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定公四年

 解决人生问题 2018-09-10

定公四年

 

【原文】四年春三月,刘文公合诸侯于召陵,谋伐楚也。

晋荀寅求货于蔡侯,弗得。言于范献子曰:“国家方危,诸侯方贰,将以袭敌,不亦难乎!水潦方降,疾疟方起,中山不服,弃盟取怨,无损于楚,而失中山,不如辞蔡侯。吾自方城以来,楚未可以得志,只取勤焉。”乃辞蔡侯。

晋人假1羽旄于郑,郑人与之。明日,或旆2以会。晋于是乎失诸侯。将会,卫子行敬子言于灵公曰:“会同难,啧有烦言,莫之治也,其使祝佗从。”公曰:“善。”乃使子鱼。子鱼辞,曰:“臣展四体,以率旧职,犹惧不给而烦刑书,若又共二,徼3大罪也。且夫祝4,社稷之常隶5也,社稷不动,祝不出竟6,官之制也。君以军行,祓7社衅8鼓,祝奉以从,于是乎出竟。若嘉好之事,君行师从,卿行旅从,臣无事焉。”公曰:“行也。”

及皋鼬,将长蔡于卫。卫侯使祝佗私于苌弘曰:“闻诸道路,不知信否?若闻蔡将先卫,信乎?”苌弘曰:“信。蔡叔,康叔之兄也,先卫,不亦可乎?”

子鱼曰:“以先王观之,则尚910也。昔武王克商,成王定之,选建明德,以蕃屏周,故周公相王室,以尹11天下,于周为睦。分鲁公以大路12、大旆,夏后氏之璜,封父之繁弱13,殷民六族,条氏、徐氏、萧氏、索氏、长勺氏、尾勺氏,使帅其宗氏,辑14其分族,将其丑15类,以法则周公,用即命于周。是使之职事于鲁,以昭周公之明德。分之土田陪1617,祝、宗、卜、史,备物、典策,官司、彝18器。因19商奄之民,命以《伯禽》,而封于少皞之虚20。分康叔以大路、少帛、綪2122、旃23旌、大吕24,殷民七族,陶氏、施氏、繁氏、錡氏、樊氏、饥氏、终葵氏,封畛25土略26,自武父以南,及圃田之北竟,取于有阎之土,以共王职。取于相土之东都,以会王之东蒐27。聃季授土,陶叔授民,命以《康诰》,而封于殷虚,皆启以商政,疆以周索。分唐叔以大路、密须之鼓、阙巩、沽洗28,怀姓九宗,职官五正。命以《唐诰》,而封于夏虚,启以夏政,疆以戎索。三者皆叔也。而有令29德,故昭之以分物。不然,文、武、成、康之伯犹多,而不获是分也,唯不尚年也。管蔡启商,惎3031王室。王于是乎杀管叔而蔡32蔡叔,以车七乘,徒七十人。其子蔡仲,改行帅德,周公举之,以为己卿士。见诸王而命之以蔡,其命书云:‘王曰,胡,无若尔考之违王命也。’若之何其使蔡先卫也?武王之母弟八人,周公为大宰,康叔为司寇,聃季为司空,五叔无官,岂尚年哉!曹33,文之昭34也;晋,武之穆35也。曹为伯甸,非尚年也。今将尚之,是反先王也。晋文公为践土之盟,卫成公不在,夷叔,其母弟也,犹先蔡。其载书云:‘王若曰:晋重、鲁申、卫武、蔡甲午36、郑捷、齐潘、宋王臣、莒期。’藏在周府,可覆视也。吾子欲复文、武之略,而不正其德,将如之何?”苌弘说,告刘子,与范献子谋之,乃长卫侯于盟。

反自召陵,郑子大叔未至而卒。晋赵简子为之临,甚哀,曰:“黄父之会,夫子语我九言,曰:‘无始乱,无怙富,无恃宠,无违同,无敖礼,无骄能,无复怒,无谋非德,无犯非义。’”

37人不会于召陵,晋人使蔡伐之。夏,蔡灭沈。

秋,楚为沈故,围蔡。伍员为吴行人38以谋楚。

楚之杀郤宛也,伯氏之族出。伯州犁之孙嚭,为吴大宰以谋楚。楚自昭王即位,无岁不有吴师,蔡侯因之,以其子乾与其大夫之子为质于吴。

冬,蔡侯、吴子、唐侯伐楚。舍舟于淮汭,自豫章与楚夹汉。左司马戌谓子常曰:“子沿汉而与之上下,我悉方城外以毁其舟,还塞大隧、直辕、冥阨,子济汉而伐之,我自后击之,必大败之。”既谋而行。武城黑谓子常曰:“吴用木也,我用革也,不可久也。不如速战。”史皇谓子常:“楚人恶子而好司马,若司马毁吴舟于淮,塞城口而入,是独克吴也,子必速战,不然不免。”乃济汉而陈,自小别至于大别。三战,子常知不可,欲奔。史皇曰:“安求其事,难而逃之,将何所入?子必死之,初罪必尽说39。”

十一月庚午,二师陈于柏举。阖庐之弟夫槩王,晨请于阖庐曰:“楚瓦不仁,其臣莫有死志,先伐之,其卒必奔。而后大师继之,必克。”弗许。夫槩王曰:“所谓臣义而行,不待命者,其此之谓也,今日我死,楚可入也。”以其属五千,先击子常之卒。子常之卒奔,楚师乱,吴师大败之。子常奔郑。史皇以其乘广死。

