁”为宋代题名,距今达七百余年。因浩浩长江自巴蜀至吴淞口中仅此一阁,故又被称为 “万里长江第一阁”。

公元1280年,由元代监邑铁山始建,明代弘治、嘉靖及清代均有修葺。解放后,历届政府或管理使用单位又多次进行维修。

该阁坐东朝西,阁长24 米,宽10米,高 14 米,阁身以红石青砖砌就,是典型的木框架结构亭阁式建筑,阁身正壁镌有“观音阁”三个遒劲的大字。阁内有一亭三殿二楼,总面积300多平方米,自西向东,分别是观澜亭、东方朔殿、观音殿、老君殿和纯阳楼。

观音阁下如同船舷样的龙蟠矶,既减缓水势,又顺势泄流。阁与矶巧妙地融为一体,有巧夺天工之妙,更显得雄峻巍峨,气势磅礴。展现了古代工匠奇妙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0世纪30年代,民国政府重建。重建后被淹数次。直至三峡截流工程完工,处在江中的观音阁才真正幸免于难。但因年久失修,整体外观保存完好,没有明显损毁迹象,但内部破败,几近坍塌。

2015年,鄂州市国家级文保单位“观音阁”启动修缮工作,修缮工作结束后,政府还将投入资金建设部分附属工程,如码头、围栏等。这也意味着市民今后可以登上龙蟠矶,近距离感受这座700多年历史的古建筑魅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