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导读 TMIP训练营第七讲 全息理论治疗胃痛 主要内容: 治疗胃痛的两个特效穴——孔最穴、胃痛穴 孔 最 穴 孔最穴,在上肢前臂,在肺经线路上,腕横纹上七寸,或肘横纹下五寸。简便取穴方法:腕横纹和肘横纹连线的中点偏上一横指。 孔最穴是肺经的郄穴,「孔」是空隙的意思,「最」是多的意思。连起来通俗点讲,就是窟窿眼最多的地方。 肺为金属燥,肺是个很干燥的脏器,在地理方位上相当于甘肃、新疆地区。沙漠地区是孔隙最多的,往沙子里倒一桶水,很快就渗下去了,所以沙地是透水性很强、保水性很差的地方。 孔最穴也有这个性质,孔最穴的作用就是尺泽穴流来的经水大部由本穴渗漏到脾土之中。 郄穴是特定穴的其中一种,「郄」也是空隙的意思,每一条经络都有一个郄穴,是这条经的气血、经水聚集的地方,对各自的脏腑有急救的作用。 孔最这个穴擅长治肺腑的急重病和相关血症,具有肃降肺气、清泻肺热、凉血止血的功用。还可治疗因肺部有热,热邪壅肺,邪热闭阻汗孔,汗孔不通而导致的发热、无汗、头痛的病证。 主治病症有咳嗽、气喘、咯血、胸痛、咽喉肿痛、失音、热病无汗、头痛、痔疮等,这个穴位对肺部的热证、实证都有非常好的疗效。据说这个穴位对戒烟也有很好的效果。 孔最穴还可以补肾水,对一些腰痛、腿疼的病人也有很好的疗效。 胃 痛 穴 胃痛穴,位于心包经线路上,在肘横纹偏下二横指处,就是曲泽穴往手指方向下两横指处。 胃痛穴可以治疗急性胃痛、慢性胃部不适、心脏病证等。 胃痛穴是根据全息理论发现的穴位,在传统的349个穴位中是没有的(200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腧穴名称与定位》认定经穴总数为362个)。因为这个穴位是胃的反射区,对胃病有很好的疗效,所以给它取名胃痛穴。 这个穴对大部分上热下寒的病证都有很好的疗效,可以治疗右手寸关脉大、尺脉小的头晕、胃痛、腰痛等病证。 右手寸关脉大、尺脉小代表了什么?这个脉象表示胃中有寒把火顶到了上焦,从而导致火不归元,下焦虚寒。 头晕的表现是火郁在头上,胃痛的表现在胃部,腰痛是因为火郁在上不能下潜于下焦,导致腰部无阳热的温煦,从而引起腰痛。 因此这类病证的治法都一样,这也是我们常听说的「异病同治」。 那么为什么全是右手脉呢?这涉及到一个基本理论——左升右降。这个理论是清代名医黄元御提出来的。 左升右降就是人的生理是左半个身子主血,右半个身子主气,左半个身子主升,右半个身子主降。所以人的血是从左面升上去,气是从右面降下来。 在脏腑上,左脉以五脏为主,右脉以六腑为主,左面主要是肝脾肾三脏,它们升发时的顺序是脾升--肝升--肾升;右面主要是胆胃二腑和肺脏,它们的肃降顺序是胃降--胆降--肺降。 脾是第一个升的,胃是第一个降的。所以脏腑的升降都是以脾胃为中轴,就像自行车的轮子一样,中轴转了,外面的轮子才转,如果中轴锈死了,轮子也就不转了。 左面以脾升为主,右面以胃降为主。所以头晕、胃痛、腰痛等病证右降不好,显示出右手寸关脉大、尺脉小。 胃痛穴,如果不懂用针或没有针的时候,怎么用呢?可以替换成一个简单的方法——拍痧。 前几天和一帮朋友去旅游,爬了好几座高山,有一位女士,平时身体就不太好,爬完山,在中午吃饭时,又吃了很多,一下子就顶住了。 胃痛、胃胀、恶心、头晕,难受得不得了,当时没有针,所以就在她的胃痛穴上拍,一直拍红了,痧都出来了,她就感觉胃舒服了。 她为什么会胃痛、胃胀呢?因为人在大量运动以后,会消耗大量的阳气,这时候体内虚弱,阳气不足,如果再吃上大量的食物,体内没有足够的阳气去消化,所以就导致胃痛了。这与身体的特殊机能——保护排斥反应有关。 