吴从楚师,乃清发,将击之。夫槩王曰:“困兽犹斗,况人乎?若知不免而致死,必败我,若使先济者知免,后者慕之,蔑40有斗心矣,斗济而后可击也。”从之,又败之。楚人为食,吴人及之,奔,食而从之。败诸雍澨,五战及郢。己卯,楚子取其妹季芈畀我以出,涉雎。鍼尹固与王同舟,王使执燧象以奔吴师。庚辰,吴入郢,以班处宫。子山处令尹之宫,夫槩王欲攻之,俱惧去之,夫槩王入之。

左司马戌及息而还,败吴师于雍澨,伤。初,司马臣阖庐,故耻为禽焉,谓其臣曰:“谁能免吾首?”吴句卑曰:“臣贱,可乎?”司马曰:“我实失子,可哉。”三战皆伤,曰:“吾不可用也已。”句卑布裳,刭而裹之,藏其身而以其首免。

楚子涉雎,济江,入于云中。王寝,盗攻之,以戈击王。王孙由于以背受之,中肩。王奔郧41,钟建负季芈以从,由于徐苏而从。郧公辛之弟怀将弑王,曰:“平王杀吾父,我杀其子,不亦可乎。”辛曰:“君讨臣,谁敢仇之?君命,天也。若死天命,将谁仇?《诗》曰:‘柔亦不茹42,刚亦不吐。不侮矜43寡,不畏强御。’唯仁者能之。违强陵44弱,非勇也。乘人之约45,非仁也。灭宗废祀,非孝也。动无令名,非知46也。必犯是,余将杀女。”

鬥辛与其弟巢以王奔随47。吴人从之,谓随人曰:“周之子孙在汉川者,楚实尽之。天诱其衷,致罚于楚,而君又窜之,周室何罪?君若顾报周室,施及寡人,以奖天衷,君之惠也。汉阳之田,君实有之。”楚子在公宫之北,吴人在其南。子期似王,逃王,而己为王,曰:“以我与之,王必免。”随人卜与之,不吉。乃辞吴曰:“以随之辟小而密迩于楚,楚实存之,世有盟誓,至于今未改,若难而弃之,何以事君?执事之患,不唯一人,若鸠48楚竟,敢不听命。”吴人乃退。鑢金初宦于子期氏,实与随人要言。王使见,辞,曰:“不敢以约为利。”王割子期之心,以与随人盟。

初,伍员与申包胥友。其亡也,谓申包胥曰:“我必复楚国。”申包胥曰:“勉之,子能复之,我必能兴之。”及昭王在随,申包胥如秦乞师,曰:“吴为封豕、长蛇,以荐食上国。虐始于楚,寡君失守社稷,越在草莽。使下臣告急,曰,夷德无厌49,若邻于君,疆场之患也。逮50吴之未定,君其取分焉。若楚之遂亡,君之土也,若以君灵抚之,世以事君。”秦伯使辞焉,曰:“寡人闻命矣,子姑就馆,将图而告。”对曰:“寡君越在草莽,未获所伏,下臣何敢即安?”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七日。秦哀公为之赋《无衣》,九顿首而坐,秦师乃出。

【译文】四年春三月,刘文公在召陵会合诸侯,谋划征伐楚国。

晋国荀寅向蔡昭侯求取财货,没有得到。就对范献子说:“国家正在危急,诸侯正怀有二心,在这种情形下袭击敌人,不是很艰难吗?大雨正在下着,疟疾正在流行,中山不臣服,抛弃盟约而招来怨恨,对楚国没有什么损害,而失去中山,不如辞谢蔡昭侯。我们自从方城战役以来,楚国没有得志,出兵只是白费力气。”于是辞谢蔡昭侯。

晋国人向郑国借用羽毛,郑国人给了他们。第二天,把羽毛装饰在旌旗上参加会议,晋国于是乎失去诸侯的拥护。将要开会时,卫国的子行敬子对卫灵公说:“会议和同很难,人们啧有烦言,不能治理了,让祝佗跟从参加会议。”卫灵公说:“好的。”于是派子鱼跟从。子鱼推辞说:“下臣伸展四体,以继承原有职责,尚且害怕完不成任务而得到罪过,如果又从事第二种职务,就是贪求大罪了。况且祝宗,是社稷的附属,社稷不动,祝宗就不能出境,这是官员的制度。君主率领军队出动,祭祀社稷祭祀祖庙,祝宗奉命从事,祝宗这才出境。如果是嘉庆美好之事,君主行动军队跟从,卿大夫行动旅人跟从,下臣是没有事情的。”卫灵公说:“去吧。”

到达皋鼬,打算把蔡国安排在卫国前面。卫灵公派祝佗私下对苌弘说:“在路上听说,不知是否属实,听说把蔡国安排在卫国前面歃血为盟,确实吗?”苌弘说:“确实。蔡叔,是康叔的兄长,先于卫国,不也是可以吗?”

