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尚汪村的地主庄园

 点滴斋书房 2021-07-28

  在邢台县会宁镇北尚汪村有一座地主庄园,当地人因原庄园主人姓田,也称为田家大院。

院落位于北尚汪村的东北角,仙源河的南岸,据家传历史记载,院落始建于1914年,完工于1917年。庄园总占地6838.28平方米,折合10.25市亩。庄园由四座四合院组成,庄园各种房屋总计162间,另私塾学堂教室和教职员宿舍50间,加之东西花园和油坊、磨坊、豆腐坊、戏台、马棚、碾棚等工房设施40余间,在庄园西侧建有西花园,花园中有戏楼,花园的后墙处还修有暗道一条,通往大墙之外的河畔。

庄园坐北朝南平面呈长方形,在庄园的南面正门前有一高大的“山”形影壁墙,形成堪舆家所谓的案山。影壁中间的墙体以青石作基础,影壁芯为青砖砌成并雕刻有龟背纹,以象征“龟寿延年”的喻意。影壁的顶部的作法青砖卧铺,其上磨砖对缝作圆角错出,并作斜角牙边,再上磨砖再铺作二层,上施板瓦滴水,板瓦间施布筒瓦作歇山顶和正脊。两侧的影壁略低于中间墙体,亦以青石砌成,上施板瓦作一字形正脊。

庄园院墙的四围以青条石为墙体,正门入口作石券拱门,门上青砖卧铺,券门上留有青砖匾芯,砖雕“熏风南来”四个楷书大字。“薰风”古人指和风,出于上古舜帝所作的“南风歌”,辞曰:“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其大意是说:南风徐徐,可以解除我子民的温热;南风吹得正合时宜,可以赋给我子民财富。

庄园的轴线上建有宽3米,南北长50余米的甬道,甬道的地面以青石铺砌,地面呈圆弧形并在两侧留有排水石沟。

庄园大门内建有高大的保卫楼,保卫楼为一卷棚顶建筑,南北两侧有圆形的瞭望窗,面南的圆窗下有砖雕楷书大字“保卫楼”三字。保卫楼的位置正是通往每一个大院的必经之处,可以说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整个庄园如同一座成堡,所以来这里参观的人都说这座庄园是一座古堡式庄园。

进入大院后有亭式门楼,顶作悬山式,上施布瓦、筒瓦和滴水瓦头。有明柱,柱下有青石柱础,柱础上雕有狮子。再进为三明两暗过厅,有前廓和明柱,明柱下有石雕墩座,上部为木刻垂柱和木雕大花罩,辟开的窗户上有各种样式花窗。室内用木隔扇分间,正中设有木板雕刻屏风,通往后院。

庄园东西各建有两组四合院,均为三进式院落,每院的上房为五间,三明两暗,房基高于配房,院落之间相通相联,每座四合院有房屋18间,均有正门、二门。每到传统节庆期间,庄园的大门与院落内的八道门张灯结彩,灯火相连,有“九门相照”的美誉。

庄园的建筑是以青石为主的砖石木混合结构,所有墙体均为经过精细加工的条石结构,房屋墙体上部用青砖封檐,内衬土坯,墙厚达60厘米,外墙用白灰勾成园凸缝。

庄院内的房屋梁架为大木结构,圆梁圆檩,方椽方过木,建筑时先经过精细加工和刨光,屋顶为苇薄柴泥灰渣顶,房内墙面为白灰素面,房外墙为清水墙,地面为青方砖铺地,轴线及台阶为青石铺砌。主宅房上周围有城墙垛或拦马墙相连,东西宅通道有“保卫楼”联接。院落的门窗、明柱、挑檐、隔扇、屏风、门楼、过梁等木质材料均以油漆分色涂刷并绘制精美的图案。

庄园的建筑工艺十分讲究,由甬道左右开门,墙上辟长方形门,左右以盘头挑出上施横枋,在横枋和门框之间有匾芯,刻有“慎言行”等内容。门墙上饰布瓦、滴水及筒瓦起正脊,为硬山式。迎门有砖雕影壁,各院落正门建有砖石混作硬山式门楼,左右有砖雕花墙芯。门楼砖雕、木雕及石雕极为精细,外门以青石作到顶,自盘头向上刻有各种吉祥图案,最上刻有“忠厚家风”四字。门两盘头间有横枋,下饰有雕花门罩,门框两侧有雕刻精美的抱鼓石。

在各院落的主房门的左侧设有天地神龛,为整块石头雕刻而成,精致美观,技艺高超,是石雕作品中的精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