凡是进入人体内的东西,如果吸收不了就把它排出去,如果排不出去,就会出现病理性的反应。 所以大量运动后不要吃太多的食物,尤其是寒凉的食物,寒凉食物的消化需要更多的热量。 胃痛穴对心脏的急救也有很大的作用,网上有教人拍左上肢的肘窝处进行心脏急救,他们为什么建议拍左手的肘窝呢? 是因为心脏在左边,把肘窝拍红拍出痧后,会使营卫得到沟通,营中郁热、瘀血可以通过卫气散发于外,从而达到心脏急救的目的。 从全息理论来说,心气从右降下去,右降的顺序是胃降--胆降--肺降--心降。心火降了,心中的瘀堵才能得到疏通,所以左右手的肘窝同时拍效果会更好,胃痛穴正好在右收肘窝附近。 案 例 分 享 给大家分享一个腰椎间盘突出的病案。 那是4、5年前的事,一天下午我在单位坐诊,突然一个朋友打电话来说,有个腰痛的病人让我看看,说病人疼的很厉害。 看了CT片,确实腰椎突出很大,已经联系好了后天的手术。因为今天疼得不行,先来缓解一下。 我号了一下她的脉,左手脉的尺脉又细又涩,明显是肾阴不足,我问她病史,她说疼了一周了,医院大夫让她输地塞米松和甘露醇。她输了5天越来越疼。 甘露醇可以脱水,使细胞内的水份脱失,达到消肿的目的,从而使神经根的压迫减轻,地塞米松可以消炎。按现代医学理论,效果应该是很好的。但是为什么越来越痛呢? 我觉得她的腰痛是肾阴虚造成的,阴虚火旺,火旺则肿胀,而造成压迫,不通则痛。如果肾水足了,水能克火,自然肿胀就轻了。她输液越来越重的原因是甘露醇把水份都脱失了,阴虚火旺更重了。 所以治疗上我选择在患者右手的孔最穴和胃痛穴扎针,为什么扎这两针呢?因为金生水。 肺为金,肾为水,在中医理论里,肺就像天一样,肾就像地下的水一样,天上如果不下雨,地下自然也没水。扎孔最就是使天变清凉,使雨水下降,扎胃痛穴就是使土松开,使水渗透下去。 扎完这两针后,再一号脉,左手尺脉不涩了,圆润了,这时候我鼓励病人站起来走走看,果然,病人感觉腰不痛了,再继续扎了40分钟以后,病人能自己走路回家了。 后来这位病人扎了一周的针后完全不疼了,也没有再做手术。 从多年临床经验来看,这两个穴位对于上焦有火、中焦有寒的病证非常好用。 答 疑 解 惑 1.拍痧一般拍多长时间? 如果是急性胃部不适,可以拍红,有些人可能拍出痧来,很多黑点,这个效果最好;有些人拍不出来,所以只要拍红了、胃觉得舒服就可以。 2.可以每天拍痧吗? 如果有长期胃部不适,慢性胃炎等可以每天拍一次,拍红了就可以。 3.拍痧有合适的时间吗? 上午比较适宜;晚上九点之前结束。晚上九点之后就应该休息了。 4.老人心脏病能拍痧吗? 可以拍痧,右手一起拍,心脏病病人要拍得轻一点,不要太使劲,每天都可以拍一拍。 5.胃痛穴扎几分深,留针多久? 一般用一寸针,留针15~20分钟,体质强壮者可以留针40分钟。 6.在胃痛穴刮痧有同样效果吗? 胃痛穴日常选用针刺的方法。如果不会针刺,拍痧的效果会更好,刮痧也可以试一试。 7.孔最穴、胃痛穴可以做保健穴吗? 可以作为保健穴。因为肾是一身之根本,肾水足了,全身的能量才会足。肾水从肺来,长期拍打肺经,肾水会足。长期拍打胃痛穴,脾胃会很好。 8.腰间盘突出平时如何通过穴位调理? 可选用后溪穴。可以针刺,也可以按揉。下周六,可以学习傅弘老师导引按跷的方法来疏通此穴,导引按跷治疗腰椎问题效果是非常好的。 9.压前胸、肺部会觉得有点疼,后背部与胃相应大概相应位置前弯后抻会觉得紧疼,敲打痛处会打嗝,打嗝有一年每次都有白粘痰,早起喝完热水也会打嗝,吃了两次中药没有明显感觉,平时畏冷怕寒,请问应当如何调理? 拍打胃痛穴效果会很好。这个问题主要是脾虚脾寒造成的,可以选用厚朴七物汤,里面放多一点大枣,十粒左右,再加入一点干姜、半夏,效果会很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