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康熙帝,他的一生可以说是亲政爱民,他身上唯一的失败,可能就出现在晚年的“九子夺嫡”上,他没有平衡好各位阿哥之间的势力,使得最后手足相残,状况惨烈。但最后,为什么会是四阿哥胤禛胜出呢?而在胤禛府中第一次见到小乾隆的时候,康熙为何会大惊失色,连手中的酒杯都放下了。下面我们一起来说说。

首先,先来说说为什么会出现九子夺嫡的状况。其实康熙帝本身对于太子是比较偏爱的,他希望能让太子成为大清的继承者,但太子太不争气了,康熙帝多次包容忍耐,但还是扶不起这个太子,所以只能废掉太子,另选他人,但其他阿哥中,康熙始终纠结不下最合适的人选,于是没有表现出任何倾向。
但在各位阿哥都争得头破血流时,只有一个人,他的表现好像皇位与他无关,他也不想争抢,悠闲自得的过着自己的日子。这让康熙帝觉得,来到他的府中,能得到一番前所未有的清净和放松。因此,康熙帝后来多次去胤禛的阿哥府上,据记载,有11次之多。这在无形之中,给了别的阿哥一种压力。
而他的低调和隐忍,反而成为了他的优势。根据许多史学家后来的分析,这也是胤禛夺嫡的一种手段,但到此并没有停止。在一次康熙帝来到他府中时,他云淡风轻的向康熙帝说“您的两个孙子自出生以来,您还没见过他们,您要不要见见?”人越到年纪大的时候,就会越喜欢小孩子,康熙帝自然是欣然答应了。

而胤禛的安排,是让两个孩子一起面圣,这就又是一种有心安排了,因为只有对比,才能显示出优势,他的两个儿子,一个胆小懦弱,一个气宇不凡,所以在弘昼的映衬下,弘历的帝王气质,自然也就凸显出来了。康熙帝一见到弘历,就连手中的酒杯都放下了,还专门安排了看面相的人,来替弘历看看,果然,他是富贵长寿的面相。

后来康熙帝还专门要见见弘历的母亲,也就是钮钴禄氏,再次确定,弘历就是福星。而放下酒杯的举动,其实也就是代表,康熙帝的心放下了,他心中有了答案,他愿意让胤禛的“过渡皇帝”,让弘历成为未来的皇上。而后来的结果也印证了康熙帝的选择,但还有一种说法,是康熙帝把皇位给胤禛,是以将来把弘历立太子为条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