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犯罪心理学教授李玫瑾:家长别错过12岁前“最佳教育期”

 360图书cxh 2018-09-08

2018年08月24日 17:00:33 | 来源:荔枝网

字号变大|字号变小

  教育孩子的最佳时期是哪个阶段?如何看待未成年人的问题?孩子总是爱打人,根结在哪里?这些都是如今家长在家庭教育中遇到的困惑。今天上午,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著名心理学教授李玫瑾来到江苏少年警校,给学员家长们做了一堂关于心理抚养的讲座。李玫瑾教授认为,很多未成人犯罪或青少年有心理健康问题,都跟养育者有关。

  整齐划一的队列、英姿飒爽的匕首操、气势威武的军体拳……江苏少年警校的小学员经过五天警务特训,在江苏警官学院警体馆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汇报演出。学员家长们也接受了一堂家庭教育课,主讲人是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著名心理学教授李玫瑾。课堂一开始,李玫瑾就开门见山道出了当下一些家庭教育的突出问题。“有人说我这孩子就是坐不住,还有人说我这个孩子老有攻击性。像这些问题,当孩子已经显现的时候,如果孩子在10岁以内的话,至少是6岁之前的问题了。孩子在早年尤其是6岁之前往往在复制他身边人的言谈举止,包括你的形象。”

  孩子有暴力行为,家长却苦于怎么也找不出原因。李玫瑾告诉记者,昨天还有个家长向她咨询。“说孩子动不动就伸手打人,夫妻俩都没有这个习惯,孩子妈妈也很温和,我说他身边一定有这样的人。后来想到是爷爷奶奶,尤其爷爷脾气比较急,所以孩子的问题一定是来自于大人。”

  李玫瑾教授坦言,如今许多父母花重金给孩子买学区房、上辅导班,认为能力决定命运,而忽略了性格决定命运。其实,0-12岁是孩子最依赖抚养人的时期,6岁之前最为关键,这个过程中的“心理养育”将直接影响人一生的性格和观念。“ 心理抚养,就是情感和性格。情感是第一个台阶,性格是第二个台阶,第三个阶段,到小学阶段就是一个习惯的养成,尤其是学习习惯。到青春期12岁之后,就是一个尊重教育了。”

  基于多年犯罪心理研究,李玫瑾发现,各种行为背后隐匿着的人的心理发展,与家庭教育尤其是一个人早期受到的养育方式息息相关。在孩子三岁时,要开始对他说“不”,学会克制冲动,权衡自我管理。

  李玫瑾授课金句:

  1、孩子的问题是身边人造成的。孩子在6岁之前会复制身边人的言谈举止,包括形象。“贵族”一般是三代才能培养出来的。父母无论到什么样的年龄都要修行。

  2、父母只有亲自抚养孩子才有教育的资格,不到万不得已,不要隔代教育。

  3、孩子三岁左右时跟他说“不”,让孩子学会克制冲动,权衡自我管理,学会与人沟通,而不是斗气。

  4、性格决定命运,而不是能力决定命运。孩子进了名牌大学不等于成功。如果你不是哈佛毕业,凭什么要求你的孩子上哈佛?

  (来源:江苏城市频道/姜豪华 编辑/贝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