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庭琐事蒙太奇

 网络流行新词汇 2018-09-09

原创:古往今来


阅读提示:五口之家,一分为二,是亲情的割裂还是生活的无奈?四人挣钱,供养一个萌宝,为何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一对空巢老人正常的生活节奏被打乱,难道是因他的到来?“独二代”是普遍现象,还是“独”树一帜的个别现象?它揭示出一个怎样的社会问题?这些谜一样的答案或领悟,尽在《家庭琐事蒙太奇》。

 

 镜头一:送别

 

住宿楼下小院。

我和孩子他爸在轿车尾部,正把装有小人书和故事书的纸箱、装有玩具的纸箱和装有自制卡片的纸箱放进后备箱。孩子他爸说,卡片就不要带走,那些都是他认得的词语、成语和诗句。扔了吧?

 

 

  

 

我提着装卡片纸箱来到车头一侧,只见小宝正在观看MP4播放的《洗衣歌》视频。几秒种后小宝对妈妈说:妈妈,你看,这是奶奶3年多以前广场舞比赛的视频。”

小宝妈妈没有回答小宝却问小宝奶奶:“这两箱都是小宝的衣服裤子吗?”

对,一箱是现在不能穿的小号,一箱是可以穿的。

可以穿的带走,不能穿的拿去捐赠给贫困儿童。

你带回成都,生二胎用得上哇?

“现在就养这么一个都困难,哪有心思生二胎哟?”

我向小宝招招手让他过来。我抱起小宝:你要当一个乖宝宝,听爸爸妈妈和老师的话,要多读课外书,好好学习。

小宝点点头,亲吻我以后,又下去亲吻拥抱他奶奶,眼泪汪汪地久久不忍松手。

上车前,小宝把MP4还给奶奶。

挥别即将上车的一家三口,目送他们远去的车影,我把他们不肯收下的两箱东西提回家里。

老伴儿说:“他们走了,我该去菜市场买菜了。”

 

片段二:来自大都市的小客人

 

送别三口之家,我在客厅独自发呆。

1200多个日日夜夜的生活碎片里,几个印象深刻难以忘怀的片段像电影一样,被蒙太奇手法剪辑在一起-----

 

 

 

  

在乡村当了一辈子教书匠,56岁那年,在县城买了房成为城市居民。本想等到加入“退族”以后,体验一把“老玩童”演绎“城会玩”的感觉。谁知道退休不到10天,孙儿小宝的监护人就变成了我们两个老家伙。儿媳说,她生下小宝,养育了3年半,现在她要去上班挣钱还房贷,没有时间照顾孩子云云。

就这样,泱泱大中华,又多了一枚名不副实的退休老男孩。我们原来的生活节奏被打乱了。

有一天,在街上遇见遛狗的茶友。茶友说,这几年怎么没见你出来喝茶呢?退休了,应该好好休息才是啊!老夫苦笑,违心地点点头。茶友的话似乎在理,但“应该”归“应该”,生活却应了那句“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网络流行语。

作为“独二代”,小宝刚来我们家,就像小袋鼠跳出妈妈的育儿袋,很不习惯。我们两个老家伙开始尽量哄着、惯着这位小王子。好在现在通信已经进入“黑科技”时代,视频通话成为小王子跟母后沟通的常用工具。小宝在我们家就像地球,而我们就像月亮,一切的一,一的一切,都得围着他转。吃、喝、拉、撒、睡、玩和人身安全,处处都得小心翼翼伺候着,半点不敢马虎。

在家里,两个老家伙有大致的分工:老伴儿当家庭煮妇,每天洗衣、买菜、做饭、奏响锅碗瓢盆交响曲。老夫负责则幼儿园接送,教小王子识字、写字,做游戏以及户外活动。

 

      镜头三:  揪心之夜

 

2015年3月某日深夜。

小家伙突发高烧、昏迷不醒。我和老伴儿急忙开灯起床。

我抱着孩子,老伴儿拿上银行卡,打的去了医院。

挂号、缴费、办住院手续。测体温、大小便常规检查,验血、取药、输液。

 

  

 

 

特别是护士给孩子输液时,连续三次套不上血管,每一次拔掉针头又重新扎进去,都会鲜血直流。老夫见状,犹如扎在自己心上,终于忍无可忍,向护士发飙道:“你学艺不精还来这里混饭吃,小孩子就是你们的‘小白鼠’吗?”