子鱼说:“以先王来看,那么就是崇尚规律。从前周武王攻克殷商,周成王安定天下,挑选建立明白的规律,以藩篱屏障周国,所以周公辅相王室,以治理天下,于是周国才和睦天下。分赐给鲁公大路、大旆,夏后氏的璜玉,封父的良弓,还有殷商六个家族,条氏、徐氏、萧氏、索氏、长勺氏、尾勺氏,让他们率领本宗各氏族,聚集分散的氏族,将其众多分类,以效法周公制度,听命于周国。让他们在鲁国担任职事,以昭明周公明白的规律。分赐给鲁国土田重叠丰厚,太祝、宗人、太卜、太史,服用器物、典籍简册,百官、彝器。顺应商奄民众,命之以《伯禽》,而封赐在少皞的故城。分赐给康叔大路、少帛、出产青丝之茷国、赤色的曲柄旗、大吕国,以及殷民七个氏族,陶氏、施氏、繁氏、锜氏、樊氏、饥氏、终葵氏,封土范围土地简明,从武父以南,到达圃田的北部边境,取有阎氏的土地,以恭敬周王之职。取得相土的东都,以会合周王的东猎。聃季授予土地,陶叔授予民众,命之以《康诰》,而封赐在殷商故城,都启用殷商的政事,而按周国制度划分疆界。分赐给唐叔大路、密须的铜鼓、阙巩的甲、沽洗,以及怀姓的九个宗族,五正的职官。命之以《唐诰》,而封赐在夏国的故城,都启用夏国的政事,而按戎国制度划分疆界。这三人都是周王的叔父,而有美善的规律,所以用分赐物品以昭明。不这样,文王、武王、成王、康王的叔伯兄弟还很多,而没有获得分赐,就是因为不崇尚年龄。管叔蔡叔启用殷商之人,忌恨挑拨王室,周王于是乎杀死管叔而流放蔡叔,给了蔡叔七辆车子,七十个徒役。他的儿子蔡仲,改变行为遵循规律,周公就举荐他,担任自己的卿士。让他拜见周王而周王命令他为蔡侯,其命令上记载说:‘王说,胡,不要像你的父亲那样违背王命。’怎么能让蔡国在卫国之前歃血为盟呢?周武王的同母兄弟八个人,周公担任太宰,康叔担任司寇,聃季担任司空,五叔没有官职,怎么是崇尚年龄呢?曹国,是周文王的二世祖;晋国,是周武王的三世祖。曹国以伯爵作为甸服,并非是崇尚年龄。如今准备崇尚,就是反对先王了。晋文公召集践土的结盟,卫成公不在场,夷叔,是他的同母弟弟,尚且排在蔡国之前。盟书上说:‘王这样说:晋国重要、鲁国可伸展、卫国可武装、蔡国会以甲兵仵、郑国可捷、齐国可潘、宋国可王臣、莒国可期。’盟书藏在周府,是可以查看的。先生想要恢复文王、武王的谋略,而不端正自己的规律,会怎么样呢?“苌弘很高兴,告诉刘子,与范献子谋划,就让卫国在前歃血为盟。

从召陵返回,郑国的子太叔没有回到国都就去世了。晋国的赵简子吊丧号哭,很悲哀,说:“黄父那次会见,夫子告诉我九句话,说:‘不要动乱,不要凭借富有,不要仗恃宠信,不要违背和同,不要傲视礼仪,不要骄傲才能,不要反复发怒,不要谋划非议规律,不要冒犯最佳行为方式。’”

沈国人不参加在召陵的会议,晋国人派蔡国去征伐它。夏,蔡国灭掉沈国。

秋,楚国因为沈国的缘故,包围蔡国。伍员作为吴国的外交官谋划对付楚国。

楚国人杀郤宛时,伯氏的族人逃出。伯州犁的孙子伯嚭,担任吴国太宰以谋划对付楚国。楚国自从昭王即位,没有一年不与吴军交战,蔡昭侯就是凭借这个,让自己的儿子与大夫的儿子作为人质呆在吴国。

冬,蔡昭侯、吴王、唐成公联合征伐楚国。把舟船停在淮河边上,从豫章进发与楚军隔着汉水对峙。楚国左司马沈尹戌对子常说:“先生沿着汉水与他们上下周旋,我带领方城山外的全部人马去毁掉他们的舟船,再堵塞大隧、直辕、冥阨,先生渡过汉水而征伐他们,我从后面攻击,必然大败他们。”谋定后就行动。武城黑对子常说:“吴国用木车,我用皮革包车,不可长久,不如速战速决。”史皇对子常说:“楚国人厌恶先生而喜好司马,如果司马在淮河毁掉吴国人的舟船,堵塞城口而回来,就是他独自战胜了吴国,先生必须速战速决,要不然不能免于灾祸。”于是子常渡过汉水而陈师,从小别山到大别山,打了三仗,子常知道不可取胜,想逃跑。史皇说:“平安就求事,有难就逃跑,打算到哪里去?先生必须拚命一死,以前的罪过就可以免除。”

十一月庚午日,两军在柏举陈列阵式,吴王阖庐的弟弟夫槩王,早晨请求吴王阖庐说:“楚国的令尹子常瓦不仁爱,他的臣子没有战死的志气,先征伐他,他的士卒必然逃奔,而后大军继续,必然攻克。”吴王阖庐不允许。夫槩王说:“所谓臣有最佳行为方式而行动,不等待命令,说的就是这种情况,今日我拚一死,楚国就可以进入了。”于是率领手下部属五千人,率先攻击子常的士卒。子常的士卒逃奔,楚军大乱,吴军大败楚军。子常逃奔到郑国。史皇乘坐子常的兵车战死。

