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花椒良种简介

 宿龙老虎 2018-09-09

花椒良种简介

花椒良种简介

一、传统品种

1、大红枹:别名凤椒、秦椒。树体较高大,树高2~3米,树形紧凑,长势强,叶色深绿肥厚,茎干灰褐色,刺大而稀,常退化,小枝硬,直立深棕色,节间较长。果穗大,每穗有单果30~60粒,多者可达百粒以上。果实近于无柄,处暑后成熟,熟后深红色,晾晒干后色不变,4~4.5千克鲜椒可晒干椒1千克。陕西韩城市的西庄、盘龙出椒率达23.7%~27.3%。据椒农经验,立秋采收,2千克毛干椒中有0.8千克纯椒,1.2千克种子;处暑后采收,2千克毛干椒中有1.1千克纯椒,0.9千克种子。大红袍花椒丰产性强,喜肥抗旱,但不耐水湿不耐寒。

2、小红枹: 树体较矮小,分枝角度较大,树姿开张,树势中庸。新梢绿色,阳面带红色,皮刺小而稀,叶小而薄。果实较小,红色,8月成熟,香味浓,品质优,制干率较高,约3.5kg鲜椒晒制1kg干椒皮。该品种抗旱力较差,采收期较短。

3、大花椒:又称油椒。树势强健,树高2-5m,新梢绿色,刺大而稀,叶片较宽大,卵形,叶色较大红袍浅,叶面光滑。果实较大,果皮厚,9月中旬左右成熟,果熟后红色,干后酱红色,香麻味佳,品质上等。3.5-4.0kg鲜椒晒制1kg干椒皮。大红椒丰产、稳产性强,喜肥耐湿,抗逆胜强

4、豆椒:又称白椒。树高2.5-3.0m,分枝角度大,树姿开张。新梢绿白色,皮刺基部及顶端扁平,叶片较大,长卵圆形。果实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成熟,果实成熟前由绿色变为绿白色,果实颗粒大,果柄较长,果皮厚,成熟后淡红色,干后暗红色,品质中等。一般4~6千克鲜果可晒制1千克干椒皮。豆椒抗性强,产量高,

5、竹叶花椒:简称竹叶椒。半常绿灌木,高1~1.5米,枝具基部扁平、尖端略弯曲的皮刺。小叶3~9片,披针形至卵状长圆形,边缘疏浅齿或近全缘。花序腋生。蓇葖果粒小,表面疣状点明显,成熟后红色至紫红色,花期4~6月份,果期7~9月份。

二、新选育良种

1、狮子头 2005年由陕西省林业技术推广总站与韩城市花椒研究所从大红袍种群中选育成功。

树势强健、紧凑,新生枝条粗壮,节间梢短,1年生枝紫绿色,多年生灰褐色。奇数羽状复叶,小叶7~13片,叶片肥厚,纯尖园形,叶缘上翘,老叶呈凹形果梗粗短,果穗紧凑,平均每穗结实50~80粒。果实直径6~6.5毫米,鲜果黄红色,干制后大红色,平均千粒重90克左右,干制3.6~3.8︰1。

物候期明显滞后,发芽、展叶、显蕾、初花、盛花、果实着色均较一般大红袍推迟10天左右,而成熟期较大红袍晚20~30天。在同等立地条件下,较一般大红袍增产27.5%左右。品质优,可达国家特级花椒等级标准。

来源 西北绿化 农业种植宝典转载本文仅供分享学习,帮助更多果农为目的,若转载文章作者有认为不妥之处,请联系小编删除,谢谢!

2、无刺椒:2005年由陕西省林业技术推广总站与韩城市花椒研究所从大红袍种群中选育成功。树势中庸,枝条较软,结果枝易下垂,新生枝灰褐色,多年生浅灰褐色,皮刺随树龄增长逐年减少,盛果期全树基本无刺,奇数羽状复叶,小叶7~11片,叶色深绿,叶面较平整,呈卵状矩园形。果柄较长,果穗较松散,每果穗结实50~100粒,最多可达150粒,果粒中等大,直径5.5~6.0毫米,鲜果浓红色,干制后大红色,鲜果千粒重85克左右,梅花椒比例较大。干制比为4︰1。物候期与大红袍一致。同等立地条件下,较一般大红袍增产25%左右。品质优,可达国家特级花椒等级标准。

3、南强1号 :2005年由陕西省林业技术推广总站与韩城市花椒研究所从大红袍种群中选育成功。

树型紧凑,枝条粗壮,尖削度梢大,新生枝条棕褐色,多年生灰褐色,奇数羽状复叶,小叶9~13片,叶色深绿,卵状长园形,腺点明显。

果柄较长,果穗较松散,平均每穗结实50~80粒,最多可达120粒,果粒中等大,鲜果浓红色,干制后深红色,直径5.0~6.5毫米,鲜果千粒重80~90克。果实成熟较大红袍晚5~10天。

同等立地条件下,较一般大红袍增产12.5%左右。品质优,可达国家特级花椒等级标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