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小陷胸汤
小陷胸汤是相对于大陷胸汤而命名的,但它又不同于小承气汤是减大承气汤之制而谓小,也不同于小青龙汤是变大青龙汤法而谓小。小陷胸汤与大陷胸汤相比较,是药物异功效异而立意却相同。让我们先列出小陷胸汤方再作分析。 小陷胸汤方 黄连一两,半夏半升(洗),栝楼实大者一枚。 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栝楼,取三升,去滓,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该方重用瓜萎为主药,该药甘寒滑润,降痰气而开结气。其性滑故功长去着。“着”指邪气滞留不散,以滑去着,如油助推物,无须荡逐而可令滞留尽去,临床可用至20~50g。配以黄连苦降、清泄,半夏辛开涤痰。因此该方具有十分可靠的开散结气,泄热涤痰的作用。 小陷胸汤的上述作用,完全是针对小结胸证的。小结胸证是外邪化热入里,与机体心下宿有痰浊相结而形成的。 临床实践表明,本证之确中之确的主症只有一个,那就是胃脘部局限性压痛。这种压痛程度有轻有重,但无反跳痛,不按时胃脘部仅有一种不适感而无疼痛胀满感觉。本方的另一应用指征则是脉舌,脉多浮滑或滑数,苔多黄腻。 同大陷胸汤比,彼用甘遂逐水,此用半夏蠲饮;彼用大黄逐热,此用黄连清热;彼用芒硝润燥化痰,此用瓜蒌滑润祛着。故大陷胸汤针对从心下至小腹按之石硬,手不可近之大结胸证,以下其蓄水。本方用治其痛正在心下,未及胁腹,按之则痛,未成石硬之小结胸证,以下其痰结。可见,二方主证因轻重程度不同,而方有大小,剂有缓峻;因水饮相结与痰热互结不同,而药有差异。水与痰的存在是结胸成病之基础,而热邪之入里,是致病之成因,故二方泄逐热邪痰水的立方主旨则是一致的。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小陷胸汤所主症状单一(只心下压痛),病机单一(痰热互结),但这种单一是不是说明该方临床没有多少使用机会呢?绝对不是。临床实践表明,它除了对伤寒小结胸证的治疗外,在胆囊炎、胆石症、急慢性胃炎、胃溃疡、渗出性胸膜炎、妊娠恶阻等疾病的治疗中,也有着广泛的使用机会。不仅如此,由于本方具有突出的散结作用,用于治疗急性乳腺炎,也有可靠的疗效。
◎病案举例 张某,男,45岁。胃脘部断续疼痛多年。发时呈持续性钝痛,胀满,嗳气频频,严重时呕恶。医院每以“胃炎”治疗,痛止后即不再在意。一周前饱食并多食油腻后,导发宿疾,腹部痛剧,持续不止,牵扯右肩背,去医院B超等检查,确诊为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经输液服药后痛止,胀减,而总感剑突下不适,嗳气后可稍适而却又不能畅快嗳出。脉滑,苔黄厚,按压剑突下疼痛明显。诊为小结胸证。处以小陷胸汤加味: 瓜蒌仁30g,黄连10g,半夏12g,柴胡10g,郁金10g,枳壳15g,白芍30g,炙甘草10g。 3剂,水煎服。 上方服1剂,症减,服完3剂,症状消失。 |
|
来自: 昼三夜二205 > 《刘方柏临床百方解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