吴军跟从楚军,到达清发,准备攻击。夫槩王说:“困兽犹斗,何况是人呢?如果知道不免于死而同我们拚命,必然打败我们,如果知道先渡河者可以免死,后边的人羡慕他们,就没有斗志了,渡河一半时就可以攻击了。”吴王阖庐听从了,又大败楚军。楚军做饭,吴军追到,楚军逃奔,吴军吃饭后又跟从追击,在雍澨打败楚军,五次战斗追到郢城。己卯日,楚昭王带着妹妹季芈畀我逃出郢城,徒步渡过睢河。鍼尹固与楚昭王同乘一条小舟,楚昭王让尾巴上点着火的大象冲向吴军。庚辰日,吴军进入郢城,按照班次居住在楚王宫里。吴王阖庐的儿子子山住在令尹宫室,夫槩王想攻打他,子山害怕而离去,夫槩王进入令尹府。

左司马沈尹戌到达息地而退兵,在雍澨打败吴军,负伤。当初,司马曾经做过吴王阖庐的臣下,所以把被吴军俘获认为是耻辱,对他的臣下说:“谁能够不让吴国人得到我的脑袋?”吴句卑说:“下臣我很低贱,可以吗?”司马说:“我过去有失先生,可以吧。”司马三次战斗都负伤,说:“我不可以用力了。”吴句卑展开衣裳,割下沈尹戌的脑袋而包裹,藏好尸体带着沈尹戌的脑袋逃走了。

楚昭王涉过睢河,渡过长江,进入云梦泽中。楚昭王睡觉时,盗贼攻击他,用戈击打楚昭王,王孙用脊背去挡,击中肩膀。楚昭王逃奔到郧国,钟建背着季芈以跟从,王孙慢慢苏醒后也跟从而去。郧国君主辛的弟弟打算杀死楚昭王,说:“楚平王杀死我父亲,我杀死他的儿子,不也可以吗?”辛说:“君主讨伐臣子,有谁敢仇恨?君命,就是天命。如果死于天命,谁会仇恨?《诗经》上说:‘柔软饮食他不吃,刚硬东西他不吐。不去侮辱孤寡人,不畏强暴来治理。’唯有仁者才能够这样。违背强者欺凌弱者,并不是勇。乘人之穷困,并不是仁爱。灭亡宗族废弃祭祀,并不是孝道。举动没有正当名义,并不是智慧。你必然要这样做,我就会杀死你。”

鬥辛与弟弟巢卫护楚昭王逃奔到随国。吴国人跟从追击,告诉随国人说:“周国的子孙封在汉水一带的,楚国全部灭了他们。上天的意志,降下惩罚给楚国,而他们的君王逃窜到这里,周王室有何罪过?君主如果报答周王室,施惠于我,来完成天意,就是君主的恩惠。汉阳的田土,君主就可实际拥有。”楚昭王在随国宫殿的北边,吴国人在南边,子期长得像楚昭王,让楚昭王逃跑,而自己假扮楚昭王,说:“把我交给吴军,君王必然会免于祸患。”随国人占卜给与不给,不吉祥。于是辞谢吴国人说:“以随国的偏僻狭小而靠近楚国,楚国确实保存了我们,我们世代都有盟誓,至今未改,如果有难而抛弃,怎么样侍奉君主?执事所担心的,并不是昭王一个人,如果纠集楚国所有人,我们岂敢不听命令?”吴国人于是后退。鑢金当初在子期氏那里做家臣,曾经和随国人有过约定。楚昭王让他进见,他推辞了,说:“不敢因为困穷而谋求利益。”楚昭王割破子期的胸膛,与随国人结盟。

当初,伍员与申包胥是朋友。伍员逃亡时,对申包胥说:“我必然颠覆楚国。”申包胥说:“尽力吧,先生能颠覆楚国,我必然能振兴楚国。”等到楚昭王在随国,申包胥就去到秦国乞求出兵,说:“吴国就是大猪、长蛇,一再蚕食中原国家。为害从楚国开始,我们君王失守社稷,逃奔在草莽之间,派下臣告急,说,夷人的规律就是不会满足,如果与君主为邻,必有疆场的祸患。乘着吴国尚未安定,君主可以取得部分。如果楚国随后灭亡,就是君主的土地了。如果以君主神灵安抚他们,他们世世代代都会侍奉君主。”秦哀公派人辞谢,说:“我听闻你的意见了,先生姑且在宾馆住下,我们图谋而后告知。”申包胥回答说:“我们君王逃奔在草莽之间,没有获得安身之地,下臣如何敢休息呢?”站立着,依靠着院墙而哭,日夜哭声不断,七天七夜不吃不喝。秦哀公为之歌赋《无衣》,九次低头而坐,秦军于是出动。

【说明】本篇所记之事发生在公元前506年,周敬王十四年期间。主要记述了七件事,一是成周刘文公会合诸侯,谋划征伐楚国。二是晋国荀寅向蔡昭侯索贿不得,于是劝说范献子辞谢了蔡昭侯。三是在诸侯联席会议上,卫国因为歃血为盟次序问题提出意见。四是郑国子太叔回国途中去世。五是沈国人没有参加会议,后被蔡国灭掉。六是蔡昭侯、吴王、唐成公联合征伐楚国。楚军大败,吴军追到郢城,占据楚昭王宫殿。楚昭王逃奔到随国,随国人包庇了他。七是申包胥去到秦国乞求出兵救援楚国,号哭七天七夜后,秦哀公出兵。