护士长闻声过来连忙向我道歉,说这是刚来的实习生,并且当着实习生的面亲自做示范。

病房很安静,邻床一位小病友在宝妈的陪伴下,正在喝着牛奶。我掏出手机出了病房,拨通了小宝妈妈的电话······

次日早晨6点左右,小家伙体温恢复正常。9点左右,孩子妈妈来到医院看望,询问后抱怨说:咋个搞的嘛,才过20多天,又感冒了。

是啊,孩子小,抵抗力差,每次都是扁桃体发炎引起高烧。

住院期间,小宝妈妈陪着小宝,老夫排队取药,老伴儿去了菜市场。

7天后出院,银行卡余额少了8000多块!这对于我们老两口每月只有不足6000元退休金来说,确实有一种钱包被掏空的心痛感觉,但是,心痛归心痛,该花还得花。

唉!这两个80后的孩子,工资也不高。婚后,我们倾尽全部积蓄,为他们支付了10几万的首付款,他们每月得还2000多元的房贷和1000元的车贷。小宝的外公外婆在农村“修理地球”几十年,现在年龄大了,身体欠佳,也需要他们每月补贴一点,好在我俩有退休金,不但不让他们给我们钱,而且小宝在我们家的所有花销都由我们包干。谁让他们当上了可怜的房奴和车奴呢!

回成都前,小宝妈妈再三叮嘱:注意天气变化加减衣服,别让孩子感冒;买零食要看上面的保质期;叫他吃东西前要用洗手液消毒······尽管这些我们已经这样做到了,但面对儿媳不放心的唠叨,作为父母,作为“儿孙奴”,我们又能说什么呢?

 

 镜头四忙碌 的一天

2018年5月18日,老伴儿刚刚给小家伙把一大堆衣服洗完晒好。还没来得及吃早餐。

“奶奶,今天我要吃鱼汤馄饨!”正玩积木的小家伙说道。

“孙儿乖,奶奶这就去买!”

“吃完早饭去买吧?”我说。

“我已经习惯先买菜后吃早饭。”老伴儿说完拿了钱包、手机好,拉上购物车出门了。

在家里,老家伙伺候着小少爷吃披萨,喝牛奶,为他削苹果、剥香蕉。同时,还给他讲故事。

小少爷忽然说:“爷爷,我要去公园玩儿!”

“好好好,去去去。”我只得快速吃完早餐,把碗筷及桌上的果皮收拾干净。

走在大街上,老家伙牵着小家伙,小家伙拽着棒棒糖。

公园内,小家伙骑电动马、坐碰碰车、跳蹦蹦床,开心至极。

······

归途中,小家伙说走不动了,要“骑人头马”。老家伙便同意他骑在双肩上,并告诉他,你现在“高高在上”、“高人一等”,长大了可不能这样哦。说完,我让他把这两个成语各念五遍。

走着走着。小家伙说要吃西瓜。老家伙把小家伙放下来,为他买了一块。并让小贩把瓜切成小块装入塑料袋。

小家伙从袋子里拿出一块给老家伙:“爷爷,这块给你吃。”

小家伙吃完西瓜把瓜皮扔在大街上。为此,小家伙受到批评。老家伙要求他把西瓜皮捡起来放进垃圾桶。小家伙开始不干,老家伙当面给他讲了一通道理。小家伙终于照办。

老男孩正教小男孩认识卡片上“高高在上”和“高人一等”两个成语,老伴儿提着几个塑料袋回来,说是买了上好的瘦肉,两条鲫鱼,切好的排骨,新鲜蔬菜,水果,葱、姜、蒜等等,还有给小王子买的新衣、新鞋。

