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齐秦争霸—天才战略家的选择

 潇潇雨ekg9m5f4 2018-09-09

张仪生平第一次出现在历史记载中的事迹是他来到楚国求职,然后。被楚国贵族殴打一顿赶了出来。他没有先去齐国,也没有先去秦国,而是最先去了楚国,这个顺序值得注意。如果把群雄混战视为一场争霸天下的棋局,那么强国是操纵弱国的棋手,而弱国是被人操纵的棋子。作为一个战略家,张仪当然是希望做棋手,做棋手才有充分发挥战略才能的空间,所以他的求职对象应该是优先选择强国,越强越好。但他没有去公认最强大的齐国,这说明什么呢?这说明他认同齐威王的战略,他认为自己已经不可能制定一个更完美的战略,对齐国做不出什么特别贡献,所以他不去齐国。

而在齐国之外,他认为仅此于齐国的当世第二强国是楚国,楚国的传统战略是做一个外部平衡手,抑强扶弱,在北方各国之间保持势力平衡。这是一个合理的战略,但却只是一个维持现状的战略,并不是一个能让楚国发展和强大起来的战略,张仪认为自己可以提供一个更好的战略,让楚国崛起,击败齐国,然后成为最强国,在楚国自己有机会发挥才能,所以他选择来到楚国。张仪认同齐威王的战略,还有他认为楚国是齐国之外的主要强国,这两件事都说明,他把秦国给遗忘了。

齐威王和张仪都是思维周密,算无遗策的战略家,如果说他们都不约而同的忘掉了秦国,那在六国当中就没人能记住秦国。《史记·秦本纪》中说,“秦僻在雍州,不与中国诸侯之会盟,夷翟遇之。”各国都在有意无意地忽视秦国,在史记中这句话指的是秦孝公刚即位时候的情况,可是经过秦孝公的统治和商鞅变法,这种情况并没有得到改观,甚至更严重了。这是因为商鞅和秦孝公主要是在秦国内部变法强国,而对外实在没有多大的战略战役行动。

张仪被楚国赶出来之后,楚国不知道它错过了一个崛起的大好机会。张仪接着度过的是一段茫然的日子,现在还能到哪里去找一个可以让他当棋手的地方呢?正好这时秦国攻占河西的消息传来,张仪突然意识到他以前犯了个大错,居然把一整个国家给漏算了,对于战略家来说,这是不可原谅的失误。别人可能认为秦国是趁魏国抽不出手来捡了个便宜,习惯于对各国实力进行严密分析的张仪不会,齐威王也不会,这个世界上没有那么多的便宜可以捡,秦国已经悄悄地完成了由内到外质的变化,二缺一直没有什么大的动作,直到公孙衍指挥收复河西。

面对已经在河西经营防线这么久的防御名将龙贾,秦国却按部就班的把他消灭掉,张仪因此得出结论,这个秦国有一定实力,至少是中等,而且往上还有未知数,即使它只有中等实力,比起以前所评估的不堪一击,可以忽略,已经是一个巨大飞跃了。而现在离商鞅倒台也不过几年时间而已,这种事情怎么可能发生呢?秦国引起了张仪的极大好奇。

只有一个解释比较靠谱,秦国确实变强了,只是以前领导者没有把它发挥出来。现在的领导者准备开始争霸天下,所以在这么短时间内秦国的表现才会出现一个本质变化。它的领导者行吗?确实行。他聪明,选择了一个适当时机发起进攻,既比较省力又不引人注目。他有识别和甄选出真正人才的眼光,在攻占河西的过程中,公孙衍证明了他的能力。他愿意破格提拔人才,包括来自外国的人才,对张仪来说,这一点非常重要,在楚国的经历让他明白了,并不是你有本事就一定可以求到理想的职位,别人愿不愿意用你是个大问题。于是他想,既然没有其他地方可去,为什么不去这个秦国试试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