——————————————————

【注释】1.假:(jiǎ贾)通“叚”。借。兼指借出和借入。《管子·法禁》:“爵禄毋假,则下不乱其上。”《管子·四时》:“发故屋,辟故窌以假贷。”《左传·僖公五年》:“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左传·成公二年》:“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礼记·曲礼》:“假尔大龟有常。”《韩非子·十过》:“昔者晋献公欲假道于虞以代虢。”《广雅》:“假,借也。”

2.旆:(pei)《诗·小雅·六月》:“白旆央央。”《诗·小雅·出车》:“彼旟旐斯,胡不旆旆。”《诗·商颂·长发》:“武王载旆,有虔秉钺。如火烈烈,则莫我敢曷。”《左传·宣公十二年》:“拔旆投衡。”《荀子·解蔽》:“桀死于鬲山,纣县于赤旆。”《释名·释兵》:“白旆,殷旌也。”这里泛指旌旗之意。

3.徼:(jiǎo)通“侥”。贪求。《左传·僖公四年》:“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左传·文公二年》:“寡君愿徼福于周公鲁公。”《史记·匈奴列传》:“患其徼一时之权。”汉王充《潜夫论》:“乃义士且以徼其名,贪夫且以求其赏尔。”

4.祝:(zhòu)男巫,祭祀时主持祝告的人,即庙祝,亦称祝宗。《书·洛诰》:“逸祝册。”《管子·五行》:“命祝宗选禽兽之禁、五谷之先熟者。”《礼记·郊特牲》:“祝将命也。”《礼记·礼运》:“祝,以孝告。嘏以慈告。”《楚辞·招魂》:“工祝招君,背行先些。”《说文》:“祝,祭主赞词者。”

5.隶:(lì丽)跟从、附属。《管子·山权数》:“下相求备,准下阴相隶。”《左传·文公六年》:“使无失其土宜,众隶赖之,而后即命。”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隶而从者。”

6.竟:(jìng)为“境”的假借字,边境、国境。《管子·乘马》:“距国门以外,穷四竟之内。”《管子·枢言》:“先王不以勇猛为边竟,则边竟安。”《左传·庄公二十七年》:“卿非君命不越竟。”《礼记·曲礼上》:“入竟而问禁。”《汉书·徐乐传》:“故诸侯无竟外之助。”

7.祓:(fú佛)古代为除灾求福而举行的一种仪式。《管子·小匡》:“至于堂阜之上,鲍叔祓而浴之三。”《左传·昭公十八年》:“祓禳于四方。”《尔雅·释天》:“祓,祭也。”《国语·周语》:“王其祗祓监农不易。”《韩非子·说林下》:“巫咸虽善祝,不能自祓也。”《说文》:“祓,除恶祭也。”《汉书·外戚传上》:“帝祓霸上。”

8.衅:(xìn)《周礼·大祝》:“隋衅。”《周礼·小祝》:“大师掌衅祈号祝。”《管子·小问》:“桓公践位,令衅社塞祷。”《左传·僖公三十三年》:“不以累臣衅鼓。”《礼记·乐记》:“车甲衅而藏之府库。”《孟子·梁惠王上》:“将以衅钟。”《吕氏春秋·慎大》:“衅鼓旗甲兵。”《说文》:“釁,血祭也。”这里用为古代新钟铸成,杀牲取血涂抹在钟上,用以祭祀之意。

9.尚:(shàng)《易·坎·辞》:“习坎,有孚,维心,亨。行有尚。”《易·丰·初九》:“遇,其配,主虽旬,无咎;往有尚。”《书·君陈》:“尔尚式时周公之猷训。”《管子·幼官》:“旗物尚青,兵尚矛,刑则交寒害釱。”《老子·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论语·里仁》:“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礼记·表记》:“是故君子不自大其事,不自尚其功。”《国语·晋语》:“尚有晋国。”《孟子·万章下》:“尚论古之人。”《史记·五帝纪》:“学者多称五帝,尚矣!”《说文》:“尚,曾也,庶几也。”徐灏注笺:“尚者,尊上之义,向慕之称。”《集韵·漾韵》:“尚,贵也。”《字汇·小部》:“尚,崇也,又尊也。”这里用为崇尚、尊崇之意。

10.德:(dé得)《易·恒·九三》:“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贞,吝。”《书·尧典》:“克明俊德,以亲九族。”《诗·卫风·氓》:“士也罔极,二三其德。”《诗·小雅·谷风》:“忘我大德,思我小怨。”《诗·大雅·思齐》:“肆成人有德,小子有造。”《管子·版法》:“法天合德,象地无亲。”《老子·十章》:“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论语·为政》:“子曰:‘为政以德,誓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左传·隐公三年》:“若弃德不让,是废先君之举也。”《庄子·天地》:“故曰,玄古之君天下,无为也,天德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上》:“德何如可以王矣?”《荀子·劝学》:“荣辱之来,必象其德。”《韩非子·扬榷》:“德者,核理而普至。”这里用为客观规律之意。

