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温柔一刀:外科医生告诉你…(内有福利)

 alayavijnana 2018-09-09

    钟尚志,香港著名外科医生。早年毕业于香港华仁书院,1980年学成于爱尔兰皇家外科学院。回港后进入广华医院外科,1984年加入刚成立的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并拓展内窥镜手术,令威尔斯亲王医院的内镜中心蜚声国际。三十九岁时晋升为外科教授,成为香港中文大学最年轻的讲座教授。1995年当选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院长,任内大力推进课程改革,深受学生爱戴。“非典”肆虐时,向媒体披露疫情已进入社区,为广大市民称颂。2004年辞去香港一切职务,只身远赴巴布亚新几内亚,出任当地医学院的外科教授。2007年回港,过着不食人间烟火的生活。

2012年,钟医生的《刀下留人——志在行医的日子》(the Kindest Cut)出版,书中,钟医生自述了行医三十载所经历的趣事、怪事和憾事,勾勒出手术刀下一幕幕或使人会心微笑、或令人喟然掩卷的人生故事,不仅可以帮助“有志于悬壶济世的年轻人”,也为想一窥“医生”这个神圣又神秘的职业的读者打开了一扇窗。图书出版后,深受大家喜爱,香港地区先后14印,重编后的简体版也一再重印。在繁忙的讲学、行医之余,钟教授又带来了他的第二本书《刀下晴空——志在行医的日子2》。依旧是幽默风趣娓娓道来的笔风,依旧有在爱尔兰学医、在香港、在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各地行医教学的经验和见闻、感悟与心得,依旧突破专业领域,有许多面向普通大众的常见病释义和医学领域的趣史轶闻。

今天小编摘录了钟教授《刀下晴空》一书的几篇小文,与大家分享。欢迎喜欢的朋友留言,我们会选出其中两位,寄上这本好看有好读的《刀下晴空》。



心有千千结

外科医生最基本的基本功,是打结。

一个大手术,动辄要用上几百个结。微丝血管出血,可用电凝止血,稍大的血管出血,要结扎后才切断。只要数百个结之中有一个松脱了,都可以引起大出血。

结扎血管最常用的结,是大家都熟悉的平结。外科医生必须学懂如何单手打结,最好是训练到左右手都能单独打结。手要轻,力度要恰到好处,在打结的过程中不能拉扯,以免撕裂血管,最后完成的结要四平八稳。在伤口表面的结容易打,若要在腹腔的深处打个保证不松脱的结,却要花一番苦功。

有志修读外科的实习医生,手边都有一卷线,一有空就不停地练习打结。打结可以用钳子,但没有手感,不及靠手指打结灵活和牢固。为了模拟在伤口的深处结扎,还要把线固定在小罐子内,锻炼用食指把结推到罐子里面。

手术时可用的线有多种。最不易松脱的是黑丝线。传统的猫肠线(Catgut,其实是用羊肠制成)可被人体吸收,但较易引起发炎。近年有林林总总的合成物料所造的线,强度和抗炎能力都比天然的物料优胜。

结打好后,剪线头的工作是助手的责任;线头留多长也要讲究。若伤口要拆线的,线头要留长些,该是两针之间的距离稍短一些。至于留在人体里的线头越短越好,事关留在体内的异物越多,发炎的机会越高。但线头剪得太短,结会容易松脱。

初入行时,上台替师兄们剪线头,总是战战兢兢,恐怕笨手笨脚会扯断缝线,或一不小心剪掉了刚打好的结。还记得当年为大师兄剪线,耳边不停的是“太长”“太短”“太长”的批评,最后终于鼓起勇气细声问:“多长是最合适?”大师兄头也不抬,说:“1.2毫米就差不多了!”

