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季了,店铺陈列切记避免这个大坑! 秋天到了,又到了购物的季节。一想到拎着大包小包走在大街上,莫名的满足感油然而生。 但是,最近逛街的时候,进了不少服装店,都是尽兴而去,败兴而归。因为这些店铺,都犯了同一个错误,那就是: 挂衣杆上的衣服太多、太乱了! 挂衣杆不长,衣服到不少,拿出来的衣服,根本没法放回去。心想难道想试试这衣杆的质量好不好? 店长看到这里,顿时就怒了。你以为我想啊,换季新品不用挂上去?旧款卖的好,不能下架,一来二回,自然就挂多了。看似无奈之举,却不知这样做完全是“丢了西瓜捡芝麻”。 首先:商品展示一旦过多,就容易给顾客造成“廉价商品”的感觉,拉低品牌形象,毕竟“物以稀为贵”; 其次:新的商品得不到充分的展示,自然不会畅销,库存积压就成了潜在隐患; 最终:畅销的旧款还是会下架,带来的利润也会停止,新款因为之前的原因,导致销量不佳,整体业绩自然就下来了。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下,一根衣杆该陈列多少衣服,以及如何陈列? 衣杆,作为店铺最常见的陈列道具。虽然看起来十分普通,却不是你想挂几件衣服,就能挂几件衣服的。主要是根据2个因素来决定的: 1、品牌定位 经常逛街的人都知道,越是高档的品牌,店铺里面的东西越少。面积100㎡的店铺,陈列出来的商品或许不会超过20件。 这种看似浪费空间的做法,其实在满足越高档的品牌,展示的衣服越少的陈列原则。因为消费能力越强的顾客,越希望自己买到的衣服“独一无二”。 比如:1根1.5m的货杆,大众品牌可能陈列20件;中档品牌陈列15件;高端品牌陈列5件;奢侈品牌可能就只有1件了。 根据品牌定位去陈列衣服,只是一个大概的把控,具体的陈列数量,则是根据衣服的厚度。 2、衣服厚度 1根1m长的衣杆,陈列自然厚度为10cm的羽绒服,可以陈列10件。如果非要想要陈列15件,也未尝不可,但就已经犯了陈列量超标的错误。 在这里,再教大家1个简单粗暴的办法,发挥衣杆的最大作用的同时,还不会犯错。
这里的原则就是“易拿取”,宁可少挂,不要多挂。要是拿出来塞不回去,顾客可是会不高兴的,至于后果,你也猜到了。 衣杆陈列的数量清楚了,我们再来学学陈列的方式,别让顾客刚进店就吐槽,这家店“看着好乱”。 衣杆陈列的方式,虽然分为正挂和侧挂2种,但是使用最多的就是侧挂陈列。侧挂陈列是将衣服呈侧面挂在货架上的一种陈列形式,它属于IP范畴,我们在店里一般会使用到下面三种方法来做侧挂。 一、琴键法 又称间隔法,运用服装颜色的深—浅—深—浅间隔陈列,就像琴键一样有节奏感,让整体陈列面视觉效果分明,顾客的视觉感官也会很舒适, 二、渐变法 渐变就是将产品按照色彩的明度、纯度依次陈列开来,产品看起来色彩非常丰富,具有很强的秩序美感、和空间的延伸感,会不由自主的吸引人往前走。 三、重复法 将商品有规律地反复排列,具有统一、整齐、的美感。 像下面图里鞋子+包包组合而成的样子,我们叫形式,如果将这种形式进行重复,它就是形式重复法。▼ 在侧挂出样的时候、将色彩按照一定的色彩规律重复。 虽然色彩陈列做得很好,但是陈列量严重超标。▼ 这类的侧挂、给人系列感很强,特别适合设计感很强的产品展示。 讲了具体的陈列方法,还有几个侧挂的注意点说一说: 注意点1:控制侧挂的色彩数量 好的视觉效果、一定会有一个清晰的色彩印象。所以视觉印象不易多,一种色彩或者两种色彩即可,太多色视觉效果就混乱了。 控制色彩方法:
注意点2:控制侧挂的元素种类 同组侧挂中的元素、不宜超过三个、太多了就没有重点,就会给消费者增加消费成本,从而降低选购率。 注意点3:考虑联想功能 侧挂陈列不仅要注意色彩的组合和变化,还要让顾客不容易厌倦。 通常顾客会在浏览侧挂后选择试穿,所以在侧挂中要考虑到“联想”的功能,将关联产品适当陈列,既可以调节节奏,也可以起到连带销售的作用。 注意点4:考虑便利性 侧挂陈列按成套搭配的方式挂,内搭、外套、下装为一个组合,这样的好处就是能快速的便于找到合适搭配、不光有益于消费者挑选、同时更便于销售同事做联单。 换季的时候到了,越来越多的厚衣服开始上架,如果稍不注意,更容易给店铺带来陈列量超标的问题。看完今天的文章,赶紧用起来吧!! - End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