11.尹:(yǐn)《书·君陈》:“命汝尹兹东郊,敬哉!”《左传·定公四年》:“以尹天下。”《说文》:“尹,治也。”这里用为治理之意。

12.路:(lù陆)通“辂”。《诗·小雅·采芑》:“四骐翼翼,路车有奭。”《诗·大雅·崧高》:“王遣申伯,路车乘马。”《诗·大雅·韩奕》:“乘马路车。笾豆有且。”《管子·小匡》:“登受赏服、大路、龙旗九游,渠门赤旗。”《左传·宣公十二年》:“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荀子·正论》:“乘大路趋越席以养安。”《韩非子·十过》:“殷人受之,作为大路,而建九旒。”这里用为大车之意。

13.繁弱、巨黍:古代弓名,传说是很好的弓。《左传·定公四年》:“夏后氏之璜,封父之繁弱。”《荀子·性恶》:“繁弱、巨黍,古之良弓也。”《艺文类聚》引《广雅》:“繁弱、巨黍,弓也。”

14.辑:(jí吉)《书·舜典》:“辑五瑞。既月乃日,觐四岳群牧,班瑞于群后。”《管子·兵法》:“和合故能谐,谐故能辑,谐辑以悉。”《管子·君臣下》:“审天时,物地生,以辑民力。”《国语·周语上》:“和谐辑睦,于是乎兴。”《韩非子·说林下》:“甲辑而兵聚。”《汉书·薛宣传》:“加诋欺,辑小过成大辟。”这里用为聚集之意。

15.丑:(chǒu)《易·离·上九》:“王用出征,有嘉折。首获,匪其丑,无咎。”《诗·小雅·出车》:“执讯获丑。”郑玄笺:“丑,众也。”《诗·大雅·民劳》:“无纵诡随,以谨丑厉。”《诗·大雅·常武》:“铺敦淮濆,仍执丑虏。”《诗·鲁颂·泮水》:“顺彼长道,屈此群丑。”《管子·内业》:“其精不见,其征不丑。”《尔雅·释诂上》:“丑,众也。”《孟子·公孙丑下》:“今天下地丑德齐,莫能相尚。”这里用为众人之意。谓人数众多。

16.陪:(péi)《左传·定公四年》:“分之土田陪敦,陪犹山也。”《说文》:“陪,重土也。”朱骏声通训:“按,重阜也,所谓再成邱也。”这里用为重叠的土堆之意。

17.敦:(dūn)《诗·大雅·行苇》:“敦彼行苇,牛羊勿践履。”《管子·版法》:“庆勉敦敬以显之,禄富有功以劝之。”《管子·五辅》:“敦懞纯固,以备祸乱。”《左传·成公十六年》:“民生敦厐。”《国语·周语上》:“敦厐纯固于是乎成。”《韩非子·难言》:“敦祗恭厚,鲠固慎完。”这里用为丰富、丰厚之意。

18.彝器:古代祭祀时常用的礼器的总称。《左传·昭公十五年》:“以镇抚其社稷,故能荐彝器于王。”

19.因:(yīn)《管子·势》:“天因人,圣人因天。”《管子·轻重乙》:“故苟食吾国之粟,因吾国之币。”《庄子·养生主》:“因其固然。”明魏学洢《核舟记》:“以径寸之木…因势象形,各具情态。”这里用为顺、顺应之意。

20.虚:(xū需)《易·升·九三》:“升虚邑。”《诗·邶风·北风》:“其虚其邪?既亟只且!”《管子·揆度》:“故有人无城,谓之守平虚。”《老子·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庄子·人间世》:“昔者尧攻丛枝,胥敖,禹攻有扈,国为虚厉,身为刑戮。”《荀子·解蔽》:“此其所以丧九牧之地,而虚宗庙之国也。”《逸周书·文政》:“无由不通,无虚不败。”孔晁注:“国无人谓之虚也。”《马王堆汉墓帛书·经法·国次》:“禁伐当罪当亡,必虚其国。”这里用为空虚、废墟之意。

21.綪:(qiàn)青赤色丝织品。《管子·山权数》:“梁山之阳綪茜、夜石之币,天下无有。”《左传·定公四年》:“分康叔以大路、少帛、綪茷、旃旌、大吕。”《说文》:“綪,赤缯也。以茜染,故谓之綪。”

22.茷:(fa)春秋时期诸侯国名,故址今不详。《左传·文公五年》:“初,茷叛楚即秦,又贰于楚。夏,秦人入茷。”

23.旃:(zhan)《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城濮之战,晋中军风于泽,亡大旆之左旃。”《孟子·万章下》:“庶人以旃。”《谷梁传·昭公八年》:“置旃以为辕门。”《说文》:“旃,旗曲柄也。周礼曰:‘通帛为旃。’”《释名·释兵》:“通帛为旃。通以赤色为之。”这里用为赤色的曲柄旗之意。

24.吕:(lǚ旅)古国名。故地在今河南省南阳西。周时赐姓姜。春秋初年为楚所灭。《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吕、郤畏逼,将焚公宫而弑晋侯。”

25.畛:(zhěn)界限,范围。《左传·定公四年》:“封畛土略,自武父以南,及圃田之北竟。”《庄子·秋水》:“泛泛乎其若四方之无穷,其无所畛域。”《广雅》:“畛,界也。”

