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间传说:人不如狐

 棋石乐 2018-09-09

清朝初年,1650年左右,清朝和南明、李自成的战争还在进行着,因此沿海带特别混乱,海盗也很猖獗,清朝篆刻名人法嘉荪祖母的娘家,有位侄子孙某怕万贯家财毁于一旦,就把家搬到了江苏金坛。

某天,一个姓胡的老人,带了几十位子孙奴仆,还有一些贵重的行李,经过孙某的家门。老人自称是山西人,说经受了明朝末年清朝初年的战乱,家里残破不堪,只得向南走来。眼下实在是走不动了,希望能借孙某家的空房暂住下。

孙某看老从的言谈举止也非常人,和以往的人肯定不一样,便让下人腾出一处空房,让他们住了进去。

孙某因为比较有钱,一天到晚也啥事好干,他觉得这位胡姓老人应该挺有学问的,但前去和他交谈。孙某看老人的书房里有很多的书籍,读的书都是《道德经》、《黄帝内经》之类的经典读物,出口成章的又都是《朱子语录》中的的话。

民间传说:人不如狐清朝蒲松龄著《聊斋志异》剧照

住了一段时间,孙某更是发现老人对子孙和奴仆管教得十分严格,平时也不怎样笑,表情十分严肃。

孙某对胡姓一家人感觉很好,但他的家人却很奇怪,老认为这家人是一群狐仙变的,背地里称老人为狐道学(学习宋朝儒家周敦颐、程颢等学问的人)。

孙某有位小婢女长得十分漂亮,某天,她与老人的一位小孙子在小巷中相遇,哪知小孙子却一把把她抱住,想要戏弄她。小婢女誓死不从,终于挣扎着逃了回去,把此事告诉了老人,老人安慰她说,你千万别生气,我一定好好教训他,让他知道错了。

第二天孙某又照例前去拜访老人,但却发现房门紧闭,直到中午时分还是这样。孙某派人前去敲门,也没有任何动静。

孙某无奈只得让人翻墙进去,结果屋内再也没一个人,只见书房的书桌上放着三十两白银,旁边还有一纸书信,上面写着“租资“两字。接着找了会,又在台阶的下面发现了一只被掐死的小狐狸。

法嘉荪感慨的说,这位老人才是真正做学问的人,欲正别人,必先正己,为了惩戒行为不轨的孙子,他把孙子处死以正家风。清朝不少当大官的,嘴上大谈程朱李学,一派学问等身的模样,但背地里却干着偷鸡摸狗,贪桩枉法的事情。这些人和狐仙变起来,真是差得太远了!

的确,有的时候人不如狐,远远不如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