 

问病

“问病”是临床诊断的关键。医生要详细了解病状,仔细琢磨每个症状的发生和变化,因什么而起,有什么能舒缓,等等。有经验的医生单凭分析病情已能为十之八九的病人做出准确的诊断。检查、验血、X光、扫描等等都只是用作证实临床诊断的手段而已。

以急性腹痛为例,阑尾炎初期的症状是一阵一阵的腹部绞痛,数小时后转移到右下腹。胆结石引起的腹痛往往在吃肥腻食物后发作,痛楚逐渐加剧,数小时后始得舒缓。胃穿孔的病人或有溃疡病史,穿孔时剧烈腹痛突然来袭,漏入腹腔的胃酸和食物马上引起腹膜炎。

“问病”的要诀不在“问”,而在“听”。医生得耐心聆听,让病人描述病情的发展,切忌打断病人的话。病因的线索往往就在病人口中吐出。病人鲜有能扼要地说出病情。在繁忙的门诊部或急症室,遇上啰啰唆唆、说话总是在“游花园”(兜兜转转)的病人,是对医生的考验。但若未完全掌握整件事的来龙去脉就妄下判断,容易弄出“大头佛”(意指捅个大娄子,闯大祸)。

多年前有病人因在厕所跌倒入院。急症室医生见到病人额上淌血的伤口,匆匆缝了针就把病人送上脑外科病房,至病人在病房吐出一大盘鲜血才真相大白。原来病人有胃出血病史,如厕时发觉在排黑便,吃了一惊。失血、排便时憋了一下气、蹲下站起,加上受惊,令血压忽然下降,使他昏了过去。头是碰在洗手盘上弄穿的。

 

胃痛

    

    

    最常见的病,最令医生束手无策。

到肠胃科或消化外科求诊的,以腹痛的病人最多。溃疡、胆石、肿瘤及其他林林总总、数之不尽的病皆可以引起腹痛,可是,总有超过一半的病人找不到病因。他们感到腹部不舒服,还有腹胀、作闷、食欲不振、打嗝等症状,可是身体检查、验血都正常。内镜之下,食道、胃和十二指肠的黏膜也是正常,没有发炎、溃疡或肿瘤。超声或电脑扫描也看不到胆囊有结石或其他器官有肿瘤。

“坏鬼书生多别字”,不明原因的病也有很多名字。“胃抽筋”也许能贴切形容患者的感受,但没有客观证据证实胃的肌肉痉挛。而“消化不良”是个笼统的名称,但那些病人消化食物的过程没有问题,而他们也没有营养不良。在用X光及钡餐照胃的年代,医生发现有些病人站起来时,胃可以降到近盘骨。胃的位置和胃痛没有关系,“胃下垂”这名字也随着年代湮灭了。也许最合适的

名字是“肠易激症候群”(IrritableBowelSyndrome),因为最合理的解释是那些病人的胃肠较敏感,而病人的中枢神经把胃肠较混乱的信号误认作痛楚。其实,胃痛和心情极有关系:精神紧张、有压力、不开心时特别容易发作。

有些人老是担心患了绝症,只要医生能说服他们,让他们相信肚子内没有祸患,症状就能舒缓。有些人吃了某些食物就会胃痛,知道了就可避免。中和胃酸的药物、制酸剂、促进肠蠕动的药物、吸气剂如活性炭也有一定的疗效。

但最重要的,还是保持心境开朗,别整天留意和担心胃肠发出的信号。

 

他山之石

在都柏林念书的时候,师长曾以五个“F”来形容有胆结石的病人——Fair-Fat-Fertile-Female of Forty,即皮肤白皙、肥胖、子女众多的四十岁女人。她们的胆石成分以胆固醇为主,呈珍珠白,在胆囊里生成。平日石头养在胆囊里相安无事,当吃了肥腻食物后,胆囊收缩,石头卡在胆囊的出口,便会引起上腹剧痛。

回港在广华医院培训的时候,遇上另一种在爱尔兰没见过的胆石。那些石头在胆管内生成,主要的成分是胆红素,软软的像泥巴一样,石内含有大量细菌。石头把胆管堵塞了,会引起右上腹痛;胆汁不能流入肠道,则形成黄疸;加上细菌感染,病人会发高烧,加起来叫夏科氏三联征(Charcot’s triad),是胆管炎的典型症状。

胆管炎病发的来势,远比胆囊结石凶险。若胆管的阻塞得不到舒缓,胆道内的压力增加,感染了细菌的胆汁倒流入血,立即引起血中毒。此时病人除了夏科氏三联征之外,另加上血压降低(休克)及神志不清两项,成为雷诺(Reynold)氏五联征,性命悬于一线。