26.略:(lüè掠)《管子·侈靡》:“略近臣合于其远者,立。”《庄子·大宗师》:“我为汝言其大略。”《荀子·修身》:“君子之求利也略。”刘知几《史通》:“加一字太详,减一字太略。”《文心雕龙·物色》:“略语则阙,详说则繁。”这里用为简明、简洁、简略之意。

27.蒐:(sōu)《周礼·大司马》:“遂以蒐田。”《管子·小匡》:“春以田,曰蒐,振旅。”《左传·隐公五年》:“故春蒐,夏苗,秋狝,冬狩。”《左传·成公十六年》:“蒐乘补卒,秣马利兵。”《谷梁传·昭公八年》:“秋,蒐于红。”《韩非子·十过》:“昔者桀为有戎之会而有缗叛之,纣为黎丘之蒐而戎、狄叛之。”这里用为春天打猎阅兵、带有检阅之意。

28.洗:(xǐ喜)古代盥洗用的器皿。形似浅盆。一般用青铜铸造,也有陶质的。《左传·定公四年》:“分唐叔以大路、密须之鼓、阙巩、沽洗,怀姓九宗。”《仪礼·士冠礼》:“夙兴,设洗直于东荣。”姑:通诂。姑洗:刻有训诂的洗盘。

29.令:(lìng)《书·君陈》:“君陈,惟尔令德孝恭。”《诗·大雅·文王》:“亹亹文王,令闻不已。”《诗·大雅·既醉》:“昭明有融,高朗令终。”《诗·大雅·卷阿》:“如圭如璋,令闻令望。”《诗·鲁颂·閟宫》:“鲁侯燕喜,令妻寿母。”《管子·侈靡》:“若江湖之大也,求珠贝者,不令也。”《论语·学而》:“巧言令色。”《庄子》:“饰小语以干县()令。”《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这里用为美善之意。

30.惎:(jì忌)忌恨、憎恶。《左传·宣公十二年》:“晋人或以广队不能进,楚人惎之脱扃。”《左传·哀公二十七年》:“知伯不悛,赵襄子由是惎知伯。”

31.间:(jiān)《论语·先进》:“孝哉闵子骞,人不间於其父母昆弟之言。”《国语·晋语一》:“且夫间父之爱而嘉其贶,有不忠焉。”《韩非子·说难》:“故与之论大人,则以为间己矣。”《韩非子·说林上》:“为赵来间中山。”《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谗人间之。”这里用为挑拔、离间之意。

32.蔡:(cài)《书·禹贡》:“五百里要服。三百里夷,二百里蔡。”《左传·昭公元年》:“周公杀管叔而蔡蔡叔。”这里用为流放之意。

33.曹:春秋时期诸侯国名。位于今山东省定陶县。《左传·桓公十四年》:“十四年春,会于曹。曹人致饩,礼也。”《韩非子·十过》:“昔者晋公子重耳出亡,过于曹。”

34.昭:(zhāo)古时宗庙制度,父居左为昭,子居右为穆。《书·金滕》:“我其为王穆卜。”《周礼·小宗伯》:“辩庙祧之昭穆。”《管子·小匡》:“贻孝昭穆,大霸天下。”周国庙堂以供奉古公亶父为主,所以周文王一辈居左,周武王一辈居右。《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曹叔振铎,文之昭也;先君唐叔,武之穆也。”

35.穆:(mù幕)古时宗庙制度,父居左为昭,子居右为穆。《书·金滕》:“我其为王穆卜。”《周礼·小宗伯》:“辩庙祧之昭穆。”《管子·小匡》:“贻孝昭穆,大霸天下。”《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曹叔振铎,文之昭也;先君唐叔,武之穆也。”周国庙堂以供奉古公亶父为主,所以周文王一辈居左,周武王一辈居右。

36.午:(wǔ五)通“仵”。违反、抵触。《左传·定公四年》:“晋重、鲁申、卫武、蔡甲午。”《礼记·哀公问》:“午其众以伐有道,求得当欲,不以其所。”《荀子·富国》:“午其军、取其将…若是则为利者不攻也。”

37.沈:(Shěn)西周分封的诸侯国名。《左传·文公三年》:“三年春,庄叔会诸侯之师伐沈。”朱骏声曰:“国在今河南汝州汝阳县东南。定()四年蔡灭之。”《左传·成公八年》:“楚师之还也,晋侵沈。”

38.行人:《易·无妄·六三》:“或系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灾。”《周礼·秋官·司寇》:“大行人掌大宾之礼,及大客之仪,以亲诸侯。”《管子·侈靡》:“行人可不有私。”尹知章注:“行人,使人也。”《管子·小匡》:“宁戚为田,隰朋为行,曹孙宿处楚。”《左传·桓公九年》:“邓南鄙鄾人攻而夺之币,杀道朔及巴行人。”《论语·宪问》:“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国语·吴语》:“吴王夫差既胜齐人于艾陵,乃使行人奚斯释言于齐。”《韩非子·说林上》:“秦武王令甘茂择所欲为于仆与行事。”《韩非子·外储说右下》:“卫君入朝于周,周行人问其号。”这里用为外交官之意。

39.说:(tuō脱)通脱。《易·蒙·初六》:“人用说桎,梏以往,吝。”《易·小畜·九三》:“舆说辐,夫妻反目。”《易·大畜·九二》:“舆说輹。”《易·睽·上九》:“先张之弧,后说之弧。”《诗·卫风·氓》:“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诗·大雅·瞻仰》:“彼宜有罪,女覆说之。”《管子·心术上》:“大道可安而不可说。”《左传·僖公十五年》:“车说其辐,火焚其旗,不利行师。”这里用为脱离之意。

