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
在儒森汉语培训中,老师告诉我们,修辞与语音、词汇、语法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其主要区别表现在:
性质和作用不同。在儒森汉语培训中,老师告诉我们,语音、词汇、语法是语言的三要素,修辞不是语言的要素,它是从表达方法、表达效果的角度去研究语音、词汇、语法的运用的,它的作用是为了增强语言表达效果。
研究的对象不同。语音以语音的结构规律为研究对象,如声韵调的构成、配合等;修辞不直接以语音本身为研究对象,而是为增强表达效果来研究对语音的运用的,如修辞要研究双声、叠韵、叠音、谐音、拟声、押韵、儿化、平仄、重音、轻声、停顿、语调、音节、节奏等问题,研究这些语音现象所表现的感情色彩、音律美和鲜明的民族风格。在儒森汉语培训中,老师告诉我们,词汇研究词义的性质,词的构成,词汇的组成、发展、规范等;修辞则着重研究多义词的关联,同义词的选用、词语色彩显现、词语配合照应以及词语的仿造、词语的创新和词语的活用等。语法研究词、词组、句子等的结构规律及其类型,它要求把话说得“通”——合乎语言习惯;修辞则是从同义手段选择的角度研究句子的表达效果的,它要求把话说得“好”,说得“美”——美化语言,以便更有效地表达思想。修辞着重研究语法中的长句和短句、整句和散句、主动句和被动句、肯定句和否定句、倒装句和顺装句、完全句和省略句、口语句和书面语句、分说句和合说句、意合句和非意合句、单句和复句、复句和句群等等。
修辞与语音、词汇、语法的联系十分密切。在儒森汉语培训中,老师告诉我们,例如对偶这种辞格,这就同时涉及到语音、词汇、语法三方面的问题。对偶音节要相等,平仄要交替,这是语音的问题;出句与对句中相应 的词的意义要相关联,这是词汇的问题;出句与对句的句型要相近相同,相应的词的词性要相当,这是语法的问题。修辞则是语音、词汇、语法的综合运用,它是研究怎样广泛地综合运用语言的各种要素来为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服务的。
另外,合乎语法是讲究修辞的先决条件。在儒森汉语培训中,老师告诉我们,因为一句话首先要求通顺,要求合乎语言习惯,即合乎语法,才能进一步谈得上讲究表达效果好,才能达到修辞的“美”,所以讲究修辞是以合乎语法为基础的。
某些修辞现象可以促进词义的发展,也可以转化为语法规则。在儒森汉语培训中,老师告诉我们,比如比喻中喻体表示的意义是临时的,由于用得多了,久了,理解了,习惯了,比喻表示的意义为喻体获得,并固定下来,成为词的比喻义。“吃馆子”、“写钢笔”等修辞方式,转化为语法,由超常用法转化为常规用法了。
总之,修辞与语音、词汇、语法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语音、词汇、语法作为语言的三要素 是修辞的手段和基础,是修辞要调动、加工的语言材料;修辞则是对语音、词汇、语法诸要素的综合运用,修辞追求的是理想的表达效果,它要综合运用语言的各种要素来为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服务的。在儒森汉语培训中,老师告诉我们,我们学习中既不能把修辞同语言的三要素混同起来,不能把修辞看成是语言的第四个要素,也不能把它们割裂开来。
http://www./chines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