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院观|“持之以恒铸就大国之材”——专访材料学院殷小玮教授

 刘沟村图书馆 2018-09-11

本期人物

殷小玮

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德国洪堡学者。

1995、1998、2001年在西北工业大学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 2002至2006年在以色列理工学院和德国埃朗根-纽伦堡大学从事博士后工作;2005年获得西北工业大学教授资格,2006年至今,在超高温结构复合材料重点实验室从事结构功能一体化陶瓷基复合材料研究。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课题等10余项国家级课题。发表SCI收录论文100余篇,SCI影响因子大于6论文11篇,其中,碳、陶瓷、复合材料领域顶级期刊论文30余篇,SCI他引900余次。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2项。在国际会议上做特邀报告10余次。

访谈实录

1

您能先简单的给我们介绍一下您主要的研究方向吗?当时您是怎样与这个领域结缘的?

我研究的大的领域是复合材料,小的领域是陶瓷基复合材料。陶瓷一般是共价键离子键结合,所以它的键强强度高,但是韧性低,容易发生灾难性的失效,跟金属相比的话,它的韧性要低至少一个数量级。所以我们就用纤维和陶瓷复合,制造出一种材料,使其既有非常高的使用温度,又有比较高的强度,还要有和金属相当的韧性。


我是九一级本科生,当时属于航天系,专业是固体火箭发动机。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特点是要在高温条件下使用。它会用到各种材料,有老师专门编了一本介绍复合材料的书,同时开设了这一门课程。我学习这门课以后,发现复合材料很有意思,因为它能决定固体火箭发动机的性能,我就关注到了复合材料这个领域。考研究生的时候看到材料系有复合材料这个方向,我就报过去了。


2

您提到您的本科和研究生阶段是在不同的院系不同专业,跨专业之后在学习方面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从航天到材料我觉得困难还是蛮大的。从短期来讲,我需要学习材料的基础课程;但是从长期来讲,我把那些需要掌握的知识补上以后,我以前学过东西也能够帮助我去解决一些别的问题。尤其是读硕士的时候,老师给我的布置的课程是考核复合材料在航空发动机环境下的性能,我利用我学过的知识在能动学院的指导下设计了一个水冷的夹具,然后利用这个夹具按照航空发动机的环境去考核我的材料。我觉得做完以后老师还是比较满意的。我能做的事别人不一定能做,我的那些知识储备适合我做一些新的探索,我觉得这是跨学科的最大的优势。跨学科可能短期之内是劣势,但长期来讲是优势,就看你怎么去转化它。



3

相对于其他专业的工科学生来说,您认为我们材料专业的学生应该更具备什么样的能力?

我认为能力不是按照学科方向来区分的。我以前学航天,觉得航天有个特点就是敢想,敢跟人合作,敢去交流。总体来讲,工科的本科生没有实质性区别。航天是一个行业性的学科方向,它需要用到不同的知识,需要和不同的人合作,这个是值得我们搞材料的人学习的。研究材料更多的是把一种材料做精做深,但如果要培养跨学科交叉合作的能力,在本科期间就需要注重与人合作。要想解决问题很多情况下一个人是完成不了的,这需要去跟不同知识背景的人合作交流。很多东西需要去坚持,你对什么感兴趣就要一直往前走,坚持是非常重要的,不只是材料专业,别的专业的学生也应该是这样。


从本科到硕士,就是从学知识到创造知识的转变,从单兵作战到团队合作的转变。学知识有时候是忌讳跟别人合作的,要确保自己真正学会了。但要搞研究的话,一个人能力是有限的,需要跟别人去合作。所以有这么两个转变,一个是从学到创造的转变,同时也要在创造的过程中去学,另一个是从单独作战到团队合作的转变。



4

您刚才提到了大创,您认为大创对于缺乏专业研究能力的大一学生来说,它的意义是什么?

我觉得大创首先是一个训练,就像王永欣老师之前讲到的,大创可以学知识,但实际上它更多的是训练你的能力,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另外你在搞大创的时候会遇到一些困难,有时候可能你的学长或导师没有很多时间来引导你,但你要知道就跟小马过河一样,你现在觉得很困难的事情,等你的能力达到一定水平时你就会觉得那不是件大事。


所以要摆正心态,明白做大创的过程是一个训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面,你可以体会到做科研的酸甜苦辣,体会到书本上的知识如何应用,体会到应该怎么跟别人交流合作,同时保持一种健康积极的心态。要学习别人的优点,多看一些正面的东西。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任何事情都是要一步一步去努力的。



5

我们学院16级的同学就要选本科生导师了,在您看来,材院老师选择学生时比较看重学生什么方面的能力?

我更看重学生跟人沟通交流合作的能力,其次他要愿意进入到一个团队。比如说做大创的同学参加组会,就像约定俗成一样,只要去参加组会,那就要每周都参加。人到了一个环境之后,不光是环境对你负责,你也要对环境负责。加入一个团队后,你要看在这个环境下别人是怎样做的,并且要去维护这个环境。所以我更看重的是学生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愿意与别人合作并且遵守规则,有积极健康的学习态度。“恒、精、新”中,持之以恒是很难做到的,任何事情做到“恒”是最难的。做到持之以恒以后你才可能做出新的成果。你们就像是在赛跑,现在才刚开始短跑,有些人可能遇到点困难就停下来了,但实际上我们的人生是一个长跑,更需要持之以恒。


6


您怎么看待材料方向新兴的热门学科?

我觉得应当自己去了解一个学科方向,然后在相应方向做出努力。如果大家都选择热门的学科方向,一个方向的资源是一定的,最后不可能每个人都成为这个方向的领头羊。


在我眼里没有说哪个方向热门,材料学院的新兴方向有自己的优点,传统方向是强势方向,在行业里有非常大的影响力,所有研究方向都有各自的领军人物。所以不要去看哪个学科是热门,应该去看自己在哪个方向上能有所建树。看自己对哪个方向感兴趣,这个方向上持续地持之以恒地去探索去努力。



7

您觉得国内外材料研究有什么不同的特点,国外的研究有哪些优于我们的地方?

国外的研究在不同学科间、国际间的合作要好一些。国内这几年在合作方面也在逐步加强,材料学院的发展就是受益于不同学科方向以及不同国家间的合作。材料学院的一大特点就是有很强的制备平台,这使我们在国内的材料领域占有极大优势。


8


您可以给我们介绍一下材料专业学生的发展方向及就业前景吗?

我们培养人才有三方面,分别是学术领军人才、创新人才和创业人才。这三方面你们都可以考虑。如果你们能拥有创新意识,掌握跟别人沟通合作的能力,那你们到硕士毕业的时候,就有可能达到其他学生博士毕业的水平。我认为你们大多数人应该有一个选定的方向,在一个方向持续的发力,等你博士毕业的时候,就相当于就其他学院学生博士后毕业的水平。如果再出国深造一年左右,回国后进入国内的双一流高校的第一方阵里,就算的上是杰出校友了


你们本科读完以后出国也是一个选择,但是大多数人专业方向中断以后,就像做了手术,会好长时间缓不过来。如果你们的专业一直没有中断,选择一个有潜力的老师,之后选择联合培养也可以,博士毕业以后再出国培养一年,回国后国内一些大学像哈工大、北航等都可以进去。如果你周围的环境一直在改变,你的成长肯定会受到影响。一气呵成,在这个过程中拓宽自己的国际视野,未来也是有无限可能。



 
 

本期对话:唐雅睿、梁云燕、张以涵

排版:唐雅睿

转录:梁云燕

审核:殷小玮

图片:张以涵、梁云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