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阆中》 —— 游衍忘归

 会飞的鱼蓝月亮 2018-09-09



在那遥远的大唐王朝,在公元679年,滕王李元婴被他的侄子唐高宗李治贬到隆州(今阆中)做刺史。滕王一到阆中,就以“衙侵卑陋”为名,大修官殿高楼,称“苑”,又在阆中玉台山建玉台观和滕王亭。据史料记载,滕王在阆中五年,竟乐而忘归长安。


是的,那日夜东逝不息的嘉陵江,那望之蔚然连绵不绝的山峦给他以庇护,给他以享受。春有青草青青,桃红随风舞;夏有佳木秀,阴凉可避署;秋有天高云淡,插茱萸登高望远;冬有腊梅做风箱,忧愁随梅香散……


张晓东(摄)


据说,他是一个骄奢淫逸的王,横征暴敛的王,大兴土木的王。也有人认为他的那些行为都是他在皇位争夺漩涡中采取的韬晦之计。无论他的真实目的是什么,我都没有找到他的传。看来,他是一个不足以立传的人。


 王勃的滕王阁序一写成名,传遍天下。我们记住了“落霞与孤鹜起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秋タ之景,我们记住了“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历史事实,我们记住了“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豪情壮语,我们记住了“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的拳拳孝心。于是,我们记住了滕王。


何元伦(摄)


李元婴,作为唐朝开朝盛世的皇帝的儿子,当他登上自己下令修建的滕王阁时不知有怎样的感叹。作为一个男子汉,他没有为振兴家族王朝做出丝毫贡献。当然,也更不会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慨叹以及作为。他把自己的心,自己的身放逐于江湖之远。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行莫忘归”。游阆中滕王阁,我们乐而忘归不是因为怀念滕王,而是因为曾让滕王忘归的风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