在20世纪80年代初,引起东方型胆管炎(Oriental Cholangitis)的原发性胆管结石曾令初出茅庐的我手足无措。三十多年过去了,随着生活习惯的改变,现在香港胆石的成分已和西方国家看齐。泥状的原发胆管结石远不如当年普遍,只是在年近古稀的病人或新移民中偶有发现。

盲肠炎

大家都挂在嘴边的盲肠炎,其实不是盲肠发炎,而是阑尾炎。

处于腹部右下方的盲肠是大肠的第一段,铅笔般粗、与小手指一样长度的阑尾像条小虫,附在盲肠的右侧。在外科手术未普及的年代,医学界未能弄清盲肠周围发炎(Perityphilitis)的真正原因,直到19世纪末,才明白阑尾才是罪魁祸首。

阑尾炎的成因是阑尾出现了梗塞,成因包括淋巴组织因病毒感染而增生、以往发炎后结疤而变窄、粪便结石等。梗塞的阑尾引发细菌感染,脓液潴留在阑尾腔内,肿胀成一只白灼虾的模样,不治理的话,阑尾会因坏死而穿孔。运气较好的病人,腹内的大网膜把发炎的阑尾、盲肠和脓液包起来,形成脓肿。如果大网膜未能发挥作用,脓液流入腹腔,引起广泛性腹膜炎,性命堪忧。大网膜在幼儿时期未完全发育,在老年时会退化,所以阑尾炎的死亡率在婴孩和老人中都较高。

阑尾炎初发时,炎症局限在阑尾内,痛楚的信号经内脏的神经传到大脑。此时患者感到腹部中央绞痛,症状和肠胃炎十分相似。数小时或十数小时后,炎症蔓延到腹膜,触动了腹膜的痛觉神经,疼痛才转移到右下腹。此时,用手轻轻按一下右下腹都会引起痛楚,患者的肌肉会自然而然地绷紧防护。如果整个肚子都硬邦邦,就是广泛性腹膜炎的症状。不可不知的,是这情况只会持续一段短时间,晚期腹膜炎引起肠麻痹和腹胀,腹部肌肉不再收缩绷紧,此时患者生命只悬一线。

小孩子吃饱饭后蹦蹦跳会引起阑尾炎,这只是家长希望活跃的小朋友安静下来时说的谎话。

 

奶粉

巴布亚新几内亚被称为“最后的蛮荒”,有一件事却是比我们进步——在巴布亚新几内亚,绝大部分的婴儿都吃人奶。若有特别原因母亲不能哺乳而要喂奶粉,法律规定奶瓶须由医生处方才能购买。

事缘当年无良的奶粉商人,把奶粉免费赠送给刚分娩的妈妈试用。婴孩用奶瓶吃奶,不再哺乳,过几天妈妈的奶水就收干,以后就要出钱买奶粉。当地卫生条件差,难以保证冲奶粉用的水和奶瓶等器皿的清洁,吃奶粉的婴孩极易染上肠胃炎。妈妈收奶后没钱买奶粉,弄至婴儿营养不良甚至死亡的案例也屡见不鲜。当地医学院的儿科教授见到这样,遂四方奔走,推动国会立法,救回不少儿童的生命。

母乳是婴儿最天然的食物,含有婴儿所需的所有养分,分量、成分都完全是为初生儿度身定做。母乳更带有妈妈身上的抗体,可增强孩子对疾病的抵抗力。吃母乳长大的孩子,日后患上肥胖、糖尿、哮喘和敏感的机会较低。妈妈亲自哺乳,和小宝宝的关系会更密切。哺乳的妈妈,产后身体复元会较快,以后患上乳癌和卵巢癌的风险也较低。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婴儿该吃人奶起码六个月。很可惜,喂人奶在香港并不是主流。想坚持哺乳的妈妈,实在要有很大的决心和愿意做出一些牺牲。在职的妈妈,要喂母乳更是难上加难。中国可不像北欧国家,有法律保障在职妈妈哺乳的权利呢!

初生婴儿适应能力较低,奶粉成分改变、分量太多或太少,都可以影响小宝宝的健康,无良奸商在奶粉中加入的有害化学物,就更不用说了。

寄语不想让小宝宝输在起跑线上的父母,不要妄信宝宝吃了某某牌子的奶粉就会便便畅通、升读名校的广告。要孩子身心都健康地成长,母乳是最佳的选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