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征路(34).灵渠

 梦想童年594 2018-09-09
  灵渠古称秦凿渠、陡河兴安运河,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境内,公元前214年凿成通航。灵渠流向由东向西,将兴安县东面的海洋河和西面的大溶江相连,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有着“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的美誉,是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

长征路(34).灵渠
长征路(34).灵渠

长征路(34).灵渠
长征路(34).灵渠                                    以蒋夫人命名的“美龄桥”

长征路(34).灵渠
 四贤祠内有对灵渠有过贡献的秦监御史禄、汉伏波将军马援、唐桂管观察使李渤、桂州刺史鱼孟威半身塑像。四贤祠建于何时,史说不一。乾隆《兴安县志》记载:“元至正乙末廉访副使乜儿吉尼建”,道光《兴安县志》也记载为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廉访副使乜儿吉尼建。但元代人黄裳在《灵济庙记》中称,乜儿吉尼建祠之时,原来已有四贤祠、只因原祠“庙貌简陋,不称神栖”,乜儿吉尼“撤敝为新,易卑以崇”,加以改建而已。

长征路(34).灵渠                             飞来石

长征路(34).灵渠
长征路(34).灵渠
长征路(34).灵渠
长征路(34).灵渠
长征路(34).灵渠     在四贤祠西约半里的灵渠北岸边,有一座突出堤上的天然岩石,略成方形,上平如砥,高约4米,周约20米,上有四季桂一株,有石级可以攀登而上。石壁各方,前人题咏石刻很多。传说此石是四川峨嵋山飞来的仙石,修渠时这里有猪婆精作怪,渠堤白天修好,夜晚猪婆精拱倒,使修渠误工,领工被杀,民夫受累,飞鹤大仙便将座下蒲团石飞来镇住猪婆精,渠堤始成。

长征路(34).灵渠                         李济深题“秦堤”

长征路(34).灵渠
长征路(34).灵渠
长征路(34).灵渠                        水天平
 泄水天平是指建在灵渠上的溢洪坝,它具有排泄洪水,保持灵渠正常水位的作用,故也称天平。其构筑方法,基本与大小天平相同。灵渠建有泄水天平三处,其中南渠二处,北渠一处。

长征路(34).灵渠

  泄水天平建在距南渠进水口(南陡)一公里处的秦堤上。长42米,宽17.8米。上用大石连锁,斜坡砌鱼鳞石,建筑方法与大小天平相同。这道天平可保持南渠水深1.5米左右,多余的水,即自动由此泄回湘江。


长征路(34).灵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