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滨州杜氏家族故事(三十三):杜家大院哑巴的故事

 刘沟村图书馆 2018-09-11

杜家大院哑巴的故事

杨新彬  侯玉杰


清朝末年,正是滨州杜家大院最辉煌的时期,这时也是男丁最多的时期。根据其家谱记载,第十二世杜鼒是独子,他有2个儿子9个孙子13个曾孙,第十五世的这13个曾孙中就有杜受田;第十六世依旧是13人,其中有军机大臣杜翰;第十七世则有20人,其中有翰林院学士杜庭琛,可是,这十七世的20人中,仅有6人勉强有后代,而能够实现再传者仅有2人。

杜家大院为什么突然就男丁稀少,人口不旺了呢?民间传说是因为大院出了哑巴,而且这位哑巴的寿命也不长。大院内男丁稀少是否和哑巴有关,并无科学依据,不过,这位哑巴可不是先天的,说起来还有一段离奇的故事。

滨州杜家大院第十六世中杜翃与杜受田之子杜翰是同一高祖,虽非亲兄弟,但他们之间的关系特别密切,杜受田对待杜翃如同己出,杜受田的后事就是由他料理的,杜翃后来曾经担任河南太康县知县,“太康县”非常有名,曾经是杜家大院的代名词。杜翃有两个儿子,长子杜庭玺、次子杜庭瓒。杜庭瓒无子,杜庭玺的儿子杜熙就是那位哑巴。杜熙很小的时候,长得白白胖胖,哭声嘹亮,很讨大家的喜欢,大院的人们也都很高兴。

却说,封建时代的大户人家规矩多,不但妯娌们之间来往少,就是婆媳之间也是交流少而礼仪多,更别说儿媳妇与公爹了。杜家大院娶得都是大户人家的女儿,杜庭玺的夫人也不例外。作为女人,不仅要侍奉长辈,对自己的丈夫也是畏惧三分。孩子生下来之后,杜庭玺就外出奔前程了。一天,孩子有些不舒服,杜夫人急得团团转,不敢跟公公婆婆说,碰巧有个和尚敲着木鱼上门化缘,杜夫人就赶紧出门央求和尚帮忙。夫人不管家,手中也没有钱。她从头上拔下一支金簪交给和尚,许诺孩子好了之后舍一台大戏给庙里。也巧,孩子很快就平安无事了。

不几日,外出奔前程的杜庭玺回来了。不过,没有回家,而是被直接抬进了知州衙门。再后来就是拜见父母,迎来送往,一连几日,夫人一直没有敢把自己答应过施舍庙里一台大戏的事情告诉丈夫。很快,丈夫带着父母又外出了。

过了不久,敲着木鱼的和尚又来了。夫人赶紧出门迎接,和尚询问施舍的那台戏结果如何,夫人只好如实相告,没有敢跟当家的说,自己又实在没有钱。和尚不走,夫人回家收拾了从娘家带来的金银首饰和自己的私人物品,包了一个包袱交给和尚,表示自己再也没有能力了。和尚摇摇头,告诉夫人说,你这可是许的口诺啊,飘然而去。

说来也怪,不久,本来好好的孩子就不会说话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