40.蔑:(mie)《书·君奭》:“文王蔑德降于国人。”《诗·大雅·板》:“丧乱蔑资。”《诗·大雅·桑柔》:“国步蔑资,天不我降。”《左传·僖公十年》:“蔑不济也。”《国语·晋语》:“吾有死而已,吾蔑从之矣。”《小尔雅·广诂》:“蔑,无也。”这里用为无、没有之意。

41.郧:(Yún)古国名。在今湖北省安陆县。春秋时为楚所灭。《左传·桓公十一年》:“郧人军于蒲骚,将与随、绞、州、蓼伐楚师。”《说文》:“郧,汉南之国也。”

42.茹:(rú如)《诗·大雅·烝民》:“柔则茹之。”《庄子·人间世》:“回之家贫,唯不饮酒不茹荤者数月矣。”《礼记·礼运》:“饮其血,茹其毛。”《孟子·尽心下》:“舜之饭糗茹草也,若将终身焉。”《方言》:“茹,食也。吴越之间,凡贪饮食者谓之茹。”这里用为“吃”之意。

43.矜:(jīn)同“瘝”。《诗·小雅·菀柳》:“曷予靖之,居以凶矜。”《诗·小雅·何草不黄》:“何草不玄,何人不矜。”《诗·大雅·烝民》:“不侮矜寡,不畏强御。”《后汉书·和帝纪》:“朕寤寐恫矜,思弥忧釁。”《正字通·矛部》:“矜,与瘝同。”这里用为得病之意。瘝:《书·康诰》:王曰:‘呜呼!小子封,恫瘝乃身,敬哉!’”这里用为病痛、疾苦之意。

44.陵:(líng)古同“凌”。《易·渐·九五》:“鸿渐于陵。”《书·毕命》:“以荡陵德,实悖天道。”《管子·小匡》:“存鲁陵蔡,割越地。”《国语·晋语十一》:“袭侵之事,陵也。”《礼记·中庸》:“在上位,不陵下。”《荀子·致士》:“诵说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韩非子·奸劫弑臣》:“使强不陵弱,众不暴寡。”《苍颉篇》:“陵,侵也。”《玉篇·阜部》:“陵,犯也。”《广韵·蒸韵》:“陵,侮也。”这里用为侵犯之意。

45.约:(yuē曰)《晏子春秋卷八·外篇第八》:“穷陈蔡,不自以为约。”《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居利思义,在约思纯,有守心而无淫行。”《楚辞·九辩》:“离芳蔼之方壮兮,余萎约而悲愁。”洪兴祖补注:“约,穷也。”《庄子·缮性》:“故不为轩冕肆志,不为穷约趋俗。”《南史吉士瞻传》:“在郡清约,家无私积。”这里用为穷困之意。

46.知:(zhī支)“智”的古字。《管子·幼官》:“器成不守经不知,教习不著发不意。”《老子·四十七章》:“其出弥远,其知弥少。”《论语·子罕》:“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庄子·逍遥游》:“故夫知效一官。”《礼记·中庸》:“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荀子·劝学》:“则知明而行无过矣。”《韩非子·扬榷》:“主上不知,虎将为狗。”《列子·汤问》:“汝多知乎?”这里用为智慧、才智之意。

47.随:(suí绥)周代诸侯国名。姬姓。春秋后期为楚之附庸。地在今湖北随县。《左传·隐公六年》:“翼九宗、五正、顷父之子嘉父逆晋侯于随。”《左传·庄公四年》:“楚武王荆尸,授师孑焉,以伐随。”

48.鸠:(jiū纠)通“纠”。《书·尧典》:“共工方鸠僝功。”《诗·召南·鹊巢》:“维鹊有巢,维鸠居之。”《左传·隐公八年》:“以鸠其民。”《尔雅》:“鸠,聚也。”这里用为聚集,使聚在一起之意。

49.厌:(yàn)通“餍”。《书·洛诰》:“万年厌于乃德。”《诗·小雅·湛露》:“厌厌夜饮,不醉无归。”《诗·周颂·载芟》:“驿驿其达,有厌其杰。”《管子·势》:“兽厌走,而有伏网罟。”《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寡君若得而食之,不厌,君何辱讨焉!”《老子·五十三章》:“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馀。”《礼记·中庸》:“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荀子·儒效》:“厌厌兮其能长久也,乐乐兮其执道不殆也。”《集韵·艳韵》:“厌,足也。”这里用为满足之意。

50.逮:(dǎi)《书·吕刑》:“群后之逮在下。”《诗·大雅·桑柔》:“民有肃心,荓云不逮。”《管子·法法》:“故正者所以止过而逮不及也。”《论语·里仁》:“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论语·季氏》:“政逮於大夫,四世矣。”《礼记·中庸》:“旅酬,下为上,所以逮贱也。”《礼记·曲礼》:“逮事父母。”《荀子·荣辱》:“胠于沙而思水,则无逮矣。”《荀子·尧问》:“魏武侯谋事而当,群臣莫能逮。”《韩非子·八说》:“登降周旋,不逮日中奏百。”这里用为赶上、及、到之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