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看戏的乐趣

 江山携手 2018-09-10

 看戏的乐趣很多,可欣赏的东西也很多,有唱腔好,身段好,感情好,台风好,单从唱腔的角度来说,有行腔的韵味美,音色美,吐字归韵美,学了一点声乐以后更能感受声音气息的支持,声区的统一,共鸣的美感,所以我很喜欢听魏春芳的唱腔,她的发声特别科学,特别是小腔犹如在山谷里回荡,行云流水,且游刃有余。从唱腔的感情角度来说,茅茅和黄依群的唱腔她会把我的思绪牢牢抓住,凝神去听,让你与他感情共鸣,而声音的力度吴凤花和董柯娣最好,慷慨激昂响彻云霄,所以往往有戏迷为谁好争的不可开交的时候,我就一笑了之,其实,人的欣赏观念不一样,侧重点也不一样,欣赏角度也就不一样,答案当然也不一样。

我没学戏前,看戏是追求与剧中人物感情的共鸣,所以我一般都是和演员的感情同步的,如果她们感情上开小差,我就会有感觉,感情上不对的话更是如芒在背,而最大的快感就是演员表演出来的细节是我没想到而却是十分贴切的,记得那次在椒江剧院看方亚芬演《红楼梦》的林黛玉,在演《读西厢》时,黛玉看着看着羞得捂住了自己的脸,我会心一笑——看过元杂剧《西厢记》的人都知道,里面的有些唱词足会让一个闺中少女羞红了脸的,况且宝玉还在边上。所以,这样的表演处理非常符合人物场景,我心里不禁为方亚芬叫好,“五脏六腑象被熨斗,熨过一样”,舒服极了,后来因为学戏的原因我开始注意身段,感受到吴凤花的身段美、基本功扎实,动作干净利落,爽!

但是,所有的唱做念打都围绕一个目标:人物性格。所以我认为不论是何种流派,都要因为剧情人物感情的变化而有所变化,不必拘泥于流派的特点,演员演出的成功于否,最大的检验标准是有没有把这个人物性格演绎出来。这也是茅威涛成功的秘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