见奶奶回家,小宝迎上去:“奶奶,吃西瓜。”

奶奶笑嘻嘻的说:“孙儿乖,还是你吃吧。”

 

 

  

 

小宝说:“奶奶,我已经吃过了,这是给您留的。”

“先放一放,来,试试奶奶给你买的衣服和运动鞋。”

“嗯,衣服的大小、长短都合适,只是鞋子有点长。不过没关系,你这脚长的块,等到明年就合适了。”

“谢谢奶奶!”小家伙穿上新衣新鞋,蹦蹦跳跳读故事书去了。

老伴洗了一把热水脸后,坐下来吃早餐-----馒头+稀饭+泡菜。

老家伙拿来剪刀,把刚才给小家伙装鞋子的纸盒,成一对卡片。然后用毛笔在卡片上写字。

老伴吃完早餐,进厨房忙去了。

不一会,老家伙把小家伙叫到面前,认读卡片。

“小宝,刚才在公园玩的车呀、马呀,以及你吃过的糖、西瓜。这些名字呢,爷爷把他们都搬到卡片上了。你不是说,你在幼儿园已经学会全部的拼音。现在,你把这些卡片上的词语念给爷爷听,好不好。

好。这张是‘西瓜’,这张是‘棒棒糖’,这张是‘碰碰车’,这张是‘电动马’,这张是‘蹦蹦床’。”

······

忙了一上午,老伴儿把热腾腾的鲫鱼混沌汤和山药排骨汤端上来了。

老伴儿深怕热汤太烫,准备用勺子喂小家伙吃。

我说,咱们家小宝早就会自己会用勺子吃饭了,这是非常了不起的进步啊!没等老夫说完,被“戴高帽”的小家伙忽然说:“我自己吃!”

“那好,等一下凉一点再吃,好吗?”奶奶说。

······

午后,老伴儿轻轻地拍着小家伙午睡。

老夫把小家伙没有吃完的混沌以及汤汤水水统统承包吃下,然后刷洗锅、碗、勺、碟。

收拾完毕,老夫去网络上搜索《数鸭子》、《小苹果》等儿童歌曲备用。接下来展纸挥毫,用水彩笔画出几种水果图相加的图案,下面写上等式作为下午的数学课程。

······

 

            镜头五:亲情争夺战

 

   2018年8月19日,小宝父母双休回家。吃好喝好以后,儿媳告诉我们,他们打算把小宝的户口迁移到成都去上小学,这样可以培养孩子和父母之间的亲情,对孩子成长有利······

“小宝跟我们在一起,有他爷爷辅导,今后能考上重点中学。”小宝奶奶说。

······

老伴儿跟孩子父母唇枪舌剑 ,毫不让步。

“我不去成都,我要跟爷爷奶奶在一起。他们最疼我,给我买最好吃的,还给我买那么多衣服,那么多图书,那么多玩具,还给我零花钱,还陪我玩儿。哼,我的生日,还有爷奶奶的生日,你们送礼物了吗?打电话了吗?

“反了你!你必须跟我们走!”小宝妈妈生气了。

“就不!这里我有那么多同学,那么多好朋友,可好玩了。”小宝毫不示弱。

“小宝,听妈妈的话。去成都吧,成都是大城市,哪里学习环境比我们这个县城更好,同学、朋友会更多。再说了爸爸妈妈工作太忙,要加班加点挣钱还房贷和车贷,可能忘记打电话。你要理解和原谅爸爸妈妈,好吗?”为了他们一家团聚,我只好支持孩子父母。

“你们做父母的,平时电话少,跟孩子沟通少了一些少,这样吧,你们把孩子领到里屋去,好好沟通一下,言气尽量平和一些,你们看这样好不好?”为了孩子父母一个台阶下,也为了增进他们两代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我提了这个建议。

······

 

  

 

晚上,我和老伴儿久久难眠。

    “小宝这么乖,这么听话懂事,学习又这么优秀,幼儿园毕业就认得2800多字。你说他父母就这么忍心把孩子从我们身边夺走?我们咋办呢?”

