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湘南苏仙探秘:突然闯进明清古村落

 七小姐的四时记 2020-11-01


文图:七月娃娃

我对湖南郴州的印象,一直停留在以前北上火车停靠的一个小站上,半夜的火车,听到广播“郴州站到了”,仿佛旅途便从这汽笛声中开始。如今坐上高铁,从广州到郴州,只用了一个半小时时间,突然就觉得这距离拉得太近了,忘记了这个城市是在隔壁省湖南。

后来郴州之所以越来越熟悉,是看过无数关于小东江烟雾迷蒙的美图,这次适逢参加郴州苏仙举办的国际旅游文化节,我收拾行李来到郴州苏仙,开始一段短途的苏仙之旅,才发现,郴州除了小东江,竟然还有那么多出彩的地方,于是又印证了我不能忽视每一个小地方的旅行原则。

对苏仙的印象,是从湘南的古村落开始的。

十八泉,那一碗能求子的山泉水。

沿着村道来到一家寺庙跟前,寺庙叫寿佛寺,据说始建于唐朝,目前的寺庙是2000年重建的。本来觉得寺庙并无可看之处,建筑的特色不是很明显。寺里的主持是一位尼姑,另有几位村民在寺庙里帮忙打点事务,后来才知一直很热情给我们洗苹果吃的一位大姐,是来这里治病的。

原来寺庙旁边有一处泉水,当年茶神陆羽来到这里品尝过泉水之后,把此处泉水命名为“天下第十八泉”,因此而得名,后来这泉水又被当地人誉为可以求子的灵丹妙药,其实是因为泉水含有几十种矿物质,长期饮用对身体非常有益,这位在寺庙帮忙的大姐,据说当年得了癌症无法医治,于是在寺庙住下来,长期饮用十八泉的泉水,多年过去,病情好转。

坳上村,让人震撼的古民居群

我没有想到在湘南会遇到这么让人震撼的古民居,那日漫不经心地在坳上村下了车,被领到一座山坡头上,一抬头,整个村子的全貌映入眼帘,徽派建筑的马头墙在这里比比皆是,而且已成规模。坳上村位于苏仙区市郊17公里,村子里的清代建筑随处可见,而且保持完整,房子上的雕刻清晰可见。

原本以为这古村落可能荒废,没想到进入其中,乡村生活气息扑面而来,害羞的孩子们见到我们,趴在墙角不敢露出脸来,挑着担子走在乡间路上的村民,坐在家门口休息的老人,以及摆上茶桌,在门口便喝起茶聊起天来的“外地游客”……午饭是在村子里吃的,一边嗑瓜子一边等饭吃的时光,实在是太美好了。

骡马古道,古老的湘粤要塞

我没有想到这么古老的道路竟然还保留地如此完好。穿过一座小学,孩子们正在课间休息,看见有客人过来都显得非常雀跃,一群孩子把我们簇拥起来,上课铃一响,大家都听到命令一样如潮水般散去。学校旁边的一条小路进去,就是当年的骡马古道了。

沿着古道一路前行,踏在这千年古道上,心情感慨,骡马古道始建于秦始皇年代,是古时候中原通往岭南的交通要塞,古道上的石头光滑,很多石块留下了深深的马蹄印子,古道穿过几条村子,似乎沿着它走下去,还能走回广东。附近的道路也曾经是旧时京广铁路所在,老火车站改造成了居民房,但是站名仍然依稀可见。

两湾洞村,洗尽铅华的古村落

来到两湾洞村已经接近傍晚,这个古村落依然有村民居住,只是大多数建筑都快要荒废起来,让人觉得非常可惜。村口处依然有很多村民在生活,只是巷子深处,那些斑驳砖瓦,已经随着岁月老去。两湾洞村的古民居群始建于明洪武年间,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傍晚停留在这个村落里,看着那些坍塌的木板和石头在落日余晖中,突然想,若给我一笔巨款,我就在这里投资,把所有老房子修葺好,做成民宿,把那些精美的雕刻打扫干净,还原它的样子。


苏仙湘南的古民居,是我这次在郴州最大的收获,离开两湾洞村回去的路上,我还念念不忘这村子,我对古民居一直有一种崇敬之情,世上很多事物,唯有这些留下来的文明,将随着岁月的流逝不复存在,给它们拍一张照片永存,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不知道这些渐行渐远的历史,还能保存多久,希望很久。

(昨天做的问答小互动,谢谢大家的踊跃参与,收到了很多朋友们的提问,我已经把精选的几个问题截图,并在接下来有空的时间里整理出来发在公众号里,大家随时留意有没有自己的名字哦,因为答应过的小礼物,不会赖账)

我是七月娃娃,巨蟹座的七月,夏娃的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