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进牟氏庄园

 刘沟村图书馆 2018-09-10



儿时,就常常听老辈说起你,幼小的心灵里对你留下了深深的神秘感。


没见过你之前,脑子里的你,坐落在连绵起伏的深山里,掩映在幽深茂盛的青翠古树下。幢幢古屋,黛瓦白墙,飞檐走壁,前后交错又井然有序。



慢慢的,我一点一点地长大,一年又一年,始没有与你近距离的深深对视,连擦肩而过也没有,却从没有忘记你。久而久之,你成为了我心里面一个不可去除的心病,我始终向往着,盼望着有一天能够来到你的身旁与你情深意切地对视。


千百次的想要好好探究你古老的身世,弄清楚你为什么会坐落在这里,在你的身上都发生过那些故事。如今我来看你,却隔了近半个世纪,虽然你离我的出生地不过几十里。



看望你的路途并不顺利,已嫁在他乡的我跨过一千多里地,拐了几道弯,费了点小周折才找到你。背着行囊,领着孩子,站在你面前,寻找着儿时道听途说的古老传说与解不开的神秘。


你没有让我失望,没有超脱于我的想象,真的是坐落在连绵起伏的青山绿水中。你周围满山的青翠,环绕着蜿蜒曲折的长长水库,一直伸向目光探索不到的远方。左手边高高的山丘,浓浓的绿茵不留缝隙的覆盖铺张,赋予了你许多神秘与灵性;右手边缘的太虚宫使你更加神秘的延长线。



进入庄园,踩着青石铺就的院落,注视着青石、灰瓦建造的间间高屋,一下子便穿越到了古老的清朝。穿过一个院落又一个院落,走过一条又一条长廊,又仿佛走进了《红楼梦》里的大观园。


有戏台,有花园,有亭台,有楼阁,有闺房,有书房。粮仓,农具仓,纺织部,酿酒坊,药房,账房,学堂,祠堂,议事厅,祭祀堂等等,凡是生活起居、衣食住行所用之物一应俱全,俨然一个完整的小皇宫。



所有的院落都是碎青石铺就,有大块不规则的褐色青石,也有小块凹凸不平的杂色青石拼成。所有的房屋由平整、统一尺寸的大块青石打底做墙基,再垒加灰色的烧砖,层层叠加直到与屋顶青灰色的砖瓦接头。


屋檐下是碎青石铺成的约三十公分宽的长长斜面,三十公分到一米宽左右的的泥土花圃紧挨着这斜面,泥土花圃的另一边是形状不一的碎青石铺就的院面,雨水都流进泥土花圃里,既预防了雨水积攒在屋后浸泡地基导致房屋倒塌,又防止屋内阴暗潮湿,还灌溉了花草树木,真是一举数得,智慧的很。



几处院落有大面积的花圃,栽种着牡丹;几处院落有藤萝,石桌石椅,古老的水车;还有几处院落古树参天,枝丫上挂着红红火火的灯笼。看标注是三十年前栽种的。因了这些植被、石桌、灯笼和水车,整个庄园看起来更加生机有情趣。


每一间房屋都让我好奇,惊讶。一边感叹着庄园主人的富有,一边想象着曾经的主人公在这里发生了多少世人未知的故事,又经历了怎样的繁华落尽。不停的按着手机快门,想要抓住这里的点点滴滴,将一切永久地装在心里。



陈旧的木质柱杆,家具和房梁,没有精雕细琢的镂空,没有繁絮的雕梁画栋,没有五颜六色的漆彩渲染,只有纯纯的单色,原色,在静静地诉说着古老的传说。青色的墙基,白色的墙面,黑色的窗棂,灰色的房瓦,红色的柱子,在蓝天白云和绿树的陈映下,古朴庄重,又不失简约大气。



纵观,重重四合院相叠;横看,条条通道相间,层次清晰,主次分明。东西两边长长的胡同将整个牟氏庄园划分成三大板块,六个院落。六个大院沿南北中轴线依次建为南群房、平房、客厅、大楼、小楼、北群及东西群厢多进四合院落,形成一套完整的具有典型北方民居建筑特色的古建筑群落。


相互衔接的大院,占地2万多平方米,四周以群厢房形成围墙。每个大院内横排列着六栋或四栋正房,每栋正房又与东西两厢及南门楼构成一个典型的北方小四合院。这六个大院内的正房尽管数量有别,但是都开的是穿堂门,即正房除最后一排外,均是前后开门,一线相连。这便突破了山东农村“街门房门不开,房门不能前后开”的老规矩,形成了牟氏庄园三大怪的第一怪。也是我心里面与北方民居建筑最不相同的地方,更多联想到的是与故宫相似的建筑群。西边的胡同墙采用精选的花色斑斓的石头垒成,阳光下远远看去像老虎的毛皮,又称为虎皮墙。



因为是同一地区的,我细心的观察着,找寻着与我出生的地建筑、陈列相同的地方。卧室内,靠近南窗户有胶东家家户户常见的热炕,只不过他们的烧火炕洞被垒在外面,安全方便又卫生,是牟氏庄园三大怪的第二怪;抬头仰望,有我儿时熟悉的花纸裱糊的仰棚,玫红的底子,黄绿色的花纹,在淡淡的诉说着它的过往;红木的木箱、桌椅和衣柜,静静地矗立,散发着古老的气息。室内的一切都是我所熟悉的味道。



小姐闺房里是江南式的带架子套的木质挂纱雕花床,圆圆的桌子摆放在屋子中央,供小姐们刺绣,做针线活。梳妆台、古筝、钢琴和绣架摆放有序,彰显着大家闺秀应有的风采。最让我好奇的是屋内有一家架通向屋顶的红木梯子,不知是做啥用的,也许有个盛放杂物的小小阁楼被后人给封堵了。



“烟囱垒在山墙外”是牟氏庄园建筑物构造的第三“怪”。牟氏家族当年耗资43万两白银兴建的厅堂楼阁,烟囱就有100余座,都是用精雕的花岗岩石条托在山墙外面,用豆汁泡过的小方砖砌成,独立于山墙之外,如同一个个小小的空中楼阁,凌空耸立,让人感到神奇而又独特。


正房、厢房,造型方正不失威严,用料考究,做工精致细腻,屋脊有镂空雕花;俨然有序又宽阔气派,相互衔接又各自独立。俗话说“富不过三代,穷不过三代”,近千间房屋,住过十几代人,也整整富了十几代,是传奇,又是严格的家风,家训使然。



它之所以能够成为国内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封建地主庄园,也得意于几十代人的百年扩建,才能形成现存的规模。又被诸多专家学者评价为:“封建庄园之活化石” “传统民居建筑的经典之作” “北方的小故宫”,当之无愧。


我很是为来时与离去时的出租车司机感到遗憾,生活在这么一个风水宝地的地方,竟然告诉我没啥可看的,就几处破房子,听我夸奖牟氏庄园,他们哈哈大笑,说我这是第一人。他们拉过的游客都说没意思,不值得看,我却相反,如果可以,我到愿以在这里住上一辈子,有机会还要再来。



2018.8.30 晓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