没办法,孩子是她俩亲生的,我们只能尊重孩子父母的意见。不然,小宝长大会跟父母关系很僵的。你希望他们这样吗?这俩孩子,只顾加班挣钱还贷,冷落了孩子,淡化了亲情。不过还来得及弥补。

“只是小宝去了成都,我确实舍不得,他们不知道,小宝跟我们感情很深呢。他这一走,总觉得心里失去了什么,空落落的。”

“是啊。人要学会自我安慰,自我调整,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小宝在咱们家生活,咱们辛劳成啥样子了?  他去跟他父母团聚,我们不就解放了?再说了,我们每年可以节省一大笔开支。这笔钱用来改善生活、旅游,不是很好吗?人呐,还要学会自找快乐。以前呢,我们把孩子当成乐趣,再苦再累也无所谓,现在我们要重新去找快乐,找一种清闲的快乐。”

“那好,我三年多没有跳广场舞了,从明天开始,我要重返广场舞起来!至于你嘛,老茶友约起,早晚做做操、散散步噻。”

哈,这就对了嘛,你总算开脑洞了。睡吧!

 

           镜头六: 监护权移交以后

                          

次日中午,我吃茶回家,老伴儿为我穿上刚买来的花格子体恤衫,然后递过来一面镜子:“这三年多,手头紧,也没给你买新衣服。怎么样,好看吗?”

很少照镜子的我,看见自己波澜壮阔的容颜、头发半白老态龙钟的形象,心中不禁感叹人世沧桑,岁月无情啊!

面对老伴儿充满关爱的询问,我点点头:“嗯,不错,挺好的。哎,你呢,你不也一直穿旧衣服吗?”

“你别管,等会儿你就知道了。”

午餐,老伴儿做久违了的、我最爱吃的青椒干煸童子鸡,还特地买了一瓶啤酒。

“你戒酒3年半了。来,今天开戒,庆祝咱们获得解放,干!”

“干!”两杯相碰,发出清脆悦耳的响声。

“你等着,不许进来哈。”老伴儿说完进了卧室。

很快,一个身材略胖、身着旗袍的资深美女出现在我的面前:“当当当当-----,惊喜不惊喜?”

“哇塞!起码年轻了十岁耶!真是人靠衣服马靠鞍啊。”欣赏着老伴儿这身惊艳的打扮,我微笑颔首并竖起大拇指。虽然,岁月的雕刻刀在她的眼角无情地刻上了一组对称的鱼尾纹,但在我心里,她依然美丽,尤其配上是这身白底蓝花的旗袍。

老伴儿说着按下MP4播放键;一首熟悉的藏族经典老歌

伴随着一群跳广场舞的中国大妈视频,出现在MP4播放机的小屏幕上---

 

 

  

 

 “ 呃------,是谁帮咱们闹翻身呃,是谁帮咱们得解放呃······”

优美的旋律,在客厅里回荡。

老伴儿把茶几挪了挪,和着曲子的节奏翩翩起舞。我则双手打起了拍子······

我明白,这不仅仅是歌曲的节奏,也是一个曾经被小宝打乱,现在又“脉动”回来的正常生活节奏!(全文完)



 (特别说明:本文主要故事梗概基本真实,是我家的真实写照,只是细节上有虚构,有些细节在日期归属上有所调整。答应儿子儿媳要求不署名不配真实照片,故配图来自网络)

 

                          微信昵称:古往今来         

真实姓名:古良禄

联系电话:15008175528

